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
10页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凯恩斯主义?为了摆脱困境,1933年,美国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推出了所谓新政新政的核心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在美国施行新政期间,德国、瑞典等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凯恩斯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迎合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凯恩斯经济学代表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二战结束以后,凯恩斯经济学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而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解读】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所创立,并为其追随者所发展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在大危机以前,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学理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经济学,这种理论认为市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生产会自动制造需求,因此不需要政府来干预经济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彻底动摇了这个自由主义的基本结论胡佛的自愿联合方案破产,以复兴、救济和改革为特征的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的大规模干预经济取得了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础凯恩斯认为失业和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它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及货币量决定依据凯恩斯的理论,政府要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在财政政策方面,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主张减税、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投资和消费凯恩斯的理论在战后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50~60年代,在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解释、补充和发展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分成两大派别: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凯恩斯理论70年代以后,西方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的原有理论难以进行解释和提出相应政策,并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严重抨击1.凯恩斯经济学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现实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他的治疗方案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到了一些缓冲作用。
2.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庸俗经济学理论③因此,它不可能找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也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④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即经济发展停滞、高赤字、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的“三高一低”现象,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和解决,逐渐为其他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经济理论所取代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正如我在咨文中首先指出的,我认为国会复会时正是一个非常紧急的时期从战时经济回复到和平经济,势必引起许多重大问题,在咨文中,我概括地叙述了业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的计划……?(一)尽快复原不必要的武装部队;?……?(四)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消费者的过分负担时为止;?(五)凡因增加工资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地方,不得增加工资;?……?(八)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我请求迅速采取行动,颁布关于充分就业的方法,来保证我们对经济和繁荣的坚强信心……我深信,既然说充分就业,那就必须使各个不同的种族、宗教信仰和肤色的人有平等的机会,我们的政治哲学的这种基本信念,也应当成为我们经济中的主要部分……这个咨文,在其正式提出的各项建议中和咨文所用的字句中,就已经包含了公平施政纲领的基本内容,但在国会宣读这个咨文的十个星期内,我继续向国会提出几份咨文,每个咨文都给公平施政增加了一些新建议,如健康保险、预付医疗制度、原子能的国有化、圣劳伦斯河道工程的发展计划和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补助,等等。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引自王春良编《世界近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着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轨,而当时政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大批的军人急需复员转业,随着军工工业的减产而带来的失业、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以及种族关系的紧张等诸多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导致了美国社会的“杂乱无章”,严重威胁到和平经济的恢复和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而且也影响了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美国的全球战略,因此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是摆在杜鲁门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而与此同时,杜鲁门总统在第一期任内支持率却不断下滑,迫切需要制定一项新的政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选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提出了他的公平施政纲领从材料上看,杜鲁门的公平施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①制定充分就业法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②制定防止经济衰退,保持充分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为此政府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急剧削减军费支出,由战时最高点,即1945年的812亿美元削减到1948年的118亿美元;二是急剧减少国家基本建设投资③规定房屋最高限价,并授权给他将全国建筑材料的半数用于营造廉价住房;扩大住宅投资保险制度,鼓励私人出资建筑住宅;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寻找更好的和更便宜的建筑材料和方法。
④制定措施解决种族歧视,建议在司法部门设立民权司,制定反对私刑和反人头税的法律、设立常设的公平就业实施委员会,以防止就业上的种族歧视⑤扩大社会保险范围,1950年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的几条修正案,结果使受益人增加了1 000多万,并将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77.5%1952年,对该法又加了1项修正案,养老金再增加12.5%另外杜鲁门还促成了《公平劳动标准法》中的12项修正案,将工人的最低工资从1945年的每小时40美分提高到1950年的75美分1.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是在继承了美国历史上进步主义改革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新老问题,运用总统的权力,而提出的既立足于眼前又着眼于将来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方案,尽管这一方案的宗旨是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它毕竟是适应了那个时代的要求,又对当时美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了关键的促进作用2.它巩固和扩大了罗斯福新政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后的许多社会问题3.公平施政为60年代肯尼迪“新边疆”和约翰逊“伟大社会”提供了改革的方向,为战后二十多年美国国内政策奠定了基础,在美国自由主义改良运动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3.战后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材料一〕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社会主义者所能接受的任何简短纲领必须包括要使国家走一段漫长的道路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措施。
这个纲领必须包括大规模的国有化国有化的主题绝不是那些没有什么争论的,因为那些是不关重要的,而是那些对于社会变革具有真正重要性的并且为全民利益所需要的──英国首相艾德礼《工党的展望》,商务出版社1961年版?〔材料二〕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的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我认为,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戴高乐《战争回忆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解读】英法的国有化运动是战后西欧国有化运动中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欧洲在近代就存在着长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左翼势力强大,社会公平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希望国家代表他们的利益对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公平利用和分配1929年经济危机,一些私人银行和企业大批倒闭,无法继续经营,使国家直接介入,形成了强大国有资产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各国政府为了复兴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和应对经济危机,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压力,纷纷采取了国有化措施。
英国工党执政后,从1945年起,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煤炭、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电讯、航运企业收归国有法国在战后也推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从资料上看:①英法实行国有化的部门都是像能源、资源、钢铁和银行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②国有化的动机是为了大规模的开发新资源,兴建公共工程,推进科技进步③政府要在经济发展中承担领导作用1.战后西欧的国有化运动是受凯恩斯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运动双重影响的产物,前者主张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而西欧的各左翼政党也试图把国有化当作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种试验2.国有化企业在初期运行良好,推动了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承担了一定的社会福利责任,帮助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国家金融体系,加强了金融调控,稳定了经济,同时为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3.不过,自从第二个十年期,国有企业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使高成本、高价格、低生产力和资源的无效使用逐渐成了国有经济的特征4.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撒切尔夫人的上台,英国展开了新一轮的私有化运动4.德国的市场社会经济理论?竞争是获致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
它保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俱来的种种利益,终于归人们享受……循着竞争的道路,经济发展与企业利润的社会化才能完全实现此外,为提高生产力的个人刺激将能得到保持让所有劳动人民能从提高生产力中得到日益增多的工资,这是通过竞争来促进繁荣这一信念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限制竞争的威胁经常来自许多方面因而在一个以自由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里,最重要的一件工作是保证自由竞争我重复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至少经济尚未要求干涉时应当这样如果国家参与生产,这跟一个以冒险精神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不相适应,这种情况自然而然意味着,经济绝不能由国家来代表它的利益……一种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最经济的,同时又是最民主的制度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解读】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联邦德国在战后所推行的与西欧其他国家的国有化模式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是战前魏玛共和国自由放任经济和纳粹德国统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另一方面是德国所面临的分区占领的形势不允许它走国有化的道路,在这种情境下,德国的新自由派经济学家们逐渐形成了有秩序的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造方案。
而担任联邦德国经济部长的路德维希·艾哈德把这种有秩序的自由主义理论付诸实施,从而形成了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从资料来看:①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核心和基础②政府要通过货币、信贷、贸易、关税、投资等经济手段对经济生活实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保证市场的有效竞争,从而达到尽量减少经济波动和危机的目的③国家还要干预收入分配和劳资关系,实施阶级调和与公平分配,以确保“经济人道主义”的实施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不同于西欧其他国家国有化的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德国的执政者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条件而做出的正确的选择2.这种模式较好地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