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思聪小提琴作品的民族化研究.pdf
34页马思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创作 了大量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对近代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筚路蓝缕的作 用笔者的论文将以他的小提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以及创作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两方 面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研究马思聪小提琴作品的民族化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 部分,概括介绍马思聪的生平以及小提琴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内 蒙组曲》等作品总结出马思聪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手法以及民族特色,即把西方的创 作手法运用到中国作品的创作中,赋予其民族特色第三部分,阐述马思聪的小提 琴作品创作对中国当代小提琴作品以及表演艺术的贡献 关键词:马思聪;小提琴;创作;民族化;演奏 | | I | l I II IIII 6 0 7 M a ,S i c o n gi saf a m o u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v i o l i np e r f o r m e ra n dc o m p o s e r .I nm o r et h a n h a l fac e n t u r y , h ec o m p o s e dm u s i co fv a r i o u st h e m e sa n ds t y l e s .T h i sp a p e ra i m st os t u d y t h eC h i n e s ea n de t h n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M a , S i c o n g ’Sv i o l i nm u s i c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h i sv i o l i n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h i s c o m p o s i t i o ns t y l ei nh i sm u s i c . T h ef i r s tp a r to ft h ep a p e rg e n e r a l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l i f eo fM a , S i c o n ga n d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o fh i sv i o l i nc o m p o s i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a n a l y z e s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 a l a p p r o a c ha n de t h n i c a ls t y l eo fM a ,S i c o n g ’Sv i o l i nm u s i c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h i sc o m p o s i t i o na s f o l l o w s :a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w e s t e r nc o m p o s i t i o n a p p r o a c h e si n t oC h i n e s ec o m p o s i t i o n s ;b .a n a l y s e so ft h ee t h n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m u s i c s u c ha s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S u i t e ’’;C .