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熄焦停产检修步骤剖析.doc
10页第四部 干熄焦停产检修步骤1.停炉前的准备工作1.1降温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1.2熟悉年修降温曲线、记录表1.3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等1.4低压安全照明灯1.5检查锅炉各处的膨胀指示器完好无损、刻度清晰2、停炉前8小时操作2.1得到将停工的通知后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及旁通阀,停止外供蒸汽并通知汽轮机工2.2干熄焦主体开始降负荷操作,既逐渐减小排焦量,减小循环风量,并在计划停炉时间前将干熄炉内的料位降到斜道下方约0.5~1m2.3在降低负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事项2.3.1及时与焦炉联系,避免应联系不及时而影响焦炭产量2.3.2降负荷要在8小时内缓慢进行,不可对排焦量和循环风量作大幅度的增减2.3.3降负荷时,必须先降排焦量后降循环风量2.3.4及时通知除盐水站注意供水量2.3.5注意对锅炉系统的控制(包括除氧器及锅炉本体系统),当自动控制不能进行时改用手动进行控制3、降温标准3.1降温以T5为准,每小时在曲线的相应位置记录一次,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调整3.2降温、降压幅度: T5降温速度所需时间(h)累计时间(h)1000℃-450℃18℃/h31.5450℃-250℃10℃/h2051.5250℃-50℃6℃/h3384.5汽包压力(MPa)降压速度所需时间(h)10.0-0.980.3MPa/h300.98-0.690.15MPa/h20.69-0.290.12MPa/h3.30.29-00.1 MPa/h33.3在排焦过程中,认真监视排焦温度,保证排焦温度在200℃以下。
4、降温结束标准4.1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到30℃左右, T5达50℃左右4.2一次除尘器顶部取样孔抽取的循环气体,进行检测,以达到如下数据为合格 CO 50PPm以下 O2 18% 以上5、操作步骤5.1当干熄槽料位到斜道上方约0.5~1m(以雷达料位计显示为准),停止排焦此时将中央风道入口挡板开度设定为90%,周边风道入口挡板开度设定为30%5.2联系电气人员解除循环风机与锅炉的相关连锁保护装置5.3开始降温操作:1000℃--450℃(第一阶段)5.3.1将空气导入中栓全部关闭(但要根据循环系统内部气体成分及锅炉的入口温度决定中栓的开启)5.3.2将预存段压力控制在100—150Pa5.3.3循环气体旁通阀根据具体降温情况调节开度5.3.4根据降温速度逐步将循环风机出、入口、排出装置处充氮阀打开1~2个5.3.5当改变氮气充入量时,预存段压力也随着变化,此时应及时进行调节5.3.6根据降温速度逐步开启炉顶放散阀,调整循环风量(此时应以最小风量运行)5.3.7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8℃/h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调控。
5.3.7.1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5.3.7.2减少氮气充入量5.3.8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8℃/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5.3.8.1缓慢提高循环风量5.3.8.2增加氮气充入量5.4随着蒸发量的减少,锅炉系统各运行设备、控制方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随着锅炉入口温度的降低,主蒸汽及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可将主蒸汽压力调节阀全部打开,使用主蒸汽放散阀控制汽包压力5.5为避免温度降低过快,将减温水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若发现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相差较大,则手动将其前手动阀全部关闭5.6降温、降压速度与升温、升压速度相同,即汽包内饱和水汽温度下降速度不得超过55℃/h5.7当锅炉不须连续补水,应停止除氧器运行,既逐渐降低除氧器压力、温度,降温幅度以10℃/h为准,直到低压蒸汽自动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之后关闭其前手动阀5.8确认干熄炉内的焦炭是否全部熄灭,确认时间:当T5达到450℃左右时,现场手动将炉盖打开进行查看5.9第二阶段降温操作:450℃--250℃ 此时继续充入氮气,当T5降至350℃左右时再停止充入氮气,向系统内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在进行此步操作前必须确认系统内部焦炭完全熄灭)。
在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降温操作的一小时内,必须密切注意冷却段及预存段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干熄炉内的焦炭再次燃烧一旦发生焦炭再次燃烧现象,应停止空气导入,迅速充入氮气,待焦炭完全熄灭后转为导入空气进行冷却5.9.1将干熄炉顶放散阀全部打开5.9.2手动将炉盖打开5.9.3将锅炉入口处的紧急放散阀全部打开5.9.4打开一次除尘器两侧及灰斗中部的2个人孔盖并将内部砌体全部拆除(当打开人孔时,要对内部气体成分进行分析)5.9.5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0℃/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5.9.5.1缓慢降低循环风量5.9.5.2减少空气导入量5.9.6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0℃/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5.9.6.1缓慢提高循环风量5.9.6.2增加空气导入量5.9.7锅炉系统继续降温、降压并进行如下操作5.9.7.1当上水量很小时,T6低于锅炉补水温度时,可用套水作业向锅炉上水5.9.7.2当系统压力低于0.2MPa后,注意各点疏水排放,以保持蒸汽的流动及避免系统内部积水腐蚀5.9.7.3预存段保持正压,约60~80Pa当T5降至300℃左右时,打开锅炉底部人孔(开度要适时调整),用通风机通风。
