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doc
8页必修五第二课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2.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意义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4.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2-3段一、作者及文体知识介绍:(勾画重点) 【知识链接】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写道:“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2、唐初四杰之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最大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3、作序的背景 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至王勃之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文学链接】 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二、字词及成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翼轸( ) 瓯( )越 台隍( ) 綮戟( )懿( )范 襜( ) 帷 胜饯( ) 潦( )水 俨骖騑( ) 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 ) 孤鹜( ) 遄( )飞 睢( )园 邺( )水睇眄( ) 虢( )州 南溟( ) 帝阍( ) 梓( ) 泽 命途多舛( ) 宗悫( ) 簪笏( ) 捧袂( )2、成语积累 : 1、【物华天宝】华:精华。
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5、 【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6、【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 汤问》 7、【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8、【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 冯唐列传》 9、【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 马援传》 10、【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 外物》 1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
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 冯异传》 12、【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 班超传》 三、诵读指导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四、整体把握 梳理结构: 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本文原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结合课文,分析文中每部分段落大意并在括号里写出紧扣题目中的哪个词而写第一部分(1):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扣“洪府”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扣“秋日登阁”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扣“饯”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扣“别”一、检查预习二、重点探究(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自然段)1、根据翻译写原文2、字词句式积累豫章故郡 故:旧地接衡庐 接:接壤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作名,俊美的人,俊杰胜友如云 胜:才华出众千里逢迎 逢迎:古:迎接 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3、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参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参考: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参考: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1、根据翻译写原文2、字词积累俨骖騑于上路(通”严”整齐的样子 高)披绣闼(开)山原旷其盈视(旷,使动用法,使….开阔)云销雨霁(通“消”)彩彻区明 (普照)3、合作探究((1)本部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晚秋暮色图”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本部分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潦水尽而寒潭清”,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4-5自然段) 1、 根据翻译写原文2、字词积累纤歌凝而白云遏(阻止)穷睇眄于中天(尽眼力)命运多舛(乖违,不顺)所赖君子见机(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个动向。
机:通”几”预兆;今:看机会,看形势)穷且益坚(困厄,处境艰难)北海虽赊(远)阮籍猖狂(猖狂:古:狂放 今:肆无忌惮)3、合作探究(1)本部分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明确:本部分写由欢乐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遥襟甫畅”以下八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管弦之盛,歌声之美,人才之多四美具,二难并”之后于诗酒歌管之中,忽发深沉的感伤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作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而“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则联系个人身世,以直抒的方式吐露内心深层的孤独感其中即包含其父被贬交趾之痛,又有个人宦途失意之悲嗟乎”发端,转为更强烈的抒情时运不齐”以下十句,引用四个典故,借以自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老当益壮”之后引典,全力抒写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透露出乐观向上的伟大情怀2)谈谈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的理解.参考: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无法自拔,相反,此句体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节执著追求,穷而弥坚,白首不移。
一介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又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作者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四)研读课文第四部分(6、7自然段)1、根据课文内容写原句2、字词积累一介书生(个)恭疏短引(书、撰写)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3、合作探究3、合作探究(1)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后,明确:第6段由个人遭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