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试卷(答案及解析).docx
30页经典中考】初中物理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小题 8 个小题,每题 3 分,总分值 24 分〕 1.〔3 分〕对以下物理量的估量,较合理的是〔 〕 A.中考体育使用的单人跳绳,长度约为 8dm B.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重力约 30N C.家用小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 2A D.升国旗时,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 1min 2.〔3 分〕关于家庭电路,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正确使用试电笔时,没有电流通过人体,所以不必担忧触电B.建楼房安装的空气开关可以代替保险丝的作用 C.电能表要安装在总开关之前的干路上 D.洗衣机的外壳要接地3.〔3 分〕某中学生骑着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是运动的 B.自行车加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变大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车圈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变4.〔3 分〕对图中的电热水壶涉及的物理学问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壶嘴设计得比壶身略高,应用了连通器原理B.胶木把手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C.壶盖上开有小孔,主要是为了排解水蒸气D.加热管安装水壶下方,应用了密度学问5.〔3 分〕以下连线完全正确的选项是一组是〔 〕第1页〔共30页〕A. B .C .D.6.〔3 分〕如以下图的电路,闭合开关 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 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 V2 的示数不变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7.〔3 分〕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温度一样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确定一样 B.熔点越高的物体,熔化时吸取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减小,确定是对外做了功 D.物体吸取热量,温度不愿定上升8.〔3 分〕将塑料块、铁块、冰块和空心铁球放入一盛有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它们的状态如以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第2页〔共30页〕A.冰完全熔化后,铁块上外表受到的压力增大B.冰完全熔化后,空心球的状态不变 C.在水中加盐,铁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D.在水中加盐,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会减小二、填空题〔本小题 10 个小题,每题 2 分,总分值 20 分〕9.〔2 分〕2023 年 4 月 20 日,我国成功放射了货运“天舟一号”,在飞船放射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飞船进入太空以后,地面把握室利用 波与飞船通讯。
10.〔2 分〕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飘舞的泡泡上消灭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 现象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 〔选填“反射” 或“折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11.〔2 分〕电子琴能仿照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仿照手风琴的 演奏时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转变声音的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2.〔2 分〕如以下图,小轿车的方向盘相当于一个轮轴,假设 F1=20N,盘的半径为 20cm,轴的直径为 4cm,不计摩擦阻力,则 F2= N.门锁的把手相当于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轮轴13.〔2 分〕以下能源:①太阳能②核能③石油④煤⑤风能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选填序号〕14.〔2 分〕自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由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运动 15.〔2 分〕将标有“6V 3W”和“6V 6W”的灯泡 L1、L2 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 6V 的电路中,灯泡 两端的电压较大通电 1min,L1、L2 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16.〔2 分〕国产大飞机 C919 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一个时代的开启,第3页〔共30页〕假设飞机滑行 60min 后,以 70m/s 的速度起飞,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35m/s, 那么跑道的长度至少需要 m.某段时间内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了 10Km, 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6×104N,则这段时间内飞机抑制阻力做的功为 J。
17.〔2 分〕可燃冰很简洁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直接变为自然气,使它的体积在短时间内增大为原来的 164 倍,给开采、运输和贮存带来了困难今年 5 月,我国已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可燃冰连续超过 7 天的稳定开采假设可燃冰的热值为 1.38×1010J/m3,1m3 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当于 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q 汽油=4.6×107J/kg〕18.〔2 分〕如以下图,电源电压恒定,开关 S 闭合与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均为 0.3A,则电阻 R2 处的故障是 假设把 R2 换成一个 12Ω 的电阻,断开开关 S,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则 S 断开后,R1 消耗的功率为 W三、作图、试验、探究题〔本体共 4 个小题,总分值 31 分〕19.〔3 分〕如图中,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 g20.〔3 分〕如以下图,物体放置在竖直的弹簧上,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第4页〔共30页〕21.〔3 分〕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亮度增加22.〔7 分〕王卓利用如以下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凸透镜焦距为 10cm。
