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神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43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6694507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 纲 要神木县发展改革局2011年2月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 纲 要序 言“十二五”(2011-2015)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阐述和明确“十二五”时期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具体目标、任务,是各乡镇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县域其它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和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纲要》主要依据《中共神木县委关于制定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研究成果编制,《纲要》经神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纲要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目 录第一篇 发展基础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68亿元增加到605亿元,年均增长54.8% ,人均越过10万元大关,是全省人均的3倍多;财政总收入达到131亿元,是“十五”末的6.5倍,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301元和8672元,是“十五”末的3.2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1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2倍。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2005年全国第188位、西部第15位,跃升为2009年全国第44位、西部第5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68605 2005年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 新型工业化全面提速坚持“集约化、集群化、绿色化”思路,以“六园八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煤炭、兰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六大支柱产业,特色县域工业体系的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条有效延伸和融合煤炭资源整合顺利推进,地方煤炭资源储量增加15亿吨,矿井数量减少51个,产能提高到7200万吨,陕煤三矿等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基本建成,全县煤炭产量达到1.6亿吨兰炭产业关小上大,实现升级换代建成23套60万吨以上大型节能环保兰炭生产线,兰炭产业成功列入国家产业目录全国最大的北元化工100万吨PVC项目基本建成,天元化工煤焦油轻质化项目被誉为“榆林版”煤制油循环经济初具规模,锦界工业园成为全省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我县已建成全国第一产煤大县(亿吨级),全国最大的兰炭基地(千万吨)、聚氯乙烯基地(百万吨),西部最大的火电基地(600万千瓦)、浮法玻璃基地(600万重量箱)和电石基地(百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坚持产业化发展农业,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引导资源领域资本向第一产业转移,培育农畜产品加工、特色种养殖等现代农牧业龙头企业100多户,引领带动畜牧、红枣、小杂粮产业向规模经营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等一批非煤产业日益兴起金融、物流、信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公共管理、生态建设一体化一城三区、四大组团”的城市新区初具雏形,县城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五龙口大桥、滨河路及河堤、人民广场、杏花滩公园等一批市政景观设施建设改造完成,城市品位大幅提升锦界、大柳塔、店塔等重点集镇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陕西省园林城市”全县城镇人口突破2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2.2%,较“十五”末提高19个百分点创造性引导社会资本破解“三农”难题,“双百帮扶”工程累计投入2.88亿元,建成各类项目860个,农村面貌焕发新姿,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发展的承载力大幅提升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采兔沟水库及县城饮水工程建成投运,县城20多万居民吃上了高品质的放心水。

      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包神、神朔、神延、西包等干线铁路及红柠支线铁路先后通车,准神铁路开工建设包茂、榆神高速公路通车,府店、杨陈一级和包神、榆神、神盘、神佳二级公路贯通县境,地方路网、工业园区道路进一步完善,打通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锦界、店塔工业园区等发展节点的三十分钟核心经济圈电力、通讯设施等不断优化,现代通讯网络覆盖全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封山禁牧、“三北”防护林、“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显著,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有序开展全县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0%节能减排强力推进,万元GDP能耗下降到4.744吨标准煤,较“十五”末降低20%,两项污染物减排均完成市上下达的指标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民营经济跨上新台阶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发展理念,不断巩固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60条),连年举办民营经济博览会,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成“中国金融生态县”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恒源、北元、龙华、亚华等一批本土民营企业(集团)异军突起,产值超过10亿元到2010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2011户,个体工商户18884户,工业总产值达到308亿元,民营经济对县财政的贡献份额大幅提高。

      民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保、住房、扶贫济困、交通、人居、安全” 10大领域,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高标准、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民生体系,5年累计投入33.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5%在全省率先实行12年免费教育,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问题;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城乡平等保障、群众住院基本免费、被誉为“神木医改模式”的全民免费医疗,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全市率先实施高标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低保、五保、老年人优待和帮困救济标准均为全省最高全县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体演艺市场持续活跃建成高标准的图书馆、体育馆及乡镇文化活动站、村文化活动室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举办了央视“欢乐中国行”等大型演唱会及“中巴女子篮球邀请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建成全省“文化先进县”、“文物工作先进县”书香榆林”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广电综合覆盖率达到98%人口、信访、安全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建设创新型政府为载体,培养创新意识,采取创新举措,实现了神木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鼓励干部领办创办企业,实施“政府埋单,企业用人”的“白领派遣计划”,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选派大学生任村官,鼓励富人、能人返乡任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联合,进行了“混合所有制”的成功尝试,推动地方经济向高端发展;兼顾“政府、群众、企业”利益,探索实施采空塌陷区综合治理,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实践表明,创新已成为神木跨越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二篇 发展环境第二章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全国来看,中西部地区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战略规划》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即将出台,我县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圈和陕蒙宁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日趋旺盛,我县的资源优势将进一步突显从我县自身来看,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煤炭资源丰富,焦油含量高、化学活性好,具有发展煤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六园八区”、六大支柱产业日趋成熟,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包西铁路、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开通,对外辐射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实用型人才支撑;“一体两翼、一城两区、四大组团”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民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民创业、民心思进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些都为实现“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更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无论总量还是增速,均处于全国强县中游水平,越是靠前,越难超越。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后续非煤产业在能源化工主导产业的“挤出效应”下发展缓慢三是要素制约明显水资源远期匮乏,地方企业煤炭资源占有量小,人才资源滞后于经济发展四是发展的不协调性比较突出财政富百姓不富、少数人富多数人不富、北部矿区群众富南部乡镇群众不富;经济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不同步,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同步,干部素质与社会发展不同步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着力解决 第三篇 发展战略第三章 战略定位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优化提升的关键时期一是经济发展提升期,从外延式增长迈向内涵式发展;二是发展方式转变期,从资源驱动型迈向创新推动型;三是产业结构优化期,从以煤为主迈向产业多元协调发展;四是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攻坚期,从生存型社会事业迈向发展型社会事业;五是环境约束突破期,从资源环境紧张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于以上判断,我县“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是:——绿色能源化工基地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培育精细能源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建设高端能化产业的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技术平台、扩散中心和交易中心,成为世界知名的煤化工和煤清洁发展地区——区域历史文化名县。

      挖掘黄土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堡塞文化等独特区域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引导培育文化产业,打造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县——西部生态修复实验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为西北地区脆弱生态涵养保护进行试验示范——普惠型民生建设先行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长速度要高于GDP增长速度要通过制度创新,让公共财政的效益最大化,提高持续保障能力,并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创造幸福第四章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进入现代化初期阶段为目标,努力推进“民生神木、创新神木、民主神木、人文神木、生态神木”建设,着力构建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区域优势和竞争力的绿色煤化基地,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再造一个发展水准高、人民幸福感强的新神木第五章 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创新发展以建设“创新神木”为目标,以创新推开机遇的大门,以创新夯实发展的基础。

      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遵循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或零排放,使高碳产业低碳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再造绿水青山 ——坚持和谐发展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人民创造、人民共富、人民共享”的“民生神木”新格局 ——坚持安全发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能源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压力,营造安全文化,落实安全责任,保障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监管,以安全促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利用交通改善带来区位条件的提升,切实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