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振文献综述.docx
4页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系 别 地球科学与资源系专 业 地质学姓 名 刘 振 学 号 03208112 2012年04月10日从不同角度研究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下组油藏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飚涨,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在当今社会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在中国随着近日发改委在此上调石油价格,有关专家预测 在今后的几年中,若找不到可代替能源,石油危机即将来临中国作为石油进口 的大国为防微杜渐,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对新井的探发与开采上,但是这一工程所 带来的效果甚是有限,于是对老井、旧旧井的二次利用工程就显得格外的突出⑵ 本文章就以此背景为契机重点研究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下组油藏,对该油 藏的含油量、开发利用成功系数、具体地质地貌等专业方面进行滚动评价一旦 本文章所建议的方案有效,可以实施对当今石油短缺的情况必定有缓解的好处⑶在论证本文章所提到的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的滚动评价时主要从克 拉玛依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着手,首先,从该地区的砾岩层分析克拉玛依地区 砾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的特殊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准确的定量 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愈是接近2,孔隙表面就愈是光滑,储层储 集性能愈好,相反的,储集性能愈差。
其次,从该地区的粗碎屑洪积扇的特殊特 征方面进行分析,积累必要数据,技术支持⑷通过深入研究地区洪积扇的沉积 特征,掌握了洪积扇粗碎屑储集体油水运动的一般规律,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油田 开发效果和老油田在次利用的基础进而深入地探讨了洪积扇粗碎屑储集体的形 成条件,以及对于寻找这类至今尚未受到充分重视的油藏,扩大对石油的勘探领 域⑸第三,从该地区储层研究层次分析角度开展本文章储层研究是从该地区 宏观的盆地、区域存储盖组合而来,向着该地区的孔隙结构以及孔隙形态研究的 方向发展;研究克拉玛依地区定性的储集性好坏,逐步发展到定量的绝对孔渗参 数描述的方向;研究该地区狭义上的储层地质特征三大率,进一步评价该地区的 油藏动态预测方向,从而使储层研究成为贯穿克拉玛依地区七西区油田勘探开发、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中必不可少的工作⑹除了从地质地貌等角度对克拉玛依地区七西区油田进行滚动评价,还得着手 研究对该地区开采、二次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尤其是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利用 据了解目前该地区已完善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水平井地质筛选标准、优化设计和开 采技术,并且已经形成了常规井型、特殊井型水平井钻完井技术体系,在此基础 上创新发展了浅层稠油水平井完井管柱工艺、同心管喷射冲、捞砂和举升工艺、 火山岩油藏水力喷砂射孔及分段压裂工艺、水平井温压测试和堵水工艺等。
由于 技术、资金、人力、政策、交通的大力支持,现已形成水平井轨迹设计及跟踪优 化、水平井钻井等12项配套技术,解决了 9类油气藏的水平井开采技术问题 这些技术对于该地区油田的利用无疑是锦上添花⑺研究克拉玛依地区油田必须要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因此奉行克拉玛依地区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⑻针对克拉玛 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为环 保目标,推行清洁生产,实施环保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检测报告制度,狠抓绿 化环保工作,努力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避开绿地建设 油气井站,钻井现场实施无污染管理,油气田污水处理后回注,有效保护了环境 在油气田建设方面,坚持绿化与地面产能建设同时设计、同步开展,改善了该地 区环境⑼参考文献[1] 张纪易•克拉玛依洪积扇粗碎屑储集体[J].新疆石油地质,1980,1 (1): 33〜53[2] 刘敬奎•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集层的研究[J].石油学报,1985,3 (3): 75~85[3] 刘顺生,焦养泉,郎风江,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露头区克拉玛依组沉积体系及演化 序列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99, 20(6): 485-489.[4] 张纪易.粗碎屑洪积扇的某些特征和微相划分[J].沉积学报,1985, 3(3): 75—85..[5] 王家宏•中高渗透油藏水平井整体开发水平段设计方法[J].石油学报,2008,29(3):58-61.[6] 张昌民.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 13(3): 344—350・[7] 雷振宇,鲁兵,蔚远江,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J]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2005,26(1): 86—91[8] 刘顺生,焦养泉,郎风江,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露头区克托玛依组沉积体系及演化 序列分析[J1 •新疆石油地质,1999, 20(6): 485—489[9] 颜琳娜,李维锋,况吴.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J]内蒙石油化工,2007 1: 6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