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病理学》第七版7呼吸系统疾病.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1793610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病理学病理学》》第七版第七版 7 7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11111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及肺部炎症性疾病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尘埃沉着症肺硅沉着症肺石棉沉着症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陧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系统常见肿瘤鼻咽癌喉癌肺癌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腔间皮瘤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以喉环状软骨为界将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呼吸道黏膜血液供应丰富,对吸入的空气有加温和湿润作用黏膜分泌的黏液和浆液能黏●附较大的粉尘或颗粒.并将其排出体外下呼吸道自气管逐级分支为支气管、一 J、支气管、细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共同构成气体出入的传导部分:继终末细支气管之后为管壁有肺泡开口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直至肺泡.构成肺的呼吸部分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的分支伴随支气管分支走行至肺泡间隔终末细支气管直径小于 1 mnl,管壁被覆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消失3~5 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它们的分支及肺泡构成肺小叶(10bule)。

      相邻肺小叶由小叶间静脉、淋巴管和少量纤维组织间隔肺小叶内的 I 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肺组织称为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肺小叶约有 15~25 个肺腺泡肺泡由肺泡上皮覆盖,其中 I 型上皮细胞覆盖肺泡内表面的 90%以上该细胞胞体扁阔,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共同构成的气血屏障是肺组织气血交换的场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较少,呈立方形,镶嵌于 I 型上皮细胞间,通过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肺泡壁上有肺泡间孔(Cohn 孔),使相邻肺泡彼此相通肺的传导部分除喉及声带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外,其余均被覆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这些纤毛与管壁杯状细胞及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共同构成黏液一纤毛排送系统随空气进入的粉尘颗粒(直径 2~10 汕 m)和病原体沉积或黏附于气管、支气管表面的黏液层,由纤毛摆动自下向上排送.直至咳出而被清除进入肺泡腔内的小粉尘颗粒(直径小于2¨m)及病原物由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吞噬、降解肺泡巨噬细胞还能合成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y 一干扰素、TNF—d、溶菌酶等加强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并能摄入抗原物质将抗原信息递呈给呼吸道的淋巴细胞,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当上述清除、防御功能受损或进入的病原体、有害粉尘数量过多和毒力过强或肺处于高敏状态时,将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生131140第一节 上呼吸道及肺部炎症性疾病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主要门户,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常可导致炎性疾病的发生炎症性疾病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一、鼻炎、鼻窦炎(一)鼻炎鼻炎(rhinitis)是鼻的常见疾病,有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两类1.急性鼻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急性病毒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1)急性病毒性鼻炎:常为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一部分,可由各种呼吸道病毒引.起,最常为鼻病毒,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着凉、过劳、全身慢性疾病和鼻中隔偏曲等可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鼻黏膜防御功能削弱而导致病毒入侵、繁殖而发病本病潜伏期约为 1~3 天初期,鼻黏膜充 m、水肿(鼻塞),浆液渗出(浆液性卡他)继而,寄生于鼻黏膜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增生繁殖,常常使病毒性鼻炎转化为黏液化脓性炎,表现为脓性卡他黏膜上皮纤毛黏结,部分上皮脱落,2~3 天后上皮开始再生,约 2 周后经修复痊愈未发育完善的婴幼儿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有时可伴发鼻窦炎、中耳炎、肺炎、急性心肌炎等产生严重后果。

      2)过敏性鼻炎:属于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最常见的变应原为吸入的花粉及草类、谷物和某些树木的粉尘、室内尘螨、动物的毛屑等;也可由碘、油漆、药品、某些食物和化妆品引起镜下可见鼻黏膜上皮层内杯状细胞增多、纤毛受损,基膜增厚,问质水肿,肥大细胞增多,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2.慢性鼻炎(1)慢性单纯性鼻炎:是由于鼻腔血管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以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多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病变表现为鼻黏膜肿胀,血管扩张、充血,黏液分泌增多.问质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2)慢性肥厚性鼻炎:是由鼻腔血管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过敏和激素的影响或粉尘、气候和职业等因素引起的以鼻黏膜肥厚、鼻甲肿胀为特征的慢性鼻炎镜下除见黏膜肿胀、杯状细胞增多、小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外,尚有黏膜上皮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等这些改变使鼻黏膜长期肥厚,有时尚可伴有息肉形成鼻甲骨和骨膜亦可增生、肥大3)慢性萎缩性鼻炎:目前病因尚不确定,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常伴有骨萎缩、缺铁性贫血、汗腺减少等疾病该病多始于青春期,女性较男性多见患部鼻黏膜萎缩、嗅觉障碍或消失、鼻腔内有痂样苔膜形成且易为腐败菌感染并分解而产生恶臭,故又名臭鼻症。

      病变特点为黏膜上皮广泛鳞状上皮化生,小血管呈闭塞性脉管炎改变,黏膜和腺体萎缩.甚者鼻甲骨亦萎缩,纤维结缔组织增生4)特异性鼻炎:多为全身性疾病,如结核、麻风、梅毒、结节病等在鼻黏膜形成的慢性肉芽肿性炎,常可破坏鼻黏膜乃至软骨和骨质,导致鼻和面部变形二)鼻窦炎, 鼻窦炎(sinusitis)是较常见的疾病,以上颔窦炎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筛窦炎、额窦炎和蝶窦炎若所有鼻窦受累则称为全鼻窦炎(一 pansintisitis)本病多由鼻源性细菌感染引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起,偶为牙源性或血源性感染除病原菌的类型和毒力外,全身抵抗力降低、气压变化、鼻窦引流、通气障碍等在鼻窦炎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病理变化 急性浆液性卡他性鼻窦炎时,鼻窦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上皮尚完整发展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鼻窦黏膜固有膜层内除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尚有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慢性鼻窦炎时黏膜增厚,固有膜水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间质内有较多圆形细胞浸润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转入慢性期后,部分黏膜被破坏,常伴有鳞状上皮化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固有膜明显增厚,其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局部可有息肉形成并发症 鼻窦炎性病变严重时,可扩散并侵犯邻近组织,引起骨髓炎、眼眶蜂窝织炎、软脑膜炎和脑脓肿等,甚至导致败血症。