此后根据降温速度从下往上逐步打开锅炉所有人孔5.10最终降温操作:250℃--50℃ , 大量导入空气进行系统冷却5.10.1将二次除尘器人孔及上部的防爆口全部打开5.10.2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全部关闭5.10.3空气导入阀全部打开5.10.4逐步打开各个观察孔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到30℃、T5达到50℃左右时,进行气体成分检测,合格后,降温结束,停循环风机5.10.5将锅炉、干熄炉、排出装置、除尘等各处人孔全部打开5.10.6全部设备停止运转后2小时,停止各机组的冷却水供应冷却水停止后,要密切注视机组各轴温度的升高情况,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当发现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时,要及时开启冷却水,直到温度不在上升为止)6、降温注意事项 6.1在降温的全过程中要力求作到全系统均衡降温即T2、T3、T4、T5同步降温,以减少因温差过大对耐火砌体的破坏6.2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降低及风量的增加,要密切注意循环风机电机的电流值,避免电机发生过电流6.3 进入循环系统内部前,对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7、降温后检修前的工作(负责人:张永明、姚国庆)7.1氮气总阀处上盲板,以免氮气漏入系统中,造成人身伤害。
7.2联系各检修专业人员对检修设备拉闸断电,交于检修人员检修7.3关闭水封槽上水阀门,停止向水封供水7.4锅炉本体及管道、给水预热器、除氧器内水放净,并充氮保护,交检修人员检修8、降温过程中需检修人员配合的工作(操作人员应了解)8.1第一日降温前将各连锁解除负责人:吴正忠)8.2第三日检修人员将一、二次除尘器各处人孔螺栓松动,热修人员将一次除尘器处2个人孔的砌体拆除负责人:张永明)8.3第三~第四日检修人员将锅炉各处人孔螺栓松动负责人:张永明)第五部分:干熄炉年修后开工方案干熄焦年修后的烘炉方案,采用先温风干燥再煤气烘炉的方法一)前提条件:(负责人:陈福海)1、干熄焦炉窑检修结束,炉内检修用工器具拆除完毕2、干熄焦机械设备检修结束,单体试车、联动试车结束3、开工方案、烘炉曲线制订完毕4、电气、仪表已恢复正常状态5、氮气、炉水等动力源能保证正常二)开工前准备检查及分工:1、升温所需的工具材料,齐全(总负责:陈福海)(1)年修升温曲线,记录表(负责人:陈福海)(2)便携式CO、氧气报警仪,安全防护用品(负责人:王成)(3)手锤、扳手、管钳等工具(负责人:姚国庆)2、开工前的检查工作(总负责:凌家发)(1)锅炉各处膨胀指示器,完好、刻度清晰;(2)升温方案、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到班组,认真组织学习;(3)检修配合人员对升温期间分工明确;(4)除盐水供水正常;(5)环境除尘系统正常;(6)仪表、电气控制正常。
3、锅炉内部检查1)负责人:(刘子达)(2)检查内容和标准:炉墙完整,严密;各孔门、防爆门完整无缺、严密关严;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等外形无损坏现象,内部清洁;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附件位置正确,严密畅通;无积灰及杂物、脚手架已拆除三)开工前完成工作1、干熄炉内焦炭上面铺一层铁矿石责任人:商文斌2、烘炉用煤气调节系统检查、处理完毕责任人:吴正忠3、烘炉用煤气管道安装结束,煤气烧嘴准备好责任人:刘子达4、焦炉煤气盲板抽出完毕责任人:王成5、除氧器升温完毕,锅炉上水到正常液位责任人:姚国庆6、所有人孔安装完毕,阀门状态检查确认完毕责任人:姚国庆(四)升温操作:1、升温标准:(1)温度控制以年修升温曲线为准进行,每小时记录各部位数据一次升温过程中,温风干燥期间,升温过程先以控制T2为准,通过控制T2间接调节T5温度;T2温度上升不变后保持,直接调节T5温度;换煤气烘炉后直接控制T5温度2)升温速度及控制要求:温风干燥:常温~100℃,T2为≤17.5℃/天(3.5天);煤气烘炉:100℃~650℃为≤95℃/天(5.7天)650℃~800℃,每小时7.5℃(0.8天);800℃以后装红焦,升温不超过每小时30℃,需注意兼顾气体成分。
整个烘炉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17天温度范围所要天数经过天数升温速度常温→100℃3.5天3.5天17.5℃/天100°→650℃5.7天9.2天95℃/天650°→800℃0.8天10天7.5℃/小时*温风烘炉时以T2为主要管理温度,烘炉升温作业以T5为主要管理温度(煤气烘炉)2、升温操作(总负责:陈福海)第一步:冷焦造型(负责人:商文斌)(1)从冷却段人孔,装入部分铁矿石 需要车辆倒运,人工、机械配合铁矿石盖住焦炭)第二步:温风干燥(负责人:陈福海)温风干燥前系统状态表项目开启情况备注开关调整开耐热蝶阀○非常用放散(预存室放散阀)○循环风机入口挡板干熄炉入口阀○预存室压力调节阀○空气导入阀○风机前氮气吹扫阀○风机后氮气吹扫阀○炉顶集尘翻板阀○干熄炉底部氮气吹扫阀○空气导入氮气阀○风机轴封用氮气阀○预存室压力调节阀、旁通阀○开循环风机,调整循环风量达到45000Nm3/h打开干熄炉炉盖,利用耐热蝶阀调节预存段压力,使其保持在40Pa以上利用紧急放散阀调整吸入的空气量,以保持炉内气体压力的平衡调整低压蒸汽手动阀的开度,根据升温曲线,开始温风干燥随着低压蒸汽的吹入,锅炉的压力逐渐升高,应对锅炉进行如下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