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学生打心理战.doc
3页《班主任》杂志“我该怎么办”2014年第2期论题稿件:我和学生打“心理战”面对学生沉迷(ipad等)阅读的问题,很多老师最常用也最保守的方法可能就是先在班里(或针对个别同学)阐明分析其对学习的不利影响或者其他危害,再要求大家尽量不带或不得带(ipad等)上学遇到困难有时也会请求家长配合,共同向孩子“施压”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觉得,学生沉迷(ipad等)阅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心理问题,我喜欢和学生打“心理战”,并为自己的一次次“胜利”而感到欣慰和满足一. 引导学生从众王浩同学学习成绩之前一直很优秀,但他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自从迷上阅读后,学习成绩便一落千丈一天中午放学后,我把王浩同学请到我的办公室,让他和我面对面坐下来,这不仅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让他的情绪很快放松下来,也使得他更愿意与我进行沟通我说:“孩子,其实……你也很清楚,整天摆弄对学习的影响确实不小,但你暂时遇到了困难,难以很快从中挣脱出来你有没有注意到,自从你迷上了阅读后,我们班很多同学对你的眼神都改变了吗?你希望整天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吗?你难道就真的不想和以前一样受人尊重、被人羡慕吗?”也许是我的这番话“刺伤”了他的自尊,亦或是“激将法”起了作用,我发现他的表情愈发沉重,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逼迫着他。
最终,我“战胜”了他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从众”现象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表现出和群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二. 采取回避自我防御的方法李晓华同学偏激执拗,常与老师“反其道而行之”,一次生物课上,曾和年轻的张老师发生过激烈冲突,且死活不愿认错对待他沉迷阅读的问题,我没有强行命令他限期改正,这样只会让他的态度和立场更加坚定相反地,我对他沉迷阅读不给予否定,而是采用善意的沟通,引导他借助网络加深对阅读的认识后来,晓华同学重新审视了阅读的问题在我的帮助下,一个多月以来,他阅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渐渐处理好了阅读和日常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自我防御是个体维持态度稳定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态度改变的最大障碍老师,只有在避开自我防御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有效的对学生发挥影响,促使其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三. 有效利用渐进策略渐进策略就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态度变化的策略面对迷上阅读的祝娜同学,我先要求她首先在课堂上不得玩,她比较爽快地答应了我见机向她建议:“如果你相信老师的善意,以后请别把带进校园里,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祝娜同学便不再迷恋阅读了这是心理学中常说的“登门槛效应”。
对待沉迷阅读的马小明同学,我把他请到办公室以后,先向他提出了一个他根本不可能接受的要求:“小明同学,从明天开始,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里,都不得再进行阅读了,行吗?”他一直沉默不语,其实是在表达心中的不满我接着说:“孩子,如果你感觉有困难,老师愿意让一步,你总不会不给老师一点儿面子吧?咱们慢慢来,先不得把带进学校,好吗?”迫于“压力”和情面,小明同学也不得不做出了让步随着他对学习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并且我不断坚持做了大量后续工作,他渐渐对阅读不再痴迷了,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这就是所谓的“留面子效应”人们常说:“教育是实践的智慧倘若老师们善于将教育理论知识巧妙地应用于日常教育实践中,偶尔与学生打一场“心理战”,常常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附:1.作者姓名:刘向权2.工作单位:安徽省利辛县纪王场中学3.邮编:2367314.:152559110265.邮箱地址:1525591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