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在初中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136147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在初中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泰州市汪群初级中学 凌世明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教育阶段创新理念和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的矛盾 关系分析,指出初中教育阶段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揭示了 “培养大批 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阐述如何采取切实 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关键词:观念创新 创新型教师 新教学观评价制度我们清醒地看到,初中教育阶段忽视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中学课堂教学 中依然存在“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初中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万人同挤 独木桥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大陆至今尚未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因此,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会上指出: “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 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初中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 阶段,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义务教育工作者,就如何采取切 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创新人才?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热潮,但冷眼观之, 很多学校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就是盲目模仿,机械搬用,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没有站在学校、社会长远 发展的高度上来给教育创新定位并进行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的迫切要求与 教育观念的创新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是提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 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推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北京华润饭店接受记者采访时描述 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画了两个坛子,坛子打破前,一个人蜷缩在坛子中;坛子打 破后,那个人依然蜷缩在坛子中,姿势一点没有改变朱清时说,这漫画说明什 么?这个人已经定了型,尽管坛子已经打破,但思想没有解放两个坛子”的 漫画蕴含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一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有利 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观念我们的教育深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忽略 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文化知识强,考试能力强,动手能力 弱,创新研究能力弱因此,教师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理念, 要大胆槟弃传统的抑制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教育模式,如“注入式”、“满堂灌”等, 才能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 展二、 培养创新型人才呼唤创造型教师所谓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 教育教学之中,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 教学方法的教师。

      创新型教师能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善于将自己的学习、科研方法加 以总结传授给学生;创新型教师能正确评价学生,在成功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同时又相应指出其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 型教师能独具慧眼识别创新型学生,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回顾我国初中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新课改使我国中小学学科教育产生了 质的变化,顺应这种变化,将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几千年来知识都是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并由此树立起了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 的典型,并流行于世界大多数学校里当今社会,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 变化迅速的世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使课堂教学能够灵活多变, 教师要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乐于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以平等态度与学生结成 亲密的朋友关系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更是 学生创造火花的激发者、智慧源泉的开掘者教师鼓励和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并 对其作出正确评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归根结底,我国初中教育课程 改革的实现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创造型教师。

      只有创造型教师,才能担当起 创造教育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任三、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新教学观1、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和谐氛围哈佛大学前校长艾略特认为,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的才能都应在教育 中得到尊重,传统的“课堂中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循规蹈矩, 唯唯诺诺,创造能力从何谈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营造和谐的环境,初中 教育阶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特别要倡导尊重个性,鼓励冒尖,因势 利导,因材施教,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文化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 创造潜能教师在课堂应允许学生大胆提问题,鼓励学生想象,提出别出心裁的念 头,允许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犯错误,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 还要采用“微笑、点头、专心听他讲”的教态,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喜欢 学生的具体表现;点头是一种鼓励、肯定,学生看到后对自己充满信心;专心听 他讲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创设出平等宽松的气氛, 让师生全方位互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2、控制讲授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也 许有人会质疑:教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够理解呢?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 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这其 中深刻的内涵,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多做的重要性在 这种教学中,教师所花时间虽不多,而课堂教学效果会呈现质的变化,学生对知 识有兴趣了,思维活跃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活动”是可以做到的表而看,时间优化降低教 学强度,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3、以人为本,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前面列举 的诸多现象都源于没有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 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和少年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 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 处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 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 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 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 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 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 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 系起来。

      U!I、培养创新型人才须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有人说:“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初中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 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 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发展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 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问题 的根本办法现在的高考(包括中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 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影响 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 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初中教育阶段,创造 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 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考试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 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因此,必须改变原有考试 评价体系和“一份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建立更加开放、灵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总之,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 必然选择我们要真正实施和完成胡锦涛总书记对初中教育的要求还任重道远。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真正落到实处,才不会 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才会实现!参考文献:1. 《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 中国人事出版2. 梁良良主编 《创新思维训练》中央编译出版社3.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汪群初级中学邮编 225331 15852998761 电子邮箱 yxylsm@sina. co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