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doc
5页读读《《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有感刘彭芝校长,从教 40 多年,任校长 10 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再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建树 《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给我这个刚进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许多启发第一篇中,刘校长就提到了“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对这句话表示深深的认同,而当中提到的教育的爱要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孩子的尊重上,让我获益匪浅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马上就要成年了,自尊心非常的强,一不注意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在课堂上点名表扬,不点名批评如果情节严重课上稍加提醒,尽量课下交流教育让教师的爱心引领学生;让学生的健康心灵引领学业;让学业的成功回报社会这才是教师应做的工作,教育应有的模式文中有提到刘校长这几十年里工作的压力辛苦,但一直充满热情的工作,主要是源于爱,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爱才能让一个人甘于奉献,不辞辛劳,并且对一件事情保持高度的热情看完刘彭芝校长的经历,我就下决心好好热爱这份职业,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学生,把他们看做我的亲人一样关心,帮助文中还提到,少年是时代是多梦的季节,他们梦想丰富而斑斓,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做画家,有人想做作家,有人想当主持人,等等。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小心呵护他们的梦想,用充满鼓励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我班有一个体育特长生,梦想就是进入体校足球队,可是由于基础差,跟不上进度,有些放弃,我一直鼓励他,告诉他只要有目标,现在努力还是来得及的,希望能对他有帮助,助他实现梦想在第四篇中,刘校长认为“德育是教育的‘大道’ ” ,德育是“根”的教育,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素以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为传统美德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纷纷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文化科目,明显德育教育处于被忽视状态然而从当今中学生身上反映出的诸如早恋、冷漠、自私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上看,中学生德育教育急待加强然而在学生进入中学也就是青春期以后,伴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知识面的越加丰富,加之网络、媒体等多元化的促进,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渴望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平等交流这种现象与以教师、家长为中心的传统的思维格局中格格不入,从而出现青春叛逆、道德滑坡等现象。
那么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就是需要提高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范畴了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以身作则,规范用语,建立平等方式为前提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学会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在批评时也要把握分寸、注意场合、保留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树立有价值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第六篇中, 刘校长提到了“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对于我这个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来说,对课程改革的了解和认识可能还不太深刻,但对于现在一方面积极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一方面,传统的课程又未得到彻底改造,教材内容庞杂,教学方法陈旧,如何使中学师生尽快从这种重负中解脱出来,关键在于“破”的观点很认同作为教师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量在每堂课,每节内容上贯彻这一思想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研究问题,努力寻找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结合点要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就要为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得以培养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素质,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禀赋,都具有发展创造力的可能性,但问题在于人们要善于发现它,并对它加以发展。
那么做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把每一节课的每个细小环节,每个知识点所蕴含着的研究因素发掘出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尤其是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理解受阻时,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多种解答思路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集中,可以设置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创造思维才得以培养突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同时,刘校长提到,课程改革的结果只能是课程越来越精,越来越具有时代性,而不能是越来越多,旧的不去,新的又来,弄的学生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的在第十篇中,着重提到了“创造教育点燃智慧之火” 知识经济需要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人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适应发展、改革现状,具备创造专长和创新功能从当前来看,国际经济竞争的趋势正使科技和教育成为 21 世纪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而我国目前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这与我国的教育科技发展水平不高有关系。
要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本世纪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教育就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造性教育这一核心,加大力度培养创新性人才现在少年禀赋之好,创造欲之强,创造力之杰出,大大超乎我们的意料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快乐有一个现象,在幼儿园内,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有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和想法,然而到了小学,中学,高中后,学生连主动提问的欲望都很少在不断的学习中,老师把许多的问题都程序化,一步一步的列出来,同时也一步一步消磨没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鼓励学生质疑不但在教学中创设机会,提供时间让学生质疑,而且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质疑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和提供各种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问题的过程中展开讨论、相互研究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回答稍稍不合老师的想法,不能急忙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另请高明;学生讲的思路稍繁或与教师的答案有偏差不能连忙包办代替,自己一吐为快;学生思考有异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师的资料,不能不善应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创造思维是带有创见性的思维,它既要分析,又需要综合;既要发散,又需要集中;既需要直觉,又需要分析;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逻辑思维;还要揭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课堂上,这种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变是最佳的训练途径为此,教者平时多收集一题多变的习题,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除了以上我提到的内容,从这本书上我还学到了很多,如教育要结合实际情况,以鼓励方式会比批评更有效的多,多和孩子沟通,从他们角度出发更能提高效率等等 《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既是一本教育家成长史,又是一本教师行为思想参考书她不止传授了丰富的教学心得,更是教育我们热爱教育这份事业,如何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前进二中 高一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