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毒蛇咬伤疗效观察.doc
7页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毒蛇咬伤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治疗毒蛇咬伤中使用中西 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 2012年1月间收治的45例毒蛇咬伤患者,西医组使用西医 治疗方案,中医组使用中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组根据患 者实际病情,选择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对患者 进行救治,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脏器功能恢复时间的 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显效率不同,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 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 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肾功能恢复 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时间方面不相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 四项方面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急诊毒蛇咬伤,具 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急诊;蛇咬伤毒蛇咬伤是临床急诊科常见疾病,病情发展迅速,中毒 者临床表现多样,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蛇咬伤主要多发于夏季与秋季, 此两季节毒蛇活动频繁,且人员衣着通常较少,被毒蛇咬伤 的几率较大[l]o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万左右 人群被毒蛇咬伤,其中8%左右不治身亡,而在我国,这一比 例可能会达到10%以上[2]。
临床上对毒蛇咬伤的救治原则 是分秒必争,减少毒液在患者体内扩散,严防器官衰竭[3] 本文就毒蛇咬伤抢救中,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的应用价值做 一探讨,以期为急诊科毒蛇咬伤抢救中更快更好地处理伤者 病情,降低伤者的痛苦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07年1月至 2012年1月间收治的45例毒蛇咬伤患者,其中男性38例, 女性8例,平均年龄(37. 3612. 12)岁,所有患者均为毒 蛇咬伤,其中蝮蛇16例、嵯蛇10例、竹叶青5例、五步蛇 4例、烙铁头3例、银环蛇3例、金环蛇3例、眼镜蛇1例, 临床表现有神经毒、血液毒、心脏血管毒、肌肉毒及复合毒 几种所有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中西医组、中医 组和西医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毒蛇及临床表现方面 未见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西医组使用西医治疗方案,接诊时首 先在伤者伤口近心端处、肿胀处上方进行缚扎,并每一刻钟 放松2min左右,同时冲洗和清洁伤口缚扎后在伤口处沿 着齿痕行“一”字切口或"十”字切口,长度以1.5cm为宜, 可直达深部真皮,行负压引流排毒,每次持续lOmin,以便 毒液排出待毒液排出后,根据患者局部反应的大小,使用 胰蛋白酶生理盐水稀释液在伤口周围及肿胀部位的边缘进 行环形封闭,此方法可反复使用,并在条件许可下尽早使用, 在咬伤后2h内,效果最佳。
在此过程中注意防止患者发生 过敏反应,如出现则使用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 情,早期可以使用抗蛇毒血清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用前列地 尔等药物改善肾微循环情况以保护肾脏必要时可进行血透 或持续性血液净化干预,要避免肾脏受到不可逆侵害在用 药过程中,注意抗感染和止血,若使用咲塞米等对肾或心肌 有影响的药物时,须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因用药而 加重病情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激素类药物 等进行冲击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防止呼吸衰 竭中医组使用中医治疗方案,前两步缚扎与排毒方法与西 医相同,如患者为四肢咬伤,在排毒时使用三棱针点刺致皮 下排毒减压,上肢刺八邪穴,下肢刺八风穴排毒后口服季 德胜蛇药片,首剂量加倍,可同时外敷口服鬼针草60g白 茅根30g车前草30g熬制的三草汤清热利尿,常规治疗3天 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方剂整个治疗过程中可预防 性使用金水宝胶囊、肾炎康复片等保护性药物对肾脏进行保 护,防止残毒损害肾脏中西医结合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 选择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本研究评价指标主要为临床疗效与各器官恢复功能时 间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如下:全身或局部症状完全消失,肢 体恢复如初,实验组诊断指标恢复正常则判为治愈;全身症 状消失,局部症状有所化解,伤口基本预后,肢体活动受限, 则判为显效;全身及局部症状有所缓解,实验组诊断指标有 所改善,伤口处坏死灶有所减小,判为有效;全身及局部症 状无好转,伤口不愈合等情况或者患者死亡,则判为无效。
