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伯牙吾氏泰不华事迹补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96727239
  • 上传时间:2023-03-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伯牙吾氏泰不华事迹补考有元伯牙吾氏人泰不华,缘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的涉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由于记载的零星和问题的复杂,不少答案仍然不甚明晰本文从以下方面切入:一、泰不华的民族,系徙居台州路的“蒙古伯牙吾”人;所以,不能入列“华化”的“西域人”二、泰不华的仕履,先后任集贤修撰、台州路达鲁花赤等,并曾主持祭祀山川的典礼,参预黄河治理的讨论三、泰不华同时在“文学”、“书法”上卓有成就,而其篆书,得与赵孟頫、周伯琦并列四、泰不华的交游,非常广泛,分别有官员、“布衣”、“幕僚”,局部与其有书信往来至于泰不华的性格,当以乐于“荐贤”以及平常时所表现的“介”、“直”和临危时所表现的“忠”、“贞”为最突出关键词】:^p 】::泰不华 蒙古族 元朝作者王颋,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地址:广州市, 510632一生活在蒙古皇帝统治中后期的“伯牙吾氏”人泰不华,不管在“今时”,还是在“当代”,都是着名的人物在“当代”,这个常以名、字连称作“达兼善”的官员,〔注:程敏政:《篁墩集》卷19《陈塘寺弥陀殿重修记》(《四库全书》本,以下未注明版本古籍,除《元史》外,皆为此版本)载:“仇公本名大都,朔庭贵族,而自署曰仇铉。

      亦犹状元忠介公本名{台哈布哈}[泰不华],而自署曰达兼善;酸斋学士本名{哈雅}[海牙],而自署曰贯裕;实胜国之中世弥文也〕”缘“死节”而为士人深切悼念时人云:“斫贼拚死,人臣之大节凛然;请佛证明,朋友之交情痛甚窃念物故、中奉大夫、浙东道都元帅白野达兼善先生,以科名甲天下,以行义着朝端洁白之操,寒于冰霜;清明之躬,炳乎日月商讨斯至,殊有得乎圣心;剔历虽多,不少罹于官谤使久居廊庙,必有益寰区奈东观未筑之鲸鲵,铩魏阙孤鶱之鸾凤身后才一息,能续蔡中郎之传;眼前方百罹,谁念颜杲卿之死?”〔注:(元)郑元祐:《侨吴集》卷7《追荐故元帅达公亡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本,第771页上〕在“今时”,那么缘陈垣先生论文的涉及而为学术界所知悉《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有相关的论说,如:“先是廷试第一皆国人,泰不华既以第一及第,故或称为蒙古人,其实伯牙吾台是色目之一,非蒙古”至正元年,泰不华除绍兴路总管,行乡饮酒礼,教民兴让,越俗大化礼让者,中国人所以化西北之族,而泰不华乃以化越人,奇也”《元史》本传只言事功,不言学业《宋元学案》更疏略,仅缀拾本传教语,无可考见余在《滋溪文稿》卷二四发见苏天爵有《与达兼善郎中书》,述《皇极经世书》之授受流颇详,知泰不华曾有志于邵子之学”。

      泰不华死于方国珍之难,《元诗选》有《顾北集》,与余阙《青阳集》并列,推为元季诗人第一其言曰:自科举之兴,诸部弟子类多感励发奋,以读稽古为事迨至正用兵,勋旧重臣往往望风奔溃,而挺然抗节、秉志不回,乃出于一二科目之士,如达兼善、余廷心者,其死事为最烈然后知爵禄豢养之恩,不如礼义渐摩之泽也故论诗至元季诸臣,以兼善为首,廷心次之,亦足见二人之不负科名云”泰不华,伯牙吾氏伯牙吾一作白野,故泰不华恒自署白野泰不华,人亦称为白野尚书”泰不华并通小字,善篆隶,温润遒劲,尝[作]《重类复古编》十卷”〔注: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________0年版,第12、13、55、56、90页〕对于以上阐述,仍有补充和澄清的必要诸如自父辈始居今浙江临海市之台州路、至少有一个妹妹〔注:《白云稿》卷13之三上《滑寿传》云:“三宝廉使仲子之妻,泰不华尚书妺也〕(《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24页下)的泰不华的“民族”,乃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元史》卷143《泰不华传》载:“泰不华,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世居白野山。

      父塔不台,入直宿卫,历仕台州录事判官,遂居于台《三台文献录》卷首《姓氏》载:“泰不华,字兼善,本白野人,居台州〔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本,第8页下〕韩儒林先生于《西北地理札记》一文中指出:“《元史》卷一四三称泰不华(Tai Buqa)为伯牙吾氏,世居白野山”陈援庵(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且举元顺帝后燕帖木儿女以证伯牙吾氏之属钦察部,而泰不华必为色目但吾人今知钦察部外,康里、蒙古均有伯牙吾氏,名同而所隶属之部族不同,那么泰不华之是否为色目人犹未可必也如以白野为白里之讹、玉理伯里之省,那么亦只为一种待证之假定而已〔注:韩儒林:《西北地理札记》,《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4页〕事实似乎不幸被言中,泰不华的族属,真是“蒙古”之“伯牙吾”,而非“钦察”之“伯牙吾”史书中见有不啻一处明确其为“蒙古人”的时人记载《元音》卷9云:“{台哈布哈}[泰不华],字兼善,蒙古人,南台御史陶宗仪《书史会要》卷7载:“泰不华,字兼善,元名达普化,御赐今名,号白野,蒙古人状元及第,官至浙东宣慰元帅、台州路达鲁花赤,没于王事,追赠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忠介。

      〔注: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37页〕《秘书监志》卷10《题名》云:“秘书监着作郎:达普华,字兼善,蒙古人[至治]辛酉[科]状元泰定元年五月初一日,以承务郎上〔注:《元代史料丛刊》高荣盛点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页又,《侨吴集》卷4《至元丁丑夏五,宣城汪叔敬、吴人干寿道、丹丘柯敬仲、国人泰兼善(不华)同仆游天平,次往灵岩,有作奉和二首》中所称“国人”,为蒙古人〕二泰不华之仕履,迁转颇多《元史》卷143《泰不华传》载:至治二年“授集贤修撰,转秘书监着作郎,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建奎章阁学士院,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顺帝即位,“出佥河南廉访司事,俄移淮西继迁江南行御史台经历,辞不赴,转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擢秘(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