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招商引资项目建议书.doc
13页1木里藏族自治县中药材基地建设及加工招商引资项目建议书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二 0 一一年八月项目名称: 木里县中药材基地建设与加工项目实施单位:木里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木里县藏医药研究所、木里县科协建设年限: 2011 年 10 月—2014 年 10 月项目建设地点:木里县城及后所等 8 个乡镇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在木里县公路沿线后所等 8 个乡镇建设以续断、秦艽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 3 万亩,每年生产及粗加工中药材 1 万吨 3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药材种植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国内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健康,保健的意识不断加强,中药材及其制品的无毒高效高保健作用被人们看好,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用药,使近年来国际中药材销售量及价格成倍上升,给我县的传统中药业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其发展潜力大,市场广阔,是我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带来极好的效益近年来,我县野生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采挖量过大,造成资源面临枯竭,及时在该区域实施该项目,有利于对我县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因此建立中药材生产4基地具有保护地方优势资源的深远意义。
同时本项目建设对于发展藏医药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维护和稳定藏区,加速藏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藏药生产向优质、绿色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项目建设的条件木里藏族自治县属川滇古陆范畴,地处金沙江、雅砻江上游深切河谷区,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气候带明显,由河谷干燥气候、温凉潮湿气候、寒冷潮湿气候、荒原气候等四个气候带组成,最低海拔 1350 米,最高海拔 5958 米,平均 3000 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立体气候特征幅员面积 1.32 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60.4%,占全省 10%、全国的 1%由于我县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生物多样性特点十分显著,原产于不同气候类型的野生种群,在抗逆性、抗病5性等方面带有宝贵抗性基因或基因类型,是当今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种质资源80 多年前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曾三次进入木里境内,惊叹木里是无人知晓的“绿色宝库” 、“天然动植物乐园”、是当今植物种 类保存最完好、最具原生态的最后的“香格里拉 ”上世纪 80 年初代我县卫生、科技等部门曾作过中药材资源调查,已查明有中药材植物 102 个科,885 种1、中药材生态“得天独厚 ”木里县 S216 公路沿 线的乡(镇),交通方便,民风淳朴。
海拔 1800~3200M,年平均温度 15.1℃,年降水 840~1300毫米,年日照 2300 小时大半年天空晴朗,云层不多,干、湿季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其中公路沿线的下麦地、列瓦、项脚、乔瓦镇、李子坪、后所、克尔、西秋等乡(镇)适于发展数十种中药材广大农民已种植部份药材多年,生产积极性很高木里县光、热资源丰富气象因子(平均气温、绝对低温、6绝对高温、降水、霜、雪、湿度等)有利中草药生长、发育,灾害性气候的日数少;木里县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气候带明显,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立体气候特征;土壤为坡积紫色土,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 值 6~7,物理、化学性质良好;水源丰富,上述条件构成了百种中药材 “得天独厚”的生 态环境2、领导重视和政策优惠国家、省、州、县党政及业务部门,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分别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县已将中药材发展纳入全县“十二五 ”发展 规划,县领导多次在全 县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3、技术力量雄厚,藏药生产成果丰硕我县有从事数十年中药材栽培和研究的六十多名高中初级农业科技人员,他们完全能胜任中药材商品基地建设任务。
如:对基地的科学合理规划;引种、驯化、推广;人员培训、现场咨询指导;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等服务我 县 中 藏 医 院 在 上 级 有 关 部 门 的 大 力 支 持 下 ,已 建立 起 了 全 省 规 模 较 大 的 藏 药 制 剂 室 ,制 剂 室 总 面 积 达2100 平 方 米 (其 中 成 药 库 房 面 积 700 平 方 米 ,生 产 车 间1400 平 方 米 ),总 投 资 600 多 万 元 经 过 该 院 技 术 人 员7的 努 力 ,已 成 功 研 制 出 了 “佐 塔 ”等 6 种 藏 药 ,经 应 用 ,效 果 显 著 ,注 册 了 “奔 珠 亚 ”商 标 ,2006 年 取 得 了 全 国 医疗 机 构 制 剂 许 可 证 ,2007 年 换 发 注 册 阿 嘎 昂 等 124 个藏 药 品 种 的 制 剂 批 准 文 号 4、野生中药材种类多,数量大,开发前景广阔木里县素有“中药材宝 库” 之称,野生动 植物中药材品种有 1000 多种,既有虫草(年产量约 1500 多公斤)、熊胆、贝母、重楼、灵芝等名贵中药材,又有续断、茯芩、大黄、秦艽、黄芪、黄连、黄精、白芨、半夏、防风等大众药材,全县每年野生和家种中药材产量约 2200 多吨。
