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教学设计.doc
7页古诗文阅读《古诗两首——所见》教案○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棠澍小学 肖冬芳教学目标分析:1、正确、熟练识记“牧、所、捕、蝉、闭、立”6个生字,能准确组词1、 正确、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 体会古诗的美好意境,体会夏天的情趣学习者分析: 《所见》是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一首充满了童趣的古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还是初步接触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教学重点分析:正确识记生字 有感情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体会古诗中“意欲捕鸣蝉”的情趣教学策略: 多元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味古诗教学重点在于朗读整节课中“读”应当占较大的比重,更应该体现出读的层次性,读的有所收获首先让学生初读,要求大声朗读,读准读通纠正字音后,读正确第二步听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初步感悟,粗知诗意第三步自由朗读,指导划出节奏及韵律,读出语感第四步的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读出夏天的有趣,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读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如齐读,指名读,配乐读等,适当让学生互相点评,学生将读得更有滋有味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谁来给大家背一首你学过的古诗?2、今天有位诗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叫袁牧,是古代清朝的一位大诗人。
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设计意图: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拉近了学生与古诗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故事就像故事一样有趣板书课题、诗人、朝代,齐读课题解释诗题目的意思: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识记“所”——师:生活中我们会在哪里见到这个字?组词识记:厕所、招待所、一所学校、派出所(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二、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 袁牧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及概括能力2、 指名交流看到的鼓励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3、 自读古诗,识记生字(自读:读准字音,语速稍慢,读准二、三声调值)4、 指名读古诗,及时评析,集体再读古诗5、 逐句指名读,相机识记古诗中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牧:(儿歌)骑牛写文章,牧童:放牛的孩子捕:做动作记忆,拓展提手旁的字:捉、抓、拉、推……蝉:看蝉图听蝉声,明白蝉就是知了——课件播放立:做动作‘两脚脚尖点地,胳膊伸平’,请生观察“立”字和身体的相似处(设计意图:四个字采用了四种不同的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且识字过程形象、生动。
巩固识字:(1)任意指读 (2)小黑板出示词语领读:所有 牧童 放牧 所以 捕鱼捕蝉 关闭 闭口 一所房子 卫生所6、 读出节奏课件播放) 所 见 (清)袁 牧牧 童 / 骑 黄 牛,歌 声 / 振 林 越意 欲 / 捕 鸣 蝉,忽 然 / 闭 口 立师示范,生练习读,集体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三、 再读古诗,感悟情境1、 前两句老师说诗意,请同学们来找找是古诗中的哪两句?过渡: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哇!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1) 交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2) 理解:振林越(3) 体会牧童的心情(高兴、舒服、愉快)想象躺在摇篮里的感觉4)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评析、老师示范、集体朗读2、(播放蝉叫)“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课件: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3、你为什么想啊?他怎么知道树上有吃?(从诗中哪个词你知道得?)交流牧童的表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图的能力,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4、指名交流:意欲:心里想要 捕:捉 鸣蝉:鸣叫的知了5、交流牧童的表情并引导体会牧童的心里:兴奋高兴(喜欢蝉,想捉回家) 害怕(怕惊动蝉,蝉吓跑了怎么办)6、师小结引导:“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集体朗读、指名比赛评比、男女生比赛朗读)(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7、 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集体朗读古诗8、 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吗?从哪知道得?四、 指导背诵古诗1、 一边做动作,一边想着古诗中的故事背诵设计意图: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助于背诵2、 展示背诵(指名背诵:带上表情和动作,把自己当成牧童)3、 集体做动作表演背诵五、 拓展延伸1、 同学们说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2、 同学们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谁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黑板上贴上蝉的图片)3、 同学们,捉到蝉了要好好爱护他呀!(设计意图:教育孩子要爱护小动物4、 谁能看着图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5、 拓展一首有关夏天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动画课件欣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古诗的兴趣。
六、 小结学完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七、 板书设计:骑 歌 捕所见(清、袁枚)牧童 立(机灵可爱)八、 课后反思:一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也还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联想和兴趣在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我的设计意图都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所见》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诗,首先本课的生字很形象,我设计了一些有趣而且不同的识字方法,课堂上达到了非常好的识字效果:“所”字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见到的来扩词,降低难度蝉”字让学生观蝉图,听蝉声加深形象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引以为傲的是“立”字,我让学生做“立”的动作,孩子们很感兴趣,而且记得很牢固这样有趣的识字方法伴随着朗读古诗,更调动看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其次读诗教学的一个重点,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就像这首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我先让学生看老师画的节奏然后再示范,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
二是老师要有表情地示范读,引发兴趣比如我读到“歌声振林越”就做出高兴唱歌的样子,“意欲捕鸣蝉”就有模有样地学,看到蝉时惊讶、高兴、想要捉的神态和动作忽然闭口立”,我就摆摆手怕惊吓蝉,用声调的高低来区分,孩子一听一看,就乐了迫不及待地想读,而且是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整堂课学生在识字、说图、表演、朗读时已完全融入到了牧童的角色之中,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浓厚通过这节课,我还有一些反思:因为一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接触学习室处在启蒙开始阶段,为了不作过高要求,部分学生对“振林越”和“意欲”理解的就不到位,应该在课堂上采用一些方法加强巩固,如:“我会连线”这样的题型。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