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研究.doc
13页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研宄摘要:作为我国的音乐演奏国粹艺术,二胡演 奏的魅力可谓众所周知,而通过二胡演奏所表达出的 民族韵味气息,常常使人流连忘返,可见二胡演奏中 的民族韵味十分耐人寻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研 宄的重心放在“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上,在 具体的论述中,首先,对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 之源进行了剖析;其次,详细探究了二胡演奏中表现 民族韵味的技法与技艺;再次,对闵慧芬、王建民等 知名二胡艺术家演奏中的民族韵味表现手法进行了分 析论文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二胡演奏中更好地 渗透民族韵味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二胡演奏;民族韵味;技法与技艺;表 现手法0引言二胡是我国拉弦乐器中的代表,始于唐代,初称 为“奚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代诗人岑 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 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到了近代,胡琴才更 名为二胡在长期的演奏艺术表达过程中,二胡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独特的表现形式,并融入了丰富的民族 色彩和地方风格,可以说,作为一种我国独有的演奏 乐器,二胡的音乐价值非凡卓越,而体现其音乐价值 的其中一个环节,便是二胡内涵的民族韵味具体来说,二胡的民族韵味可以理解为民俗、民 风、气节、气韵等元素的综合,而上述元素都是建立 在二胡演奏艺术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魅力 基础之上的。
例如,二胡演奏名曲《二泉映月》,表达 的便是我国江南一带的民俗民风特色;而《川江》,表 达的则是我国川渝一代船工号子生活、工作的气节、 气韵,类似的能够演绎我国民族韵味的二胡民曲不胜 枚举,其核心便是以民族韵味的表达为基础,渗透二 胡演奏旋律的音乐艺术美,二者互相融合,生出悠扬 而耐人寻味的曲调正如著名二胡演奏艺术家闵慧芬 对二胡“民族韵味”的解释:“二胡之韵味,是一种民 族音乐的韵味,建立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演奏 需求我们民族的神韵本文也正是以深入剖析二胡演 奏艺术中民族韵味为目的,展开的研宄1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之源剖析 1.1民族韵味之解读在解读民族韵味之前,本文首先对“韵味”二字 进行分析所谓韵味,意指含蓄的味道,该词语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士真)心中虽有喜欢,觉得 没些韵味意在表达那种若隐若现,似是而非的情感 体会之后,韵味一词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文学艺术、 乐曲艺术等领域,多用于表达一种内涵深刻的体会 具体到民族韵味,则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 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内涵文化这 种内涵型文化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民俗风情 中的韵味、民族文化中的韵味、民族艺术中的韵味等。
总的来说,民族韵味可以深刻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中所探宄的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则 是将二胡作为表现我国民族韵味的一个有效载体,进 行的深入解读当然,对二胡演奏与民族韵味关联性 的研宄,也并非本文的专利,早在2003年,著名作曲 家刘文金先生在《感受中国乐器法中“韵”的传统魅 力》一文中,便指出:“二胡演奏艺术充满着民族神韵, 而这种神韵往往通过二胡演奏民歌、戏曲的旋律或艺 术形式所体现由此可见,音乐艺术大家对二胡演奏 的民族韵味表现持肯定态度,这也为本文的研宄提供 