根据临床实际需求,我们将痊愈和显效归为显效,比较三组 患者的显效率之间的差异在研究全程,记录患者肾肝功能 恢复指标改善时间,比较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1. 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经Epi 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 算机,使用SPSS17. 0进行统计分析,a =0.052结果2. 1三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经治疗,中医组15人中,2人痊愈、3人显效、5人有效、5人无效,显效率为33. 33%, 西医组15人中,3人痊愈、3人显效、7人有效、2人无效, 显效率为40. 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人中,5人痊愈、6 人显效、3人有效、1人无效,显效率为73. 33%O使用x2 检验比较三组患者的显效率,显示三组患者显效率不同,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中 医组和西医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三组患者脏器功能恢复时间为减少因送诊时间 差异导致的假阳性,在本研究中规定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起始 点为事发时间与送诊时间的中点方差分析显示,三组患者 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和 尿常规恢复时间不相同(P〈0. 05), SNK检验两两比较发现中 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四项方面皆优于中医及西医组,差异有 统计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西医认为蛇毒的主要致病成分为神经毒、血循环毒和有 害酶神经毒主要为小分子蛋白或者多肽类物质,选择性损 害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呼吸中枢,可导致患者窒息血循 环毒主要是碱性多肽类物质,能使心血管系统细胞膜发生不 可逆转的除极化,导致心肌等重要细胞坏死,轻则发生心律 失常,重则出现心脏骤停,甚至发生休克等症状[4]同时, 血液毒还会扰乱患者体内的纤溶系统,使患者发生凝血障 碍,轻者发生溶血反应,严重者会直接发展为DICo有害酶 主要为磷脂酶A、透明质酸酶和蛋白水解酶,对包括心血管 系统、肝肾等都有损害作用西医对于蛇毒的治疗,是全身 与局部结合的治疗方案:早期扩创口排毒清除伤口残留的毒 液,缚扎以防止蛇毒扩散并消肿止痛使用抗蛇毒血清,在 患者血液中直接中和毒液,可明显降低死亡率,而早期大量 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改善机体反应性,保护体内缺氧细胞, 稳定细胞膜系统,降低毒血症发生率,并具有抗过敏、抗感 染的作用临床上还须注意纠正水钠及酸碱平衡紊乱,防止 脑水肿、肝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医认为,患者被毒蛇咬伤后,由于毒气留于肌肤、入 血,病情发展极为迅速,若毒气甚重或延误治疗,则脏腑受损、气血两伤。
《疡医大全-蛇伤门主论》中记载:蛇毒,乃 阴毒也,若用阳药解之,则毒愈炽,必用阴分解毒之品,顺 其性而解之也现代中医理论体系中对毒蛇咬伤的治疗原则 为治蛇不泄,蛇毒内结,二便不通,蛇毒内攻用药以清解 蛇毒、通利二便为目的,内外结合,让患者体内的蛇毒逐步 排出体外[5]值得注意的是,若蛇毒已经损害至脏器,则 抗蛇毒血清的作用就极为有限了,应使用中草药,对患者内 部环境进行调节,提示脏器自己的排毒能力,防止蛇毒在脏 器内的进一步扩散和吸收,从而保护脏器,改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显效率不同,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三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 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时间方 面不相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四项表现皆优于另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正是取中西医各自疗法之所长,补各自之 不足,兼顾内外,在快速缓解临床中毒症状的同时,增强患 者内环境的排毒能力,从而在治疗蛇毒的过程中起到了更为 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 王永高,毛建芬,金礼通,等•浙江沿海地区蛇咬伤流行病学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 (6): 541-544.[2] 王永刚,何忠杰,张建波,等•北京及周边地区 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急救医学,2008, 28 (12): 1139-1141.[3] 龚丽萍,黄港.浅谈几种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和 抢救原则[J] •蛇志,2010, 22 (1): 58-59.[4] 张卫柱,曹璟,杨章民,等•蛇毒蛋白质组学研 究进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6(6): 73-79.[5] 陈庆淑,袁经权,黄柳娜,等•南蛇錨的研究进 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18 (11): 313-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