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卖泥塘(教学意图、反思、建议、作业)第二课时.docx
4页《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一、文本解读: 《青蛙卖泥塘》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觉得自己居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不愿意住在泥塘里,就想把它卖掉在卖泥塘的过程中,他听取了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小动物的建议,在泥塘周围种了草,往泥塘里引了水,还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不知不觉中,烂泥塘被改造成美丽的家园看着这美好的环境,青蛙不再卖泥塘了故事告诉学生,通过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这一道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在语境中识字,贯穿换偏旁、猜字谜、动作展示和形声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高效识记生字2. 朗读课文,能梳理青蛙为卖泥塘所做的事情,提取关键词,并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3. 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籽”和“破”二)过程与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感,通过角色联想与扮演,学习语言文字表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三、教学重点:(一)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识记4个生字二)书写本课的后4个生字,结合本单元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
三)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四、教学难点:(一)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二)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二、《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 开课时,引导学生紧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质疑,青蛙听了野鸭的话,会怎么做呢?泥塘卖出去了没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弄清楚接下来哪些动物想买泥塘,没买成的原因是什么?青蛙听了小动物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学这一部分时,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想一想最后,把“变美了的泥塘”和“烂泥塘”展开对比,渗透“美好的环境是靠劳动创造” 的德育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学中,我抓住动词:引、砍、破、接,让学生体会青蛙的勤劳付出,抓住四个词语: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通过演示和让学生感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青蛙的聪明和勤劳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品词品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我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比如,青蛙面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泥塘,不禁“愣住了”我要学生模仿青蛙“愣住了”是什么样子,然后趁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想象一下,青蛙的心理在想什么 充分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着许多色彩美丽,形象新颖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宽儿童的想象如本课中,青蛙在一个风景如画泥塘边,嘴巴张开着,手舞足蹈,似乎正在说什么于是,我请学生再次想象,青蛙面对如此优美的泥塘,它会想说些什么呢?想象后再用语言表达插图意思,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三、教学建议 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质疑和猜想的基础上,结合拼音读通课文,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弄清楚哪些动物想买泥塘,没买成的原因是什么?青蛙听了小动物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学这一部分时,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只想来买泥塘的小动物,会说什么呢,然后演一演,给学生足够的平台展示自己,最后,池塘变了,让学生感悟这种劳动换来的美丽,从欣赏美景再到美美地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把“绿草如茵的泥塘”和“烂泥塘”展开对比,渗透“美好的环境是靠劳动创造的”德育教育。
四、练习请你仿照第十一自然段中青蛙最后的吆喝,向同学推荐一本书,你会说些什么?请你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