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下语文(1-4课学案).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38331108
  • 上传时间:2023-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9.48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2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3 丑小鸭 安徒生4 诗两首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师寄语: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或留恋;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生活态度;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补充: 1、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 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一个回忆散文集,鲁迅说其中的10篇作品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忆述了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一些重要的生活片段,其中关于少年时期在故乡绍兴时的生活忆述有七篇,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归国在绍兴任教的各一篇这些优美的散文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鲁迅生活经历中的各个侧面,其范围包括从少年到青年、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各个方面的生活这10篇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反映了鲁迅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它们不仅以优美的文笔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研究鲁迅生平和思想发展的重要资料《朝花夕拾》的重点不在山川景物的描绘,而在于社会人情世态的刻画,给人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鲜明、浓淡相宜的风俗画和世态画,其中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社会生活、中国国民精神的解剖。

      《朝花夕拾》的另一特点是将大量的议论融于记叙之中,这些议论有的用于讽刺,有的用于针砭时事,有的用于评述生活和人物,但总的目的都在于赋予所记叙的生活现象和人物以新的视点,从而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由平凡见哲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作用2.私塾:私塾乃旧时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塾的学生多6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人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人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为“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 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1—3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

      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 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3、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和衬托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第一课时一,【课前练】1.初读课文,给词语注音,扫除文字障碍缠络( ) 确凿( ) 菜畦( ) 桑椹( ) 攒 ( ) 斑蝥( ) 珊瑚( ) 蟋蟀( ) 脑髓( ) 竹筛( ) 秕谷( ) 宿儒 ( )蝉蜕( ) 人声鼎沸( ) 人迹罕至( )2.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 )家、( )家、( )家代表作有散文集《 》,散文诗集《 》,小说集《 》、《 》本文体裁是( ),选自《 》二、合作探究(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放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2、作者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二)、研读与赏析 “百草园”1、 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2、 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3、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 百草园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之处?  5、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三、【课后练】1、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开一块雪,( )地面,用短棒( )起一面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动词的作用: 2、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 第二课时 一,【课前练】1、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觅食、轻捷、质扑、收敛  B、乘凉、监赏、啄食、缘由   C、书塾、消释、颠倒、鼎沸  D、绅士、蜡梅、渊博、恭敬  2、指出下列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2)、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二,研读与赏析 “三味书屋” 1、 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 3、 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有哪些联系?三,【课中练】1、对“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句话中“只”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单独,表现“我”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   B、仅仅,表现“我”听老师的话,是一个好学生   C、单独,表现寿镜吾私塾式的教学方法对“我”的束缚   D、仅仅,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  2、“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三、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四、【课后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不必说______的菜畦(  ),_____的石井栏,_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_______的黄蜂伏在茶花上,_________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

      cuàn(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  )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水莲藤缠络着,水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的很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形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按课文要求在横线空处填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2.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描写:    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话写百草园采用了___________顺序先是由_______到________;再由________到__________  4.文中加横线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6,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原因,有下列几种分析,请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百草园中的各种景物的确美妙如图B、暴露了儿童对封建社会的厌恶和嘲讽    C、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遭遇 D、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英教师寄语:父亲是一本书,记载了对子女的付出、关爱和希望;父亲是一片海,宽阔的胸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