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大作家笔下的故乡.pdf
2页六大作家笔下的故乡《从文自传》里描写的湘西山水美景和土家族的吊脚楼,你还记得吗?《社戏》 里乘乌篷船去赵庄看社戏时的渔火和笛声,你还记得吗? 《骆驼祥子》 里的老北 京人闲适悠然的生活场景, 你还记得吗? ,, 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些名家名篇中的 故乡美景鲁迅的故乡——绍兴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 月色便朦 胧在这水汽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 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声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 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鲁 迅《社戏》郁达夫的故乡——富阳两岸全是青青的山, 中间是一条清浅的水, 有时候过一个沙洲, 洲上的桃花菜花, 还有许多不晓得名字的白色的花, 正在喧闹着春暮, 吸引着蜂蝶抬起头来一看, 四面的水光山色又忽而变了样子了清清的一条浅水, 比前又窄了几分, 四围的 山包得格外的紧了, 仿佛是前无去路的样子 并且山容峻削, 看去觉得格外的瘦 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围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类。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朱自清的故乡——扬州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 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 沿河最著名 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 小金山却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 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 样福气 ,,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 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 另有风味——朱自清《扬州的夏日》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地方东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两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 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近抵苗乡,万山重叠,大小重叠的山中,大杉树以长年 深绿逼人的颜色,蔓延各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 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 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作成水车, 引河中流水, 灌溉高处的山田 河水常年清澈, 其中多鳜鱼, 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 河岸上那些人家里, 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 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老舍的故乡——北京南北海里的绿柳新蒲, 招引来吹着口琴的少年, 男男女女把小船放到柳阴下,或 荡在嫩荷间, 口里吹着情歌, 眉眼也会接吻 公园里的牡丹芍药, 邀来骚人雅士, 缓步徘徊,摇著名贵的纸扇;走乏了,便在红墙前,绿松下,饮几杯足以引起闲 愁的清茶, 偷眼看着来往的大家闺秀与南北名花就是那向来冷静的地方, 也被 和风晴日送来游人, 正如送来蝴蝶崇效寺的牡丹,陶然亭的绿苇, 天然博物院的 桑林与水稻,都引来人声伞影;甚至于天坛,孔庙,与雍和宫,也在严肃中微微 有些热闹——老舍《骆驼祥子》郭沫若的故乡——乐山我的故乡是在峨眉山下, 离嘉定城有七十五里路 大渡河从西南流来, 在峨眉山 的第二峰和第三峰之间打了一个大弯,又折而向东北流去因此我的家所在地, 就名叫沙湾 地在山与水之间, 太阳是从渡河的东岸出土, 向峨眉山的北后落下 去山很高,除掉时为浓雾所隐藏,或冬天来很早就戴上雪帽之外,一片青苍,没有 多么大的变化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激, 因此颇有放纵不 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 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
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 是浓厚的天青 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郭沫若《峨眉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