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2766024
  • 上传时间:2018-08-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2.5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豪放派,中国 宋词风格 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辙 都曾用“ 豪放 ” 一词 衡文 评诗 第一个用 “ 豪放 ” 评词的是 苏轼 据南宋 俞文豹 《吹剑续录》 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 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 关西 大汉, 执铁板, 唱大江东去 ?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 、辛弃疾 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简介宋词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故称宋词宋词与唐诗交相辉映, 并传于世 宋词数量巨大,《全宋词》共收录词人1330 多人,作品 19900 多首宋代词人 创作风格各异,主要分为 婉约派 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 约分为四个阶段:预备范仲淹 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奠基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 欲与柳永、曹元宠 分庭抗礼 ,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 奠基阶段 当时学苏 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 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 但豪放词派毕 竟肇始于此 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 新天下耳目, 弄笔者 始知自振。

      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 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 乃故为 豪放不羁 之语,遂借 东坡、 稼轩诸贤自诿 ” 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顶峰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 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 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 外,还有 李纲,陈与义 ,叶梦得 、朱敦儒、张元干 、张孝祥 、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 杰出的词人 他们相激相慰, 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 个词坛延续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 、黄机、戴复古 、刘辰翁 等他们继承 辛弃疾 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 倾词坛及豪放词人 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 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写 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然而有时失之平直, 甚至涉于 狂怪叫嚣 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 、叶梦得 、朱敦儒、张孝祥 、张元傒 、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豪放词派不但震 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 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 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 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词论家对 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 “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 评,对辛弃疾 所作的“慷慨纵横”“ 不可一世 ”之评,可移向豪放派 豪放派内 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 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 则显粗放, 清朝的豪放词人如 陈维崧 等亦多寓雄于粗, 以粗豪见长 由于豪放词 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 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无庸讳言的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 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 不名之家如此, 名家亦如 此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 , 辛词 《粉蝶儿·昨 日春》、《 青玉案·东风夜放 》等皆是可伯仲 婉约词的名篇。

      北宋豪放词, 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而南宋的豪放词则 将此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了 词的表现领域,提 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靖康之变之后, 中原沦陷南宋偏安的社会现实,给南 渡词人 以极大地刺激, 词人纷纷引出悲壮之音, 唱出慷慨之声 不仅岳飞,李纲, 张孝祥 等人写出壮怀激烈的词作, 原先一些以婉约出名者, 如朱敦儒 ,李清照 等 也写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词作然而,南宋豪放词的典范,却非辛弃疾 莫属在 艺术表现上, 辛弃疾以文为词 ,以古写今,不仅进一步拓宽了 词的表现领域,也 极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代表作苏轼《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念奴娇 ·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辛弃疾 《西江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 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岳飞 【宋】 《满江红》赏析怒发冲冠 凭阑处、 潇潇雨歇 抬 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辛弃疾《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 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张孝祥 《六州歌头》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 王宵 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 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 ,管不到、 河洛 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 神奇臭腐 , 夏裘冬葛 !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 多少恨 , 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 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中国文坛豪放派词人的先驱——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人的先驱。

      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身在一个比较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 洵以及其弟 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 第当时,他虽 20 岁,但已博通经史,很有才气主考的欧阳修 读了他的文章, 大为赞赏, 并预言未来的文坛非 苏轼莫属六年,参加制科考试, 献《进策略》、 《进论》各 25 篇,入第三等,授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判官厅公事他主张 革新,认为当时有三患:一患无财,二患无兵,三患无吏,提出以“课百官” 来整顿吏治, 以“安万民”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厚货财”来理财富国, 以“训 军旅”来整军经武但是,他主张渐变,反对速变,认为法“苟不至于害民而不 可不去者,皆不变也 熙宁二年( 1069年),在京历任殿中丞、直史馆和差判官诰院等职当时,宋 神宗赵顼 用王安石 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相继推行均输、 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市易、方田均税等新法苏轼认为,设立制置三司条例是侵犯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的权,免役法是加重市民和农民的负担,青苗法也 是放债取利,均输法是朝廷与商贾争利,反对新法四年(1071年),他请示 外任,授杭州通判他与知杭州陈述左整治六井, 解决了杭州人民用水困难七年, 改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

      当时朝廷推行手实法, 苏轼认为不便于民, 没有执行, 不久朝廷废罢此法 九年,改知徐州徐州发生大水灾, 苏轼组织人民修补堤坝, 动员军队防洪抢险,并亲自住在城上指挥元丰三年(1079年),改知湖州 当时, 王安石 已经罢相,御史中丞 李定、监察御史里行 舒亶摭拾苏轼 诗文中语, 攻击苏轼怨谤神宗, 把他逮捕入御史台狱, 造成“乌台诗案” (乌台即当时的御 史府)贬为 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他在黄州的东坡,开荒种地,自称 “东坡居士 ”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 司马光 任门下侍郎,开始废除新法召苏轼还朝,授礼部 郎中次年,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他的不同意司马光 尽废新法,主张保留免役 法在守旧派 内部的派系斗争中,被列为蜀党元佑四年( 1089 年)请求外任, 历知杭州、 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曾疏浚西湖,赈济贫民,多有政绩八 年,被诏还朝,任兵部尚书兼侍读 哲宗亲政时, 苏轼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 绍圣元年( 1094年), 苏轼又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西)安置四上,丙贬 儋州(今海南岛儋县)元符三年(1100年),北归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1101 年),至常州,病死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虽然很不得志, 但正如 欧阳修 所预言,他在文学上却获得了极 大的成功。

      他写下了大量的散文、诗、词,许多至今广为流传他的散文,气势 磅礴,自然流畅,波澜迭出,变化无穷,往往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说理 透彻,写景生动,感染力很强,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与父苏洵、弟苏辙, 同列于“ 唐宋八大家 ”他的诗,洒脱豪放,格调清新,自成一体,特别是他的 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绮丽 柔靡之风,状景写人,抒情言事,慷慨激昂,清新豪 迈,开创了豪放词派他扩大了词的领域,突破音律、形式的束缚,使他的词对 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他的词在 中国文学史 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代表作 有 《念奴娇 》 、 《水调歌头》等另外,他工于书法,又善于行书、楷书,与黄庭坚 、米芾、蔡 襄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 又善于绘画, 讲究神似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文学 家、艺术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七卷》等传世《宋史》卷338 有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