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滥竽充数》读后感范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28319723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生《滥竽充数》读后感范文 小学生《滥竽充数》读后感范文   《滥竽充数》讲的是一个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去装模作样地混在吹竽队里后来,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人一个一个的吹,可南郭先生不会吹,他在吹竽队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逃跑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为南郭先生感到可悲,如果南郭先生会吹竽的话,可以堂堂正正的呆在吹竽队里,可南郭先生却耍小聪明,靠骗人来混日子,那是不会长久的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人一定要老实,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会了,可以找人问,找人学,没有什么丢人的如果不会,却说自己会,让人发现,才是可悲的只有真才实学,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我读了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后,瞬间明白了一点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国家叫齐国,齐国的国王叫齐宣王,齐宣王爱听芋,他有三百人专门吹芋,他为了炫耀自己的威力便叫三百人一起吹芋,有个叫南郭的人听了很快乐进宫说要为国王演奏,其实他一点也不会吹芋,但却把自己吹嘘得不得了,国王信了他的话,让他和三百人一起吹芋,他和其他的人一样,别人吹他也吹,别人一摇晃身体,他也做,只是假装吹芋却得到了许多钱,几年后,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登位,他也爱听芋,只不过想一个人吹一曲,然后另一个人再吹下一曲,南郭先生见要穿帮立刻逃走了。

      我们不要说谎,否那么到头来只会害自己   滥竽充数主要表达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南郭先生的人,他好吃懒做,没有吹竽的才能,却混在齐宣王的队里充数,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不久,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承了王位,他也喜欢听吹竽,而且喜欢一个一个的.吹给他听这下,南郭先生自知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的溜走了   这个古代历史上发生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滥竽充数”这句成语便这那么小故事今天,通过电视画面观看这一熟悉的故事,不仅感到真实、有启迪性,而且也很有教育意义它告诉人们,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的队里充数,早晚会暴露一切的,也会遭到报应的所以人们不能向南郭先生一样好吃懒做,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队里充数   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混在队里充数   读了滥竽充数后,使我对孔夫子的那句话倍有感受:“知之为知之,不只为不知,是为知也   寓言中,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了索取钱财,混在行家里充数,但是不会还是不会,被迫离开了皇宫大院我刚读这个与寓言的时候,总觉得这个故事是天上的故事,但是仔细一想,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有些同学,在老师要求背课文时,明明不会背,还和大家一起背,装摸做样,等着老师一个一个检查时,才露出马脚,要是他提前把要背的东西滚瓜烂熟地背下来,等老师检查时那种感觉多酷啊!   虽然大家都过滥竽充数的故事,但这篇文章的寓意至今仍值得借鉴。

      同学们,如果现在你就是这个小   “南郭先生”,那你就应该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了,所以我们要适时止步,不会装会只会只会让你心虚,而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才是明智之举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名叫《滥竽充数》   它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古代有一种叫芋的乐器,齐宣王就特别喜欢听这种乐器的大合奏于是就在宫里成立了一个三百人的大乐队,唱给齐宣王吹芋乐队里有一个叫南郭的人他不会吹竽就在里面装模作样有一天齐宣王去世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他的儿子也很喜欢听吹芋,不过他喜欢单独听吹芋这下南郭傻脸了就悄悄的溜走了   后人根据这个寓言,概括成“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或比喻人们以次货充好货,有时也被引申用来表示自己谦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