      二、咽炎、喉炎(一)咽炎咽炎(pharyn 西 tis)是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炎症,急性咽炎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多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也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病变可表现为单纯性咽炎和急性化脓性咽炎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脓毒性咽炎,局部和全身症状及病变都较严重,甚至可发生脓毒败血症慢性咽炎是由急性咽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所致,也可因长期吸烟或吸入有害气体引起根据病变特点,慢性咽炎可分为:①慢性单纯性咽炎:咽部黏膜充血、腺体增生,分泌增多伴圆形细胞、淋巴细胞浸润;②慢性肥厚性咽炎:黏膜增厚,淋巴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常于咽后壁形成颗粒状隆起;③慢性萎缩性咽炎:多由慢性萎缩性鼻炎蔓延而来.主要表现为黏膜和腺体的萎缩二)喉炎1.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大多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感冒之后病变因病原体的不同有所差异由感冒病毒引起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卡他性喉炎,早期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伴黏液脓性分泌物形成白喉杆菌引起者表现为假膜性炎.且多由咽白喉蔓延而来流感所致喉炎可有假膜形成,但最常表现为出血性炎,若加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常导致黏膜坏死和溃疡形成。

      另外.理化因素如粉尘、有害气体、过敏反应、过度吸烟,异物或检查器械所致的损伤均可引起急性喉炎2.慢·眭喉炎(chronic laryng 川 s) 可由急性喉炎迁延而来,也可由吸烟、粉尘吸入,用声过度或发音不当及鼻咽腔慢性炎症等长期慢性刺激而引起患者主要症状为声嘶,咽部干燥、异物感,发音时喉痛,时有痉挛性咳嗽根据病理变化,慢性喉炎可分为:①慢性单纯性喉炎:喉黏膜充血水肿,镜下见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淋巴细胞浸润;②慢性增生性喉炎:喉部黏膜增厚.镜下表现为黏膜上皮增生,甚至角化,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有淋巴滤泡形成部分病例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黏膜呈瘤样增生.形成息肉或小结,临床表现为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两者的病变基本相同,仅发生部位不同声带息肉常发生于声带前 1/3 和 2/3 交界处,多为单侧性,呈息肉状;声带小结多发生于声带前 1/3 和前联合处,呈小结节状两者表面均被覆鳞状上皮且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而变薄(有时棘细胞层明显增厚),可见角化不全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下结缔组织水肿小血管扩张;晚期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有时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142底谨学 。

      ≮0_0 甍毫|j0|0_i000j瓣蕊‰ii 鬣 I 篱§0‰羲臻 00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中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积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炎(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hitis)是呼吸道常见疾病,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常在寒冷季节继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主要在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在少数情况下,吸入各种有害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硫)、粉尘、异物也可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相同,且两者常常联合发生肉眼观,黏膜红肿,表面黏附白色或淡黄色黏性分泌物,重症病例可出现黏膜坏死和溃疡形成根据病变特点可分为:①急性卡他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c:ttaz·r:hal traclaeobi-onchitis):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可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表面覆有较稀薄的黏性黄色分泌物,通常可被咳出,有时也可堵塞支气管腔;②急性化脓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suppuratlve tEacheobt’(mchit:is):多由急性卡他性炎发展而来,此时分泌物转变为脓性,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也可经细支气管累及邻近肺泡;③急性溃疡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ulcerative tra—ch。

      obnchitis):多为病毒感染合并化脓性炎引起,病情较重,早期管腔黏膜发生浅表性坏死、糜烂继而形成溃疡损伤程度轻时,炎症消退后损伤的黏膜上皮由基底层细胞增生修复,可完全痊愈,溃疡则由肉芽组织修复后形成瘢痕特殊类型的气管支气管炎见于白喉时的假膜性炎和麻疹时的巨细胞支气管炎等二)急-眭细支气管炎急性细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olitis)是指管径小于 2mm 的细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常见于 4 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 1 岁以内的婴儿,约占患儿的90%多在冬季发病,主要由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小气道狭窄,气流速度慢,病原微生物易于停留和聚集;加之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黏膜表面的 IgA 水平很低.故易发生病毒性感染此外,细支气管管壁无软骨支撑,故炎症时易于发生管腔阻塞.导致通气障碍,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窒息病理变化表现为细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单层纤毛柱状上皮坏死脱落,代之以增生的无纤毛柱状上皮或扁平上皮,杯状细胞增多,黏液分泌增加,管壁内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管腔内充满由纤维蛋白、炎性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构成的渗出物,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导致小灶性肺萎缩或急性阻塞性肺气肿。

      此外,由于细支气管管壁薄,炎症易扩散到周围的肺间质和肺泡,形成细支气管周围炎(pemr()nchiolitis)或局限性肺炎(fOcal pneumonitis)当病变程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