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o ft h ev i o l i nc o m p o s i t i o n sb yM a , S i c o n gt o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v i o l i nm u s i ca n dv i o l i np e r f o r m i n ga r t s . K e yw o r d s :S i c o n gM a ,v i o l i n ,c r e a t i o n ,e t h n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e r f o r m a n c e 目录 ⋯⋯⋯⋯⋯⋯⋯⋯⋯⋯⋯⋯⋯⋯⋯⋯⋯⋯⋯⋯⋯⋯⋯⋯⋯⋯⋯⋯⋯⋯⋯⋯⋯⋯⋯⋯⋯·1 的及意义⋯⋯⋯⋯⋯⋯⋯⋯⋯⋯⋯⋯⋯⋯⋯⋯⋯⋯⋯⋯⋯⋯⋯⋯1 关课题研究状况⋯⋯⋯⋯⋯⋯⋯⋯⋯⋯⋯⋯⋯⋯⋯⋯⋯⋯⋯⋯⋯.2 第一章马思聪的生平以及小提琴作品的创作背景⋯⋯⋯⋯⋯⋯⋯⋯⋯⋯⋯⋯⋯⋯⋯⋯⋯⋯⋯5 第一节马思聪的生平⋯⋯⋯⋯⋯⋯⋯⋯⋯⋯⋯⋯⋯⋯⋯⋯⋯⋯⋯⋯⋯⋯⋯⋯⋯5 第二节马思聪的音乐创作背景⋯⋯⋯⋯⋯⋯⋯⋯⋯⋯⋯⋯⋯⋯⋯⋯⋯⋯⋯⋯..5 第二章小提琴作品的西方创作手法及民族特色⋯⋯⋯⋯⋯⋯⋯⋯⋯⋯⋯⋯⋯⋯⋯⋯⋯⋯⋯··7 第一节西方创作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7 一、借鉴西方的曲式结构⋯⋯⋯⋯⋯⋯⋯⋯⋯⋯⋯⋯⋯⋯⋯⋯⋯⋯⋯⋯⋯一7 1 、奏鸣曲式⋯⋯⋯⋯⋯⋯⋯⋯⋯⋯⋯⋯⋯⋯⋯⋯⋯⋯⋯⋯⋯⋯⋯⋯⋯.7 2 、复三部曲式⋯⋯⋯⋯⋯⋯⋯⋯⋯⋯⋯⋯⋯⋯⋯⋯⋯⋯⋯⋯⋯⋯⋯⋯.8 3 、回旋曲式⋯⋯⋯⋯⋯⋯⋯⋯⋯⋯⋯⋯⋯⋯⋯⋯⋯⋯⋯⋯⋯⋯⋯⋯⋯”9 第二节《内蒙组曲》等作品中的民族特色o o 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 ? oooooool l 一、民族音乐中的主题旋律特色⋯⋯⋯⋯⋯⋯⋯⋯⋯⋯⋯⋯⋯⋯⋯⋯⋯一1 1 二、节奏特点⋯⋯⋯⋯⋯⋯⋯⋯⋯⋯⋯⋯⋯⋯⋯⋯⋯⋯⋯⋯⋯⋯⋯⋯⋯⋯13 三、民族化的钢琴伴奏技法⋯⋯⋯⋯⋯⋯⋯⋯⋯⋯⋯⋯⋯⋯⋯⋯⋯⋯⋯⋯⋯1 4 四、和声特点⋯⋯⋯⋯⋯⋯⋯⋯⋯⋯⋯⋯⋯⋯⋯⋯⋯⋯⋯⋯⋯⋯⋯⋯⋯⋯⋯l6 第三章马思聪对当代中国小提琴作品以及表演艺术的贡献⋯⋯⋯⋯⋯⋯⋯⋯⋯⋯⋯⋯··1 9 第一节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特点⋯⋯⋯⋯⋯⋯⋯⋯⋯⋯⋯⋯⋯⋯⋯⋯⋯⋯⋯⋯”1 9 一、民族性⋯⋯⋯⋯⋯⋯⋯⋯⋯⋯⋯⋯⋯⋯⋯⋯⋯⋯⋯⋯⋯⋯⋯⋯⋯⋯”19 二、演奏特点⋯⋯⋯⋯⋯⋯⋯⋯⋯⋯⋯⋯⋯⋯⋯⋯⋯⋯⋯⋯⋯⋯⋯⋯⋯⋯2 0 三、对中国的贡献⋯⋯⋯⋯⋯⋯⋯⋯⋯⋯⋯⋯⋯⋯⋯⋯⋯⋯⋯⋯⋯⋯⋯⋯⋯⋯2 0 第二节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作曲思维⋯⋯⋯⋯⋯⋯⋯⋯⋯⋯⋯⋯⋯⋯⋯⋯⋯2 l 一、西方文化的教育背景⋯⋯⋯⋯⋯⋯⋯⋯⋯⋯⋯⋯⋯⋯⋯⋯⋯⋯⋯⋯⋯.2 1 第三节将近代小提琴演奏技术推向新的高度⋯⋯⋯⋯⋯⋯⋯⋯⋯⋯⋯⋯⋯⋯2 2 结论⋯⋯⋯⋯⋯⋯⋯⋯⋯⋯⋯⋯⋯⋯⋯⋯⋯⋯⋯⋯⋯⋯⋯⋯j ⋯⋯⋯⋯⋯⋯⋯⋯⋯⋯⋯⋯⋯⋯⋯⋯⋯⋯⋯⋯⋯⋯.2 4 参考文献⋯⋯⋯⋯⋯⋯⋯⋯⋯⋯⋯⋯⋯⋯⋯⋯⋯⋯⋯⋯⋯⋯⋯⋯⋯⋯⋯⋯⋯⋯⋯⋯⋯⋯⋯⋯⋯⋯⋯⋯.2 5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2 8 致谢⋯⋯⋯⋯⋯“ ⋯⋯⋯⋯⋯⋯。
⋯⋯‘‘⋯’‘’⋯⋯⋯⋯·⋯⋯⋯·⋯⋯··⋯⋯⋯⋯··2 9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3 0 引吉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己I 言 丁I 目 马思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一直 到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作品,将西方音乐的创作理论 和技法巧妙地应用于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中,从而为小提琴艺术的民 族化探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马思聪试图把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与西方小提琴的演 奏技法相融合,既保留了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又使小提琴艺术在中国得到传播和 发展 就作曲家本人而言,马思聪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而且 在小提琴作品创作领域内有巨大的成就在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就他的小 提琴作品本身来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真挚的感情,明确而深刻的音乐形象, 以及高度技艺性小提琴语言,所有这些都在与一种完满脱俗的艺术形式和曲式结构 的结合中表达出来因此分析研究马思聪小提琴作品的曲式结构,对了解马思聪小 提琴艺术创造的特色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作曲家对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创作经 验也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
