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九 化学污染.doc
4页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九 化学污染现在,世界上已经合成的化学品有 2000 多万种,每年新登记注册投放市场的约1000 种;经常使用的约有 7—8 万种,而我国亦能生产 5.7 万种化学品的发明和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生产力、消灭虫害、减少疾病、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废弃过程中进入环境,引起污染,甚至引起以“中毒”为表现形式的重大污染因此,我们有必要分门别类认识有毒化学品的污染性能和危害程度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 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积累,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存留时间较长,可以通过大气、水的输送而影响到区域和全球环境,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严重伤害人类健康这些物质可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生殖和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并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其毒害作用甚至可以延续几代人,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持久性有机物的污染,已成为人类实现健康长寿的一道必须逾越的生死阻碍为此,国际社会早已呼吁采取联合行动,采取釜底抽薪措施,减少和消除 POPS物质经过数年的努力,已于 2001 年 5 月 23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全球外交全权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至今已有 16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
《公约》主要针对 12 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灭蚊灵、毒杀芬、六氯苯、氯丹、二恶英、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呋喃、七氯、艾氏剂和多氯联苯考虑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只有滴滴涕可以在一些国家中用于防止蚊子传播疾病,但只能有限制地使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继 1987 年《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和 1992 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的第三个具有强制性减排要求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对有毒化学品采取优先控制行动的重大步骤,此公约已于2004 年 11 月 11 日在我国正式生效我国政府考虑到 POPS与常规污染物的不同,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并可在全球范围内长距离迁移,为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新的形象,于是参照公约要求,又责成农业部门命令禁止使用 18 种农药,包括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三澳氯丙烷、杀虫脒、二澳乙烷、除草醚、艾乐剂、狄乐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桔双、氯叶酸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同时,国家农业部还公布了限制使用的 21 种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磷胺、特丁硫磷、内吸磷、治螟磷、硫磺磷、蝇毒磷等都在限制使用之列国家农业部在禁用、限用公告中指出:为履行国家签署的国际公约,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控制乃至杜绝持久性有机农药的使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发展,从而保障国内国际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在化学污染的黑名单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稳居榜首,而令人头疼的“白色污染”亦在殃及全人类什么是“白色污染”呢?即以白色为主的各种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废弃造成的污染,包括塑料袋、薄膜、农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价值贱,重量轻,数量大,重复使用率极低,使用废弃后随处可见,遍地开“花”,严重污染环境,于是被称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面积大,范围广,危害深本来,塑料的发明,是人类生产生活史上的一次飞跃,是物质世界的一次成功革命,乃至今天人类已经离不开塑料但是,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能降解废塑料不管残留在哪里,都会形成多种环境公害:一是污染环境,破坏市容市貌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大中城市无不受到“白色污染”围攻,单是北京一天就废弃 200 万个快餐饭盒现在,“白色污染”又向小城镇、大集镇和农村蔓延,已经到了防不胜防的严重程度,成为“丑化”市容、镇容、村容的一道暗淡的“风景线”二是污染水体,危害人畜健康废塑料散落地表土壤,降解过程中会分解出各种有毒物质,包括重点致癌物“二恶英”塑料毒素污染地下水,人畜饮用后损害健康三是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用薄膜老化破碎后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降低通气性能,同时释放各种毒素,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在此,特别要指出塑料袋和发泡塑料餐具的“八大罪状”2002 年 10 月 24 日塑料袋百岁“诞辰”这一天,欧洲环保组织将塑料袋以及快餐饭盒评定为“二十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呼吁地球子民拒绝使用,控制它们泛滥成灾因为塑料袋和发泡塑料餐具是用发泡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等为原料生产的,具有八个方面的危害:一是生产过程中发泡气体危害人畜,破坏臭氧层;二是盛装食品达到 65 度以上时,其内部所含的 16 种有毒物质便会析出并侵入食物中损害健康;三是使用后随意丢弃会破坏地表环境,形成“白色污染”;四是埋在地下需要 200 年才能降解,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五是焚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包括致癌物质“二恶英”,严重污染空气;六是危害动物安全,动物吃了无法消化,会导致死亡;七是回收再利用成本太高,推广价值不大,但整个塑料废品极需循环回收,变废为宝;八是不能在微波炉中使用,无法达到合格的卫生标准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是“方便一次,贻害百年”的大蠢事要控制无孔不入的白色污染,就需要全民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拒绝使用塑料袋和发泡塑料餐具同时,需要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坚持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塑料袋和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使用实行三重封杀。
