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运动和力的关系.pdf
49页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运动和力的关系选 择 题(共 10小题)1.如图所示为一无人机由地面竖直向上运动的v-t 图像关于无人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t2 t t4 t5 tA.0 t2段无人机的加速度大于t3 t5段无人机的加速度B.0 t3段,无人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经2C.t3时刻无人机到达最高点D.t3 t5段,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2.如图甲所示是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潜水器,若“奋斗者号”沿竖直方向下潜,从没入海面开始计时,其下潜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 知“奋斗者号”在0.5h内的总质量为m,下潜时仅吸入或排出海水改变自身总重,但艇身体积不变,且海水密度均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0.5h内,“奋斗者号”处于超重状态B.0.5 2.5h内,“奋斗者号”的总质量小于mC.2.5 3.0h内,奋斗者号”的力口速度大小为2m/s2D.3.0h内,“奋斗者号”下潜的深度为7200m3.科学家对微重力环境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微重力环境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系统的表观重量远小于其实际重量的环境产生微重力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有4 种:落塔、飞机、火箭和航天器。
如图所示是利用飞机实现30s的微重力环境的过程,航天员在此过程进行日常训练A 为飞机飞行轨迹的最低点,飞机在B 点关闭发动机,C 为最高点,飞机在D 点开启发动机,E 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B DA EA.上升的AC阶段,飞机内的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下降的C E阶段,飞机内的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飞机内的宇航员在BC阶段为超重状态,CD阶段为失重状态D.飞机内的宇航员在B 到 D 的过程为失重状态4.如图甲所示,木箱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箱内有一光滑斜面,斜面倾角9=37,可视为质点的滑块静止在斜面底部现对木箱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测得木箱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2.5s后加速度保持不变已知木箱和斜面的总质量M=2 k g,滑块的质量m=lk g,斜面高H=9.6c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s末,水平拉力F 的大小为6NB.2s末,木箱的速度为4m/sC.2s后滑块开始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D.2.9s末滑块到达斜面顶部5.蜘蛛网是由部分种类的蜘蛛吐丝所编成的网状物,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蜘蛛网上A、B、C 三点的连线构成正三角形,三根蜘蛛丝a、b、c(可视为弹性绳)的延长线均过三角形的中心,蜘蛛丝c 沿竖直方向,且 c 中有张力。
蜘蛛静止在蜘蛛网(不计重力)中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中张力大于b 中张力B.a 中张力大于c 中张力C.若 c 突然断开,则蜘蛛仍能保持静止D.若 c 突然断开,则断后瞬间蜘蛛的加速度竖直向下6.如图所示,某煤炭公司流水线上有匀速传动的水平传送带P 和 Q,P、Q 高度相等、互相垂直它们的传动方向如图中所示现有一质量为1kg的小煤块以与传送带P 相同的速度vi=0.6m/s从 P 滑 上 Qo已知传送带Q 的速度为v2=0.8m/s,小煤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Q 的动摩擦因数为0.1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传送带Q 足够长、足够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V2A.小煤块刚滑上传送带Q 的瞬间、相对传送带Q 的速度大小为0.2m/sB.小煤块滑上传送带Q 后,经 0.5s与传送带Q 保持相对静止C.小煤块在传送带Q 上留下的划痕是直线且长度为0.5mD.小煤块在传送带Q 上与Q 有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7.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举行,短道速滑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有关短道速滑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赛道一圈总长度为111.12m,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短道速滑男子500m的世界纪录为39.505s,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C.短道速滑运动员最快滑行速度可以达到近14m/s,米每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D.短道速滑运动员蹬地的爆发力能够达到4000N,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小球A、B,二者用一轻弹簧竖直连接,A 的上端用轻绳系在足够高的天花板上,初始时A、B 均静止。
现将轻绳剪断,则从此刻开始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ABA.A 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gB.B 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2gC.A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B 的位移大小D.A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时刻B 的速度大小9.如图所示,某同学练习踢毯子,假设毯子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下 列 v-t 和 a-t图像可能正确反映髭子被竖直向上踢出后,经一段时间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02%Q20D.a1 0.雷诺数R e是流体力学中表征流体的特征的数之一,它是一个无量纲量已知雷诺数由四个变量决定,流体的流速V、流体的密度p、特征长度d,黏性系数4 已知黏性系数日的单位是Pas,则下列雷诺数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2A.R e=S B.Re*C.R e=皿 D.R e=缪二.多 选 题(共 4 小题)(多选)1 1.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长木板P,处于静止状态小滑块Q(可视为质点)放置于长木板中点已知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卬=0.2,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H 2=0.3,滑块、木板的质量均为1kg,重力加速度g=10m/s2现将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则()Q.,上.匕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A.F=4N,Q 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F=14N,P 的加速度等于4m/s2C.F=8N,Q 受到的摩擦力为IND.F=8 N,经过4s撤去F,若要Q 不从P 上滑脱,长木板至少为4m(多选)1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长 为 1.0m的木板放在倾角为3 7 光滑斜面上,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了一根细绳,细绳跨过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并与斜面平行,另一端也连接一质量为M 的物块,由静止释放后木块向上滑动而木板不动,已知M=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物块在板上滑行的加速度为0.5m/s2C.物块在板上滑行时间为2sD.若将竖直悬挂物体质量改为2 M,则板将随物块一起上滑(多选)1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i的小铁块和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铁块位于木板的最左端,m i=m2=m,木板长为L,铁块可视为质点。