1) 假设将蜡烛从图示位置移至 20cm 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像,他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当光屏上获得清楚的像时,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 〔选填“能” 或“不能”〕得到清楚的像2) 他将装置恢复到如以下图的位置,再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得模糊了,要使像再次变得清楚,他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块 〔选填“凸” 或“凹”〕透镜3) 随着试验的进展,蜡烛变短,要使蜡烛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心,可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23.〔7 分〕过山车在圆形轨道最高点时不会掉落佳佳认为,这是由于过山车到达该位置时还有确定速度那么,这个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以下猜测:第5页〔共30页〕猜测一:过山车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与过山车的质量 m 有关;猜测二:过山车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与过山车开头下滑的高度 h 有关她设计了如以下图的装置进展试验,用小球代替过山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头滚下,并在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后,落在足够长的水平轨道上,试验中摩擦可无视不计测得的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验次数球的质量m/Kg球开头下滑的高度 h/m球的水平射程s/m10.10.50.420.10.80.830.20.50.4(1) 试验中用水平射程的大小来反映小球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速度的大小,运用了 法〔填物理方法名称〕。
2) 分析 两次试验数据可知,过山车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与过山车的质量 〔填“有关”或“无关”〕3) 分析 1、2 两次试验数据可推知,过山车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随过山车在斜面上开头下滑的高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24.〔8 分〕小双想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以下图的装置进展试验铁块上绕有导线,线框与灵敏电流计〔G 表示〕相连〔线框高度大于铁块高度,试验过程中线框不旋转〕1) 当开关闭合时,电磁铁的 A 端是 极1(2) 让线框分别从 h1 和 h2〔h2 大于 h 〕竖直下落并穿入磁极A、B 之间,G 表22指针对应的偏转角度分别为 θ1 和 θ〔θ大于 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感应1电流的大小与线框切割磁感线的 有关3) 把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线框从 h1 的高度下落,G 表指针的偏转角为θ3,观看到 θ3 大于 θ1,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还与磁场 有关第6页〔共30页〕(4)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让线框从h1 的高度下落,G 表的指针反转,此现象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的 有关四、综合题〔此题共 3 个小题,总分值 25 分〕25.〔8 分〕某家庭电路如以下图,空调上标有“220V,880W”、电视机上标有“220V,220W”的字样。
求:(1) 电视机正常工作时,它的电流是多少?(2) 图中的两个用电器均 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是多少?(3) 假设电视机所在支路发生短路其他支路的用电器 〔选填“能”或“不能”〕 正常工作26.〔8 分〕某白炽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以下图,白炽灯工作时灯丝要到达很高的温度才能发出白光灯丝质量为 1.5g,比热容为 C=0.14×103J/〔kg•℃〕求:(1) 灯丝的温度从 20℃上升的 2023℃,需要多少热量?(2) 上述过程中,假设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为 80%,则灯泡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 要将此灯改装为一个调光台灯接入家庭电路,需要串联一个变阻器,灯泡的功率调到 15W 时,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多大?第7页〔共30页〕27.〔9 分〕质量为 180Kg 的科考潜水器,在水下匀速下潜或加速下潜时受到水的阻力各不一样假设潜水器下潜时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下表:速度 v/1.21.21.21.31.41.51.61.7〔m/s〕阻力 f〔N〕300300300320340360380400求:〔1〕潜水器在水面下 30m 处,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水的密度为 1.0× 103Kg/m3〕(2) 向潜水器水仓中注入 50Kg 水后,潜水器刚好以 1.2m/s 的速度匀速下潜, 求注水后潜水器的平均密度。
3) 写出潜水器加速下潜时,所受阻力 f 与速度 v 的关系式:f= 第8页〔共30页〕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小题 8 个小题,每题 3 分,总分值 24 分〕 1.〔3 分〕对以下物理量的估量,较合理的是〔 〕 A.中考体育使用的单人跳绳,长度约为 8dm B.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重力约 30N C.家用小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 2A D.升国旗时,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 1min【分析】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