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1.2演奏旋律情境中的民族韵味二胡悠扬拉长的旋律,具有极高的听觉辨识度,而利用这种听觉辨识度演奏出的传统乐曲,往往能够 体现出极强的民族韵味具体来说,我国的传统乐曲 涵盖范围十分众多,既有民间音乐、民族音乐,亦有 古典音乐、宗教音乐等,应用不同的乐器对上述音乐 形式进行演绎时,对民族旋律意境的传达效果也各不 相同,其中,“摇声”的应用,对于凸显乐曲中的民族 韵味和音乐风格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二胡的“摇声”,则是另一种别具一格的,能够 彰显乐曲旋律中民族韵味的演奏形式就演奏本身的 方式而言,二胡中的“摇声”受到我国地方民歌和戏 曲中声乐处理方式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运用“摇声” 演绎出的起伏动音与韵味的变化,可谓抑扬顿挫,绘 声绘色,这与我国民族韵味中的内涵文化精神十分类 似。
例如,《二泉映月》演奏中,采用“摇声”所展现 出的一种江南民歌,常锡滩簧的意境,就颇具我国江 南水乡的韵味而《秦腔主题随想曲》演绎中,利用 二胡“摇声”所营造出的情境,则又能够恰到好处地 表现出西北人民演唱秦腔时,那种强悍刚烈,却不失 委婉柔情的民风韵味总而言之,通过科学的演奏方 式,二胡能够将我国给到民俗、民风、民族中的韵味, 以旋律的形式展现出来,所营造出的意境,能够使听 众深深感受到民族韵味的魅力1.3演奏艺术表达中的民族韵味二胡的演奏艺术表达方式,可谓丰富多元,滑音、 揉弦、散板等,都是二胡演奏中,常用的方式而多 元化演奏艺术在表达过程中,融入民族韵味的措施, 则是体现二胡演奏价值的最好方式具体到演奏的细 节,是否能够将二胡那些具有特殊韵味的技巧运用得 恰到好处,以艺术演奏表达的形式,展现出民族韵味 之源,则取决于演奏艺人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神韵内 涵的参悟正如著名作曲家马克在谈及二胡演奏时曾 经说过.•“为凸显二胡演奏中的民族韵味,必须大量背 诵民间音乐,并将这些民间音乐中蕴含中的民族风情 体现到演奏中当然,在演奏中,由于不同艺人对演奏艺术的参 悟理解存在差异,因此利用二胡所表达出的民族韵味 也存在些许不同。
但归根结底,为使二胡演奏中的民 族韵味最大化表现出来,二胡演奏艺人必须遵循“由 量变引发质变”的规律,大量专研演奏形式中的民族 韵味,通过不断实践去积累自己的“民族韵味”表达 技艺例如,著名二胡演奏艺术家蒋风之先生,在演 绎名曲《汉宫秋月》时,“左右开弓”的精湛表达技艺, 给听众以深刻印象,实按、虚按、颤音的巧妙结合与 变换,将古曲中深受欺凌宫女的怨气、悲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古风古调意味十足,感人至深,而这种由演 奏技艺艺术,所体现出的古风古调,恰恰很好地反映 出了民族乐曲中的韵味 2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技法2.1颤弓技法中的民族韵味表达颤弓,是二胡演奏中最为常用的技法在具体的 应用中,演奏者需要利用二胡琴弓在弦上反复推拉运 动发出声音,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演奏者的大臂 需要微微地颤动,肘部被连同带动而抖动,通过轴的 力学作用,使手指与手腕之间的左右平行运动快速完 成在应用颤弓技艺演奏二胡乐曲时,需要演奏者做 到“大臂紧而小臂松”,正确找到轴运动的方向,保持 运弓的稳定性利用颤弓所演奏出的二胡乐曲,会给听众带来一 种委婉悠扬,却又内涵刚劲之气的体验感,对于表达 一些刚柔并济的民族曲风,有着极佳的效果。
例如, 著名二胡作曲家、演奏家刘文金于1981年创作的二胡 协奏曲《长城随想》,便是能够运用颤弓技法表达民族 韵味的经典代表作乐曲的创作,基于刘文金先生在 美国访问时,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整 部乐曲所包含的四个乐章: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 和遥望篇,无一不彰显出浓厚的民族韵味其中,在第一乐章第131小节〜137小节的演绎时,演奏者可 充分应用颤弓的技艺,使乐曲旋律突强,再立即减弱, 随之再次加强,如此抑扬顿挫的旋律变化,可将爱国 之情,长城之爱的大气民族韵味展现无遗2.2揉弦技法中的民族韵味表达揉弦,是二胡演奏中,一种能够发出动人音色的 技艺良好的揉弦操作,需要演奏者借助左手手指的 力道,改变弦的长度或张力,让弦的变化表现出近似 人声的音波揉弦是左手演奏的技巧,借助这一技艺, 能够使演奏曲风的变化得以展现,在实际应用中,揉 弦又可分为滚揉、压揉、抠揉、滑揉等多种表现形式, 有效运用好每一种技艺形式,也是完美表现乐曲民族 韵味的方法例如,在著名的二胡演奏乐曲《江河水》,是一首 表达孟姜女哭长城的抒情乐曲,整部乐曲的基调沉浸 在心碎而又心醉的情感意境中,抒发了悲愤激动的情 感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又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的古代情感故事,其中表达了夫妻之间忠贞的民族民 风,韵味十足。
