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docx
26页二〇二五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2.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 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绿色、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其中“蓝色、绿色、白色”分别属于生物圈中的( )A.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D.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一般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代表大气圈详解】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从太空中遥望地球,蓝色部分主要是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这些水域构成了水圈;所以“蓝色”属于生物圈中的水圈绿色部分主要代表的是地球表面的植被覆盖区域,如森林、草原等,这些植被主要生长在地球的岩石表面及土壤中,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所以绿色部分属于岩石圈,即“绿色”属于生物圈中的岩石圈。
白色部分主要是地球大气中的云层等,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包围着地球,所以白色部分属于大气圈,即“白色”属于生物圈中的大气圈综上,“蓝色、绿色、白色”分别属于生物圈中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圈,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2.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其中含有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 如上述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被农药DDT污染,则黄雀体内的DDT含量最高C. 在生态系统中,蝉属于消费者,螳螂属于分解者D. 黄雀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动物体(黄雀)【答案】B【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4)动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详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链正确写法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A错误。
B.DDT沿食物链传递和积累,黄雀为最高营养级,体内DDT含量最高,故B正确C.蝉和螳螂均以其他生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分解者应为细菌、真菌等,故C错误D.动物结构层次应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故D错误3. 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到不同放大倍数的视野甲、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加生理盐水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B. 用稀碘液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胞核C 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需注视目镜D. 从甲到乙,先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物镜【答案】C【解析】【分析】(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和吸(稀碘液和吸水纸)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详解】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A正确B.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因此,观察细胞时,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B正确C.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需注视物镜,防治压碎标本,C错误。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在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从甲到乙,先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物镜,D正确4.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 榨取橙汁时,汁液主要来自甲图中的③C. ⑤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D. ④为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核、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细胞壁、⑥叶绿体详解】A.①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正确B.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在榨橙汁时,汁液主要来自图甲中的液泡而不是来自③细胞质,B错误C.⑤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C正确D.④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D错误5.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数位于世界前列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B. 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出现的绿膜是由苔藓植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 珙桐属于被子植物,又称中国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D.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它的果实俗称“白果”【答案】C【解析】【分析】(1)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
2)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根为假根,没有输导组织,植株矮小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详解】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故A错误B.鱼缸内壁的绿膜是藻类植物(如绿藻)繁殖形成,而非苔藓植物,故B错误C.珙桐是被子植物,因花形似鸽子得名“中国鸽子树”,且是珍稀的古老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故C正确D.银杏是裸子植物,其种子称为“白果”,但裸子植物无果实,故D错误6. 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以下各选项中前后不相符的是( )A. 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B. 农田遇到涝害时排水——保证根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C.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成活率D. 播种作物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答案】A【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详解】A.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但覆盖薄膜会减少空气流通,可能限制氧气供应,故A不符合题意B.农田排涝可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确保根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无氧呼吸产生有害物质,故B符合题意C.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可减少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流失,从而提高成活率,故C符合题意D.合理密植能避免植株过密导致光照不足,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的产量,故D符合题意7. “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远,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C. 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输精管D.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送卵细胞的器官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详解】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符合进化论的研究结论,故A正确B.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子宫,这是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故B正确C.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而输精管的作用是输送精子,因此该选项错误,故C错误D.青春期因身体发育迅速、智力发展显著,被公认为黄金时期,故D正确8. 营养学家指出,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儿童时期易患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B. 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 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无农药,可以放心食用D. 方便面即泡即食、方便快捷,可替代正餐【答案】B【解析】【分析】(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2)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导致的,而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坏血病(如牙龈出血),故A错误B.缺铁性贫血是因血红蛋白合成不足,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蛋白质是红细胞的重要原料,因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B正确C.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虫眼”的蔬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残留量未必少,并不能保证安全,故C错误D.方便面营养单一,长期替代正餐会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人体的健康,故D错误9.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 米饭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⑤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C. 误食的西瓜籽经过图中的③→④→②→⑤后,最终排出体外D. 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①肝脏、②小肠、③胃、④胰腺、⑤大肠详解】A.①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但不含有消化酶,A错误B.米饭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②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而不是在⑤大肠中被分解,B错误C.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误食的西瓜籽经过了:口腔→咽→食道→③胃→②小肠→⑤大肠→肛门,C错误。
D.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能够乳化脂肪,D正确10.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 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好B. 喉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C.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 痰在咽部形成,经咳嗽排出体外【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详解】A.人体的鼻腔的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