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影响.doc
7页目录:前言 2 1范宽及其作品 2范宽山水画的美学思想及艺术特色2.1范宽山水画中蕴涵的道家思想与自然观照 32. 2范宽山水画开创了北方山水画画风 42. 3写实皴法的创立与表现语言 42.4 “高”“大”“雄”的艺术感染力 53范宽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53. 1优良传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的根基 53. 2源于生活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的源泉 53. 3文化精神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的灵魂 6结论 6参考文献浅谈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影响[摘要]:范宽是宋代山水画史上最具意义的人物之一,范宽的山 水画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范宽的时代背景 及其美学思想的研究,分析了范宽作品的艺术特色阐明了范宽山水画 艺术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关键词]:范宽;山水画;艺术特色;影响[Abstract] :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istory, Fan Ku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Song Dynasty landscape painting, his creation i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wide range the times background and aesthetic thought, analysis of fan Kuan,s ar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wide range of world landscape painting after the. Through the wide range of works of art that fan Kuan landscape painting artistic charm and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 creation, to absorb the essence,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purpose, to promote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Fan Kuan; landscape; painting ar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 刖舌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家辈出,名画之多, 质量之高,为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范宽作为宋代山水画史 上最具意义的人物之一,范宽的山水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与地 位《圣朝画评》对其大为赞赏“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正与成称绝,至今 无及者/ [1]郭熙《林泉高致集》中提到“关陕之士,唯摹范宽” [2]……历代 对范宽的评价众多,证明了范宽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范宽与 关全、李成同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三大主流,并列为“北宋三大家〃,誉为“三家 鼎峙,百代标程”,后与董源、李成并称“宋三家”1范宽及其作品范宽,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人,善画山水,据说好酒,不拘世故,性情 温厚,能深入生活,穷究自然造化范宽师从荆浩、李成、关全,能自出新意, 而后自为一家范宽强调师法自然,并不是只师承某一家范宽在学习实践中 感悟到“师人”的不足,从而把“师物”“师心”合理的结合,就像黄宾虹评价 范宽的那样:“宽与前人名迹,见无不模模无不肖,这是处于平民地位而要求 艺术上有所进取的人,必然要走的学艺门径疽’[3]范宽从师古人转入师造化再 到师心成为其后中国画创作过程的精论,正所谓唐人张璟的“外师造化,中得 心源”由于时间久,历史长,范宽留在世上的作品仅仅有几幅,主要有《溪山行 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等等,其中,《溪山行旅 图》是范宽山水画的代表作,现在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
其画作是范式绘画 的典范,被董其昌称为“宋代第一画”2范宽山水画的美学思想及其艺术特色2.1.范宽山水画中蕴涵的道家思想与自然观照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范宽“性嗜酒,好道”,“落魄不拘世故” “理通 神会,奇能绝世” [4], “好道”顾名思义是崇尚道家思想,而这也是隐居山林的 人和山水画家不同身份的人所有的相同之处而“理通”就是崇尚道家之理与物 理及画理是息息相关的,“神会”是画家自身的品质与这自然精神相互融会贯通 的,所以“当中立有山有嗜者,神凝智解,得于心者,必发于外,则解衣磅礴, 正与山林泉石相遇 [5]山水艺术描写自然景观中的一树一石,一山一水,而实 际上市艺术家心情的描写范宽的创作并不是简单的对自然景物的写照,而是具 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对“意”的追求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观照自然特有的方式 中唐以后,山水画家们写真山水的景色,将山水创作带进一个视觉享受,审美追 求与变现技法的成熟时期,发展“图真”的追求,揭示自然的本来面目范宽 觉得想要真正画好山水,就得深入大自然山林间认真仔细的观察和亲临其中的去 体验当下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 必徘徊拧览,己发思虑”。
