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135页目录 导言进入哲学思考 0.1复习笔记 0.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哲学的自我理解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哲学的思维方式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哲学的生活基础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哲学的主要问题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哲学的派别冲突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哲学的历史演进 6.1复习笔记 6.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哲学的修养与创造 7.1复习笔记 7.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导言进入哲学思考 0.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爱智”的哲学 1智慧与爱智的关系 (1)智慧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哲学既不是智慧的代名词,也不是 全部智慧的总汇 (2)哲学是“爱智”的大智慧 哲学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对智慧本身的真挚、强 烈、忘我之爱,哲学智慧就是“爱智”的大智慧 2爱智的“大智慧” 爱智的“大智慧”即哲学智慧就是以热爱智慧为前提,以智慧作为探究对 象,以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为目的的反思的、批判的、变革的智 慧。
3爱智的激情的含义 哲学的“爱智”的激情即是一种求索宇宙奥秘、人类社会和人生意义 的“抑制不住的渴望” 考点二:对“自明性”的分析 “对自明性的分析”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它是指哲学往往把人们视为不 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的 表0-1对“自明性”进行分析的原因、实质和途径 考点三:品味黑格尔的比喻 表0-2黑格尔关于哲学的比喻 0.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答案】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现世的智慧古老的神学也是一种哲学,唯心主 义也是哲学,哲学不一定就科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 思维方式,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哲学,它必须是理论化和系统 化的才能上升到哲学阶段哲学史上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 立,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就是说哲学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把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解析】 2世界哲学史上一般认为()哲学的故乡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B【答案】 古希腊哲学,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 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 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典希腊哲学或称早期希腊 哲学集中在辩论与质询的任务上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 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解析】 3下面所说的学科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美学:美 B伦理学:道德 C哲学:智慧 D数学:代数 D【答案】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哲学的 本义是爱智慧,所以其对象是“智慧”,而数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简单地概 括为代数,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解析】 二、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武汉大学2015年研 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 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讨论问题时, 往往说自己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 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使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 启发,诱导别人把他的观点说出来。
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 的,而是对方心里本来就有,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未能显现出来他的 作用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 的环节,形象地称为“精神助产术”这个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 2哲学 答:哲学,就是爱智慧,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 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 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 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 学 第1章哲学的自我理解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哲学与哲学观 1哲学观与哲学理论 表1-1哲学观和哲学理论的特点 表1-2中西哲学观念的发展 2当代哲学观概览 表1-3当代哲学观的有关学说 3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表1-4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考点二:哲学与常识 1概念与概念框架 表1-5概念的含义与框架 2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 表1-6常识、经验的世界图景及其关系 3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表1-7常识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及其关系 4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 表1-8常识价值规范和科学价值观念的特征 5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表1-9哲学与常识的区别以及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6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表1-10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及其区别 考点三:哲学与科学 1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 表1-11作为理论的哲学与科学 2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的关系 (1)高度的相关性和复杂的相似性。
(2)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 3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1)哲学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区别 科学集中地表现着思维和存在高度统一的维度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 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并用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科学 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也就是实现“思维和存 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 哲学集中地表现着反思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维度 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把“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在哲学的“反思”中,人类的科学活动 及其理论成果成为被反思的对象这就是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2)哲学与科学的联系 哲学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在于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与反思“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性质 4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哲学对科学的反思,是对以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为实质内容的科学活动 的基础性问题的反思 表1-12哲学对科学的反思 5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哲学对科学的反思,最为直接的是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思 (1)哲学对科学成果反思的含义 哲学对科学成果的反思不是一般地把科学成果作为再认识、再思想的 对象; 哲学对科学成果的反思意味着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也意味着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哲学对科学成果的反思,是对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反思,重要的是反 思科学成果及其所提供的崭新的认识成分对哲学可能引起的正负两种效 应。
(2)科学理论成果对哲学概括的重要因素 科学是人类整个文明程度的结晶,它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各种方式 是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 在科学理论的深层结构中,蕴含着种种经验的、幻想的、逻辑的、直 觉的、价值的、审美的、信仰的前提,其中最重要的是哲学的本体论承 诺 (3)哲学对科学的超越和反思应遵循的道路 “沿着实证科学”即从科学实际出发去概括科学成果; “利用辩证法思维”即运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理论思维去概括 科学成果 6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1)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的含义 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就是对人类认识史的深刻反思哲学对科学的反 思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2)恩格斯对科学发展逻辑的哲学反思的论述 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的哲学意义; 辩证思维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科学史与哲学史、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关系; 科学发展的逻辑与哲学的理论形态的关系; 科学和哲学的基础等 (3)库恩的“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概念 库恩的“范式”概念是与“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互为解释的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所信奉或遵从的信念与规则 “科学共同体”则是由于信奉或遵守某些最基本的信念与规则而形成的 科学家集团。
(4)科学革命的含义 科学革命是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过渡,是抛弃旧范式与接受新范式的双重 性过程,因而是批判与重构的统一性过程 (5)科学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表1-13科学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7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在科学活动中凝聚和升华了的人类精神它集中地表现为 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自我扬弃的批判精神和超 越现状的创造精神 1.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 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答案】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特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辩证统一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 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 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 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一方 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 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 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解析】 2(多选)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A常识 B经验 C科学 D哲学 ACD【答案】 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是常识、科学、哲学、宗教等辩证 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 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但经验不是绝对可靠的,有待于深化,有待上 升到理论 【解析】 二、名词解释 1科学精神燕山大学2014年研 答: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 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是人 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 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是有坚持力、不怕困难、不 辞辛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2形而上学燕山大学2015年研 答: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主要包括两种含义: 形而上 学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广义上说,研究超越 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 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 存在及实质 形而上学是黑格尔开始使用,马克思沿用的术语,是指 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 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 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 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 中的矢量(位移) 3宗教 答: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 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或实体,该神秘之物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着自然进化、决定 着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之物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 认知及仪式活动 4常识 答:常识就是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是人类把握世 界与自我的最具普遍性的基本方式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经验的产物, 是人类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基础上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 会环境和一般文化环境的适应常识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经验性 三、简答题 1哲学世界观与常识世界观有何区别?燕山大学2015年研 答:(1)哲学世界观属于反思性思维,常识世界观属于构成性思维 反思思维是跟随在构成性思想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