进入 21 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已对塑料袋采取经济手段进行限制2004 年,爱尔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购物塑料袋征税的国家——人们在超市付款时,每一个塑料袋被征收 13 欧分(合 16 美分)的税此举使得消费者迅速转而使用结实耐用的织物袋购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塑料袋成为随风飞舞的垃圾的现象三)有毒化学品多氯甲苯、乙苯,俗称二恶英,是化学污染家族中的特殊角色,有必要单列叙述二恶英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剧毒物质,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有致癌、致畸性及生殖毒性,可对人造成严重伤害,使人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损伤人的肝、肾,使人发生变应性皮炎及出血研究表明,暴露于高浓度二恶英环境下的工人的癌症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 60 个百分点垃圾焚化、氯气脱色、农药生产、木材防腐剂六氯酚和五氯酚的生产过程中及燃烧用五氯酚或二氯苯酚处理过的木材时都可产生二恶英香烟燃烧时也会产生二恶英人们往往由于摄入被二恶英污染的食物引起中毒,特别是二恶英具有脂溶性,其可在肉、奶制品和鱼类的脂肪中富集因哺乳期婴儿需要乳制品的量较大,故容易受到二恶英的危害二恶英在大量食鱼者和三氯苯酚生产工人体内也较易造成蓄积据专家介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二恶英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当前消费者预防二恶英危害可靠的办法是:听从卫生机构的劝告,不食用来自受二恶英污染或可疑污染地区的相关食品四)环境荷尔蒙类损害,是人类社会研究化学污染的又一热门话题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介绍:对于化学品的污染,人们了解比较多的是它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而 60 年代以来,国际的研究表明,一些化学品还会干扰人类和动物的生殖系统,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类雌激素”或者“环境荷尔蒙”比如在英国发现,生长在受污染水域中的雄鱼会变成雌鱼;在欧美日本等地区发现成年男子精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在欧美接受调查的人中,有 20%由于男子的原因而不能生育5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目前,国际的研究已经确认的环境荷尔蒙物质有将近 70 种,比如多氯联苯、滴滴涕和二恶英五)重金属本不是化学品的为伍者,但一些重金属的污染往往同化学品相伴出现(如电池),故在本章节中估且一叙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通常把密度大于 5 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汞、镉、铜、铅、镍等,它们大都来自冶金、金属加工、纺织、油漆、医药、制作、化工、矿山等工业部门工业部门流失的重金属混杂于水,当水体中的重金属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重金属污染。
大多数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有毒效作用,有些水生生物能富集重金属,人类如果长期食用那些富集重金属的水产品,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形成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据检验,重金属危害人体尤以铅、镉、汞为甚,它们会危害胎儿发育,损害儿童神经系统,损害人体健康,破坏免疫系统功能现在,全世界已有部分国家集中签署协议,要求协议国采取措施,限制并杜绝含汞的电池、恒温器和电磁转换器等电子元件,杜绝含汞的温度计、气压表、压力表、日光灯管,以及其他重金属涂料,同时要减少和禁止含铅汽油的生产和使用为防止重金属污染,特别要认清废旧电池在扩散化学品和重金属污染上的极大副作用我国是各种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超过 150 亿只,是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镉、铅、镍以及酸、碱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泄漏到环境中,就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和危害而我国目前对废旧电池的环境管理还处于空白,只当普通垃圾对待,每年报废的百多亿只电池绝大部分没有回收处理,而是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汞又叫“水银”,汞和汞的化合物均有毒20 世纪 50 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就是由汞中毒造成的:患者中枢神经疾患,四肢麻痹,哆嗦乏力,视野变窄,听力下降,说话困难,最后全身痉挛直至死亡。
水俣病,是 20 世纪发现的最有影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镉是一种有毒金属,20 世纪 50 年代发生在日本的另一公害病——骨痛病就是由镉中毒造成的患者先是背痛、手脚关节处疼痛,最后到全身剧烈大痛,多处自行骨折直至死亡铅对人体也很有毒,它不仅危害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而且能导致死胎、流产和不育有人测定:一粒钮扣电池所含的汞能污染一人一生需用的 60 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土壤失去耕种价值;防止重金属污染,首先要向废旧电池开刀!目前,国家已开始重视制止废旧电池泛滥成灾;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团体亦在组织积极回收相信不久之后,废电池“一扔了之”的愚昧行为将会得到彻底改变,国人防止化学品和重金属污染会形成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