[6]范宽随身带着笔纸,有时候对着山川写生,有时 候默默在心中将眼前的景色记下来,回去后再画下来尽管这样,范宽并不是照 搬眼前景物于纸上,而是经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加工提炼,探索出新不仅强调 要写出“真山骨”,充分表现山川的骨骼与质感,还强调对景造意,表现出山川 之意境,移情入景,发现其中的情趣《圣朝名画评》中所记“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 离坐外,皆所谓造评神也 [7]作画的重中之重就是所谓经营位置范宽的作品 中多为全景式构图,远远望去,给人一种身在此山中的艺术美感范宽创作的山 水画中多以巨大的山峰为主景,而用以群山围绕,瀑布、寺观、栈道、渔舟、行 旅和屋宇等加以装饰用笔强健刚硬,以墨骨取胜,树石刻画精致,画面墨色了 然,笔意率真,气韵深沉山川景物在范宽笔下,竟然表现如此质感,难怪北宋 画家王诜观赏范宽山水画会感觉“如面前真列,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 ⑻2. 2范宽开创了北方山水画画风北方山水画派是中国第一个水墨山水画派,创始于五代时期荆浩创立的水墨 山水画派,而鼎盛于北宋时期在北宋时期,范宽不仅仅发展了北方山水画派, 也成为北方山水画的典范,开创了北方山水画画风,并出现了 “三家鼎峙”的格 局。
石体坚凝、杂木丰茂”的关全之风,“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李成之风, “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范宽之风[9] “三家山水”确立了成熟的技法和表 现观念,直接影响了接踱其后的画家李成与范宽乂被称为一 “文” 一 “武”, 范宽画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气势雄强的“武”正是北方山水画的主流之一,这种雄 强阳刚之气的山水画让后人望而叹之而直至现在,北方山水画家的绘画艺术作品 中还能找到范宽山水艺术的影子气势大,韵味足尤为突出,真正的艺术大师所 展现的艺术渗透力竞然如此之强大2. 3写实皴法的创立与表现语言范宽山水画艺术的最大成就体现在笔墨技法的独创性和高度成熟,不仅是对 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更多的是范宽对大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和对其精神的领 悟范宽的创作中用笔极其大度严谨,作画时强调意在笔先,每一笔都是范宽的 心中所想,画作具有沉重的质量感,郭若虚称之为“抢笔俱均气范宽为了体现 一种雄伟壮观的气势,就以短促峻峭的直笔作短线条,反复点斫,描绘出高山巨 石的外观和质感,这就是范宽独创的皴法一一雨点皴范宽用雨点皴把山川的纹 理、体态和气度深刻而明晰地加以再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和深刻的感 悟,以及主客体间内在的融会贯通,“故天下皆称宽善于山传神”。
又由于皴后反复用水墨渲染,是为“积墨”,在如此强大恢弘的气势下,白昼巳然成了黑夜, 诚如黄宾虹观赏范宽山水画时感慨“如行黑夜,昏黑中层层深厚” [10]范宽 的《溪山行旅图》将笔墨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浓郁高大的老树在山石丛林之间, 从不同方位的倾泻而下的泉水,几个正在行旅的人和马零星的分布在岸边,顿时 几分动感与活力跃跃纸上,给人一种柔和、舒缓的情愫画面通过点线融合,巧 妙的位置经营,虚实相生,形成了一个朦胧的空间沉稳的近景描绘,巨大的远 景烘托,坚硬挺拔的浩然之气,雄伟壮丽的气势在范宽的笔墨中一一渗透出来 范宽创作的山水画中的构图复杂而又巧妙的布置,体现出神秘而又细腻的意境 山水的灵魂与气势,通篇的气韵,挥洒笔墨的朴素与坚实及其蕴涵的骨气均己经 达到了一种后人无法超越的境界2.4 "高” “雄” “大”的艺术感染力范宽山水画是一种雄奇壮丽的美,笔下的高山大石,林间泉水多数以全景式 的画面描绘出“身在此山中”的气势,其作画笔法老茧,乂秀润灵动,山多正面, 而折落有势且高耸,丛林相间中,水际中突兀出来的巨石,无一不刻画了大自然 中的“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美感,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溪山行旅图》 表现了北方林间山川的雄伟气势,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层层皴擦,整体的实中 求虚隐藏在局部构造的变化中,更加的突出整体厚重的形象前景占画幅较小且 细致耐看,后景在画面中比重虽然大但是不堵塞画面迎面而来的的高山大川占 据了这幅作品的三分之二,所谓高山仰止,只要人一抬头,而山就在头上,而望 不尽其尽头,在如此雄伟的山川面前,人却如此之小整幅作品让观者感到了恢 弘的气势而乂清雅幽静的心境欣赏作品的人越看到大山林间的遥远,越感受到 其山之壮大,给欣赏者雄美壮丽的视觉享受《雪山寒林图》描绘了壮美雄伟的 大山在大雪覆盖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让人一看就感觉美不胜收的景色复杂的结 构,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岩石散落,山势多变作品中山川石头的外观轮廓的笔 法强劲,主次分明在高山之上,山间密林,树干疏密分明,可见其精神及其生 命力是相当的旺盛;在其山脚下,泉水凶猛于山林巨石间,仿佛在一个绘声绘色 的世界中这幅画作渗透着一种迷人的感觉,雄伟而乂澄澈范宽山水画中的意 境及艺术感染力是后人无法从画面中学习来的,画作中显露的宏伟大气以及正面 矗立的高山所体现的光明磊落正是范宽自己精神的完美展示3范宽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3.1优良传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的根基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新,必须由陈中推动而出,倘接受传 统,仅仅停止于传统,或所接受者,非优良传统。
则任何学术,亦将无所进步, 若然,何贵接受传统耶?倘摒弃传统,空想忍忍做盘古皇,独开天地,恐吾辈至 今,仍生活于茹毛饮血之原始时代矣苦瓜和尚云: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 借古开今,即推陈出新也于此,可知传统之可贵 [11]对于今天而言,首先 要学习的就是大师的笔墨技法,磨练自己的笔墨基本功,在笔墨中领略作品的气 势,画家的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画作临摹范本不仅要临摹古人的笔墨技法所 能变现的笔迹,更要学习古人对待画作的态度与心情,并能将其加以提炼融合, 从而推陈出新而开今须师古的道理正是范宽所倡导的,正所谓“外师造化,中 得心源气3. 2源于生活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的源泉之所以画山水画要走进大自然中,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人们 的审美要求在提高,而自然万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中,而走到大自然当中去,可以 对着大好河山进行简单的记录,勾勒草稿,把山川大势勾下来,或者直接坐下来 对景写生正如范宽对景造意,不仅写出真山骨,还发现其中创作的乐趣山水 画创作在体验中积累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其创作灵感在真实的自然中创作,给 了画家视觉上美的享受以及创作时挥笔自由洒脱的灵感,而画家又将心中创造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