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ppt
36页本章内容q一、国际分工发生的原因q二、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q三、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q四、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v一、国际分工发生的原因v二、国际分工的类型v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一、国际分工发生的原因v国际分工的起点Ø各国在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制度v西方国际分工理论二、国际分工的类型v按深度划分v按生产关联性划分v按国家性质划分v按参与程度划分国际分工的类型(-)v1.由自然差异引起的农、矿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分工v2.由发展差异引起的不同要素密集度制成品之间的分工v3.由协议形成的产业内部分工国际分工的类型(二)v1.垂直型分工v2.水平型分工国际分工的类型(三)v1.混合型分工v2.单一型分工专栏 分工中的比较优势:经济学的迷雾q一、自从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说以支持自由贸易主张以来,比较优势理论还没有得到过统计数据的一致支持q二、变动之中的比较优势:从李斯特时期的德国到汉密尔顿时期的美国q三、中国的比较优势(思考&讨论)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v(一)国际分工的史前阶段v(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v(三)国际分工的扩展阶段v(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一)v(一)国际分工的史前阶段v1 1.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分化v 14-1514-15世纪,西欧国家开始将封建世纪,西欧国家开始将封建地租从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转变为地租从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地租形式的演变推动了货币地租,地租形式的演变推动了西欧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手工西欧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分化业、商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一)•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开始兴中心的城市开始兴起,例如马赛、里起,例如马赛、里昂、伦敦、科隆等昂、伦敦、科隆等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一个专门从促进了一个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新的事商品交换的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商人商人的出现 2 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中世纪西欧各国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东西方的商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并形成了几个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地中海贸易区、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汉萨同盟、罗斯贸易区和不列颠贸易区,初步形成了遍及欧洲的贸易网络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同时,东方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形成了东亚贸易区、东南亚贸易区和南亚贸易区等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中心随着这几个贸易区的形成,联系地区间贸易的商业通道也逐渐固定下来,这些地区性商业通道与东西方的商路相连接,将东西方贸易的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地带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和亚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背景下,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交往也随之更加频繁。
1515世纪郑和下西洋及东方亚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世纪郑和下西洋及东方亚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3.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1519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开辟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左图为 1545年制作的画有麦哲伦探险航线的地图 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二)v(一)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v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v 2.产业革命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 从从1616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资本原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始积累时期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如英国的过程的基础,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法国和德,法国和德国也发生了封建地主掠夺农民份地的狂潮为了国也发生了封建地主掠夺农民份地的狂潮为了进一步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西欧国家开始进一步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西欧国家开始了以暴力为基础的对外殖民扩张,纷纷派遣军队了以暴力为基础的对外殖民扩张,纷纷派遣军队远征海外,大肆进行领土扩张,侵占了大批殖民远征海外,大肆进行领土扩张,侵占了大批殖民地,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所属殖民地的财富,这一地,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所属殖民地的财富,这一切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切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 在在1818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中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2.产业革命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第4 4卷,第卷,第169169页)页)产业革命中的机器:蒸汽机车和纺纱机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三)v(三)国际分工的扩展阶段v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其特征:v1.工业国家的资本输出扩展了国际分工v 2.在这种国际投资的基础上,国际分工得到了深化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四)v(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v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v1.制造业的分工不断深化v 2.国际投资是制造业分工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渠道v3.制造业内部分工深化三、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四)续v(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v4.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分工v 5.出现了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分工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q一、由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决定国际分工格局的规律q二、分工程度不断深化的规律q三、空间不完全分工规律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续)q四、国际分工格局变动规律q五、由各国发展战略决定的国际分工格局的规律q六、先进国家主导产业结构转移过程所决定的国际分工规律第三节 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及其影响q一、当代国际分工格局q二、国际分工对各类国家利益的影响一、当代国际分工格局q一、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q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q三、发达国家内部的制造业分工二、国际分工对国家利益的影响q一、垂直分工对发达国家q二、垂直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二、国际分工对国家利益的影响(续)q一、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q二、发展中国家间的水平分工第四节 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q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当代国际分工q二、当代国际分工的变化q三、信息时代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专栏 国际分工的新进展q从产业间分工inter industryq到产业内分工intra industryq到产品内分工intra product•以工序、生产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国际分工•Global sourcing•Offshore sourcing•Sub contracting产品内分工收益的决定因素•规模经济•要素稀缺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他进入壁垒:知识产权、专有技术、转换成本、政府政策、分销渠道以笔记本为例的市场结构•操作系统 : Windows Linux•CPU : Intel AMD•主板芯片 :Intel VIA SIS ATI NVIDIA•代工: 广达、仁宝、伟创、英业达、华硕、神基、大众、志合、蓝天……•存储器 :三星、东芝、英特尔、•LCD面板:三星、LG、有达光电、奇美电子•品牌销售商:戴尔、惠普、东芝、宏基、联想参考文献v1.盛洪:《分工和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v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v3.斯蒂格利茨等:《东亚奇迹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作业和习题v1.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是什么?v2.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各国的利益分配如何?v3.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v4.为什么说国际分工的真正内容是国际分工的深化而不是绝对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