如何应用有效的二胡演奏技艺,去表 达出这种民族民风,则十分考验着演奏者的技艺水平 在具体的演奏中,运用揉弦技法则能够很好地达到上 述效果,具体来说,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演绎中, 可采用滚揉、抠揉的方式,有效地表达出乐曲中蕴含 着的悲剧色彩,尤其在抠揉技艺的应用中,要注重加 大力度,将孟姜女的哭泣声模仿出来,让听众从逼真 的哭泣声中,感受到作品带来的那种民风韵味,产生 共鸣类似的演奏案例可谓不胜枚举,总而言之,运 用揉弦技法去表达二胡乐曲中的民族韵味,可行性十 足2.3顿弓技法中的民族韵味表达顿弓,也是二胡演奏中一种常见的技法运用顿 弓技法,需要演奏者右手控制弓子,同时,操纵弓毛 产生一个断断续续的顿音顿音的发声慷鏘有力,短 促且富有弹性,能够有效表达节奏连续乐曲内涵的韵 味,在具体的演奏中,顿弓又可分为分顿和连顿,分 顿演奏的力度较大,通常用于表达欢快、愉悦的韵味, 而连顿的力度较小,主要用于表达短暂、急促的韵味 在应用二胡表达民族韵味的过程中,引入顿弓技法, 能够起到显著的衬托效果例如,二胡演奏曲《昭君出塞》是表现我国古代 汉宫宫女出塞和亲的作品,而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 可谓家喻户晓,俨然成为了表现我国人民和平友好, 敢于奉献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十分深厚的民族风韵。
在演奏该部乐曲时,演奏者便可恰如其分地引入顿弓 的技艺,彰显其中蕴含的民族风韵,具体到演奏细节 上,首先,利用顿弓可有效地表达昭君在出塞前、出 塞中、出塞后内心情感的变换例如,在作品第11 小节中“话短却情长,家国最难忘悲复怆”中的Sol 音,便可应用顿弓技艺去表达内涵的情感变换其次, 利用顿弓可有效体现出作品中音色与音色之间的力度 对比,从而彰显曲风曲韵之间的关联性例如,作品 第16小节中“一回头处一心伤”中的fa音,利用顿 弓去表现,能够体现出极好的效果3知名艺术家运用二胡乐曲表达民族韵味的手法分析3.1闵慧芬:点滴演奏技艺中渗透民族韵味 闵慧芬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艺术家,具有深厚的二胡演奏功底,被誉为“二胡皇后”,由其演绎的诸 多二胡民曲,例如:《长城随想曲》《红河水》《洪湖人 民的心愿》《阳关三叠》等,都深入人心,给国内外众 多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闵慧芬老师的二胡演奏 中,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韵味,而这种民族韵味的彰显, 则主要通过她在演奏中,渗透进的点滴而又高超的演 奏技艺所完美表达闵慧芬老师曾经说过:“二胡演奏 中,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民族的内韵而通过 对闵慧芬老师演奏作品的细致整理,将其点滴演奏技艺中无形渗透的民族韵味总结如下:第一,慢长弓技艺中的民族韵味。
在闵慧芬老师的演奏中,将长弓分为慢和快两个部分,运用快慢交 错,相得益彰的表现手法,将乐曲中的民族韵味表达 出来例如,在《长城随想曲》中第一乐章第一段第 26小节中,出现了三拍半的“Do”音,她运用了带音 头、音尾的慢长弓,将乐曲中蕴含着的常常叹息之情 表达出来,韵味十足第二,颤音技艺中的民族韵味闵慧芬老师的二 胡演奏颤音技艺也十分高超,可谓独树一帜,而通过 颤音的演绎,去体现乐曲中内含的民族民风韵味,也 是她演绎的特色之一仍以《长城随想曲》为例,在 曲子第一乐章29小节两个Re标记的颤音处理上,闵 慧芬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案,第一个颤音她应用了滞 后颤音的方法,第二个则采用了同步颤音,这种表达 的形式,明显借鉴了京剧唱腔中的演绎元素,可谓将 二胡的演绎与我国传统戏剧形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彰 显出了 “民族艺术融合的韵味”第三,滑音技艺中的民族韵味运用滑音去演奏 乐曲中的民族韵味,也是闵慧芬老师独有的技艺在 她的演奏中,滑音被分为带指性、过渡性和润抢性三 种类型,基于对不同民族韵味风格的表达,可采用不同类型的滑音进行彰显例如,在《长城随想曲》第 三乐章中的第10〜11小节中,有一个高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