铁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R=3R(四为己知常数),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内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iFm2V/ZA.若 F=7 u m g,铁 块 需 经 过 长 的 时 间 才 能 离 开 木 板B.若 F=7 m g,铁块需经过J 系长的时间才能离开木板C.为使铁块能离开木板且离开木板时,铁块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最小,F 应该为3pmgD.为使铁块能离开木板且离开木板时,铁块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最小,F 应该为5nmg(多选)1 4.如 图(a)所示,一倾斜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向下传动,质量分别为m、M 的两物块P、Q用绕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某时刻P 以速度vo滑上传送带顶端,同时Q 也以速度vo竖直向上运动,此后 P 运动的v-t 图像如图(b)所示,ti、t2已知已知P 与滑轮之间的轻绳始终与传送带平行,传送带足够长,Q 始终没有与滑轮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 vovB.一定有M mC.物块P 返回传送带顶端的时刻为2t2D.根据图像可求出P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n 以及传送带倾角0三.填 空 题(共 2 小题)15.一位质量为50kg的同学从8 楼乘电梯下降到1 楼,在此过程中利用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电梯运行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 lOm/s?)。
当 t=10s时,该同学处于状 态(填“超重”或“失重”),此时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约 N,整个过程中电梯运行的最大速率约为 m/sa/(m-s-2)16.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 和 B,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 释放时的高度ho=O.59O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 度 h=0.100m;由 h o 下 降 至 h 所 用 的 时 间 T=0.730s由此求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保留3 位有效数字)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 的质量分别为100.0g和 150.0g,当地 重 力 加 速 度 大 小 为 g=9.80m/s2o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a=m/s?(保留3 位有效数字),可以看出,a,与 a 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17.中学航模队研究航母舰载机着陆减速新方案,提 出“机翼辅助式”减速模式,队员们在操场上利用跑道模拟实验,如 图(a)所示先将一个质量为M=1kg的 滑 块(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o=12m/s滑出,滑行距离为12m时停下;对比组给滑块装上代替机翼的质量为m=0.5kg减速装置,仍以相同的初速度vo滑出,滑出后滑块与减速装置整体受到一个与竖直方向斜向下夹角为a 的力F 作用,如 图(b)所示(减速装置未画出),从而获得较大的减速效果,减小滑行距离。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sin530=0.8,cos53=0.6,求:-vovo图(b)图(a)(1)滑块与跑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已知F=N,a=53则装上减速装置后滑块的减速距离大小18.如图甲所示,质量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lk g 的物块以初速度vo=4m/s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0.2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恒力F 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通过的最大路程为s,给木板施加不同大1小的恒力F,得到-F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 B与横轴平行,且 A B段的纵坐标为1 m lsBC为直线段物块可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1)若在恒力F=0 的情况下,物块会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2)求图乙中B 点的横坐标3)求图乙中C 点的纵坐标1(4)求直线D E对应的-F 函数关系式s1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o=3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的长度L=6 m,每 隔 Is 将物块(可视为质点)依次无初速度放置于传送带左端A 点,一段时间后物块从传送带右端B 点离开传送带做平抛运动,最后落入货车车厢,货车始终保持静止。
已知每个物块的质量均为m=2 k g,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n=0.2,B 点与货车车厢底板间的高度差h=0.8m,物块从接触车厢底板到减速为0(忽略物块的反弹和相对车厢的滑动)的时间为0.2 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第一个物块从A 点运动到刚接触车厢底板瞬间的时间t;(2)第一个物块从接触车厢底板到减速为0 的过程中对车厢底板的平均作用力F 的大小;(3)传送带上相邻两物块间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n n n.感h=0.8m2 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i=l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质量为m i=2kg的物块A 和质量为m2=3kg的物块B 由绕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质量为m3=1kg的物块C 置于A 上,轻绳足够长且不可伸长,A 与定滑轮间的轻绳水平某时刻,同时给A、B、C 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2=4m/s,使 B竖直上升,A、C 保持相对静止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已知A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