就《内蒙组曲》而言,此作品原名为《绥远组曲》,它是马思聪于1 9 3 1 年创作 的一部小提琴组曲,它不仅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里程 碑,至今还保留着其不灭的艺术光彩,其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更是饮誉中外的 中国小提琴作品,常作为独奏曲被单独演奏马思聪是第一个将民族音乐素材运用 N d , 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蒙组曲》中, 作曲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音调为基础,运用现代多和声写作技巧和小提琴的各种特 殊的演奏技法,一方面体现恬淡优美抒情的风格,另一方面更突显了浓郁的民族特 色《内蒙组曲》一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史诗》、第二乐章《思乡曲》以及第三 乐章《塞外舞曲》乐曲反映了抗战初期祖国大片领土被占领,人民流离失所的背景 下,广大人民思念故土的强烈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本文选择分析研究《内 蒙组曲》创作中的民族性,对于了解马思聪小提琴作品创作中的民族特色是十分有 必要的,同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思聪从多个方面广泛地发展了中国小提琴艺术,他是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拓荒 者其中,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也是其小提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众多不同层 次听众的交流中,在经过长时期的艺术实践积累后,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 具特色、富于创新精神的一门艺术形式。
马思聪的小提琴演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青岛人学硕l :学位论文 他的演奏作为中国小提琴演奏学派的先身,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之后中国小提琴 家们的演奏艺术,为他们开拓出一条可供借鉴的小提琴艺术发展道路因此,探索 和挖掘我国第一代小提琴家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演奏艺术,学习和借鉴他所取得的 丰富经验对于我们研究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小提琴作品以及表演艺术有着极为重要 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关于马思聪的研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作曲理论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中国,有很多音乐家和学者对马思聪以及他的音乐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中国音 乐史教材和工具书大多是对马思聪的生平、创作、贡献等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作 为欣赏指导性质的文章,较多的是研究、分析马思聪的小提琴演奏与教学、马思聪 的声乐创作,以及介绍有关小提琴、声乐等作品对于马思聪小提琴作品的民族化 研究比较少 据本人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按照马思聪作品的风格和内涵,他一生的创作可分 为三个时期:早期、成熟期和晚期早期是指抗战之前的创作,成熟期是指抗战到 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创作,晚期是指马思聪在美国的音乐创作李淑琴《马思聪 创作道路的确立及背景》的着眼点就是马思聪的第一成熟期。
抗战的爆发,生活的 变化,音乐界救亡歌咏运动的风起云涌,加上他自己从歌咏写作中所获得的启示, 都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及创作热情,使他走向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以民歌进行创 作的新途“ 特别是抗战救亡歌曲的写作,对马思聪器乐创作风格的转变起着直接的 作用小提琴独奏乐曲《回旋曲》及《绥远组曲》是马思聪创作风格形成的标志 这两部作品所奠定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思路一直持续到其后马思聪一生的创作 1 、关于马思聪音乐创作的研究成果有:苏夏的作品《马思聪的音乐风格与内涵》 ( 1 9 8 8 年) ,其中谈到音乐学家们在揭示作曲家从音乐上蕴藏着的内心世界及其风 格时,常常从两个方面着手: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对创作情绪和个人音乐风格的影 响对于音乐作品的观察,如果说直观的反映论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