有些野生中药材品种由于挖采量大,已逐渐减少5、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村种植经验木里县各族群众种植中药材已多年, 2010 年全县种植草乌、丹参、红参、藤乌、续断、板兰根、秦艽、大黄、重楼等近 5100 亩,收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县科技局 2008 年以来建设了 15 亩“ 木里县中药材试验、示范、培训、繁种基地” ,从全国各地引进中药材品种 19 个,筛选出适 应我县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近 10 个,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优越的社会基础8劳动力充足:全年均有 5000 多名的剩余劳动力,可从事中药材产业交通方便:项目区每个乡和绝大部份村通公路,每个村民组及农户都修通了机耕道,为生产物资、产品运输提供了方便通讯方便:全县实现了光缆、无线通讯,可通过网络、联系国际、国内,及时了解中药材市场行情二、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三年时间,在木里县公路沿线后所、下麦地、列瓦、西秋、乔瓦镇、项脚、李子坪、克尔等 8 个乡镇建设以续断、秦艽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基地 3 万亩,每年生产及粗加工家种和野生中药材 1 万吨 (二)产品方案1、搞好规划,制定实施方案遵循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讲究效益的原则,坚持调改结合,稳步推进,依靠科技,确保质量的思路,搞好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
包括在不同海拔地区及土壤上种植不同药材品种,各季节的管理要求,不同等级药材收购指导价等等2、搞好培训,做好中药材基地建设各项准备工作采取9公司加农户生产方式,充分依靠和发动各族群众,做好群众种植中药材技术培训,从国家有关科研院所、专业药材培植场所调进种子,供应广大农民;做好栽培技术指导,种植中药材有一整套的技术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繁殖、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公司和每户群众签订中药材种植管理及回收合同3、搞好采收及加工动员中药材种植群众适时科学合理采收中药材,使其达到色泽好,有效物质散失少,水分适度,符合商品规格要求,保证药材质量将成品中药材进行清洗、分类、烘干(或自然干),按标准分级包装,直接销售或加工后销售到内地药材公司或市场三、技术和设备方案(一)技术方案1、生产方法根据市场行情、根据不同土地类型(海拔高度、土壤类别等),科学制定中药材种植品种;根据中药材品种不同生长特性,科学制定种植、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规程进行中药材与其它作物合理密植,科学轮作、间作、套作、实施配方施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效益102、工艺流程根据不同品种中药材制定相适应的生产及加工流程,一般为:选种—种子处理—育苗—土地整理—定植—施水肥、除杂草、病虫害防治—收割—清洗—分类—切割—晒干或烘干—炮制—包装。
二)、主要设备方案1、主要设备土地、水、优良的中药材种子、薄膜,土地耕种及收获工具,如耕地打地机等,拖拉机,晒坝,烘干房,切割机,包装机,制剂室等2、主要设备来源种植中药材的土地选择我县适宜中药材生长的条件较好的农户的土地,其它设备市场均有售制剂室可利用我县现有的藏药制剂室,若制剂室缺少某些设备可购进四、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建设投资估算建设 3 万亩中药材(以种植续断为测算标准)基地,总投资为 7800 万元,每亩投资 2600 元,其中土地使用费每亩按800 元计算(两年),共 2400 万元;生产费用每亩按 1800 元11(两年)计算,共 5400 万元生产费用包括土地加工(改良)、水利设施配套、维修机耕道、购置种子或繁殖、培训费、会议费、专家咨询服务费、农药、化肥等 10 多个方面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 1.15 亿元,主要用于中药材成品收购及加工费用每年收购中药材(以续断为测算标准)1 万吨,需资金 1.1亿元;其加工费、运输费需资金 500 万元二)资金筹措1、自筹资金土地费,栽培,管理的劳动力费用,农家肥,生产器具购置等费用,全部由种植户自行承担其费用总计为 4800 万元。
2、其它来源拟招商引资 3500 万元主要用于种子购置或繁殖、部份生产及加工器具购置、技术培训等方面五、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销售收入估算种植 3 万亩中药材(以种植续断为测算标准),两年后可收获成品 13845 吨,每亩年产量 0.4615 吨(经县科技局试验12测算),每吨售价为 1.1 万元(市场价),销售总收入为 1.523亿元2、成本费用估算种植 3 万亩中药材(以种植续断为测算标准)总成本为7800 万元,其中土地租赁费为 2400 万元(以每亩土地租赁费为 800 元计算,本县土地实际租赁费),劳动力、农家肥,生产器具购置、种子、农药、培训等费用为 5400 万元,每亩按1800 元计算由于土地租赁费、劳动力、农家肥,生产器具购置费用由农户承担,公司只承担种子购置、培训、技术服务、加工等费用,所以公司投资费用将大大减少3、利润与税收种植 3 万亩中药材(以种植续断为测算标准)总成本为7800 万元,而总收入为 1.523 亿元,利润为 7430 万元,税收约为 600 万元而且中药材经加工,将会产生更大的附加值4、投资回收期以种植续断为测算标准,投资回收期为二年5、投资利润率以种植续断为测算标准,投资利润率为 48.78%。
13(二)社会效益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藏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广大农牧民增收找准了路子,提供了发展“平台” ;为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生态效益:“基地” 的建 设和发展,有效地保 护了生态环境,尤其是濒临灭绝的野生中药材得到了保护,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控制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国家、省、州、县党政及业务部门,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分别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县已将中药材发展纳入木里县“ 十二五” 发 展规划,县领导多次在全 县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广大群众种植中药材积极性很高3、社会风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除受自然灾害影响和市场价格波动外,没有其它风险六、结论该项目符合我国中药材发展规划,是国家、省、州、县目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大力倡导和扶持的重点产业,各级相关部14门和广大群众非常重视和大力支持该项目充分利用土地等综合资源,打造优势中药材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对发展藏区经济,构建和谐木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方向是低投入、高效益,既长久又固定的经济“支柱 ”,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奔小康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