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词赏析.docx
4页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词赏析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代: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译文 前面的船已经遥远模糊不清,将要渡过淮水可渡船已走,有谁来陪伴我? 山上黄叶飘落,传来寺庙响起的悠长晚钟声,楚天飘洒的绵绵秋雨与大海连成一体 在凄风苦雨中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情更浓,在一天之间凄怆孤独使我的面容变得憔悴 一只疾风中的伶仃小鸟飞向东南归巢去,广陵在哪里呢,不也在东南方吗? 解释 淮上:今江苏淮阳一带 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 亲故:亲戚朋友 眇(miǎo)眇:遥远的样子 楚雨:淮阴旧属楚地,故称楚雨 沧海:即东海,淮阴东临大海 离思:离别的愁息 宿昔:往日,往时 容鬓:容貌和鬓发 赏析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肤浅的感情。
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读者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衬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描绘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孤独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像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漫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睹物及人;既是归巢的小鸟,它尚且有一个暖和的窠巢,读者很简单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际”之叹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行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诗人尴尬,读者也为之凄恻因此,读者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肤浅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答复而明显得不到答复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观察亲故而最终无法观察的心理状态。
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肤浅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漫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覆盖大地,覆盖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衬托,气氛渲染诗中景物凄迷,颜色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景一物中出现,而是充满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肤浅的韵致 创作背景 诗人于大历四年(769)秋自京经巩洛、楚州赴扬州,其次年秋天从扬州返回洛阳,在扬州居留的时间正好一整年扬州有他的兄长,还有像卢庾这样的朋友返洛途中,舟行经楚州时思念在扬州的亲人友朋,写了这首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