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结构课件.ppt
202页第五章第五章 代数结构代数结构本章主要内容o代数系统的引入,运算的性质:封闭性、结合性、分配性、交换性;代数系统的引入,运算的性质:封闭性、结合性、分配性、交换性;o主主要要的的代代数数系系统统::广广群群、、半半群群、、独独异异点点、、群群、、子子群群;;代代数数系系统统之之间间的的关系;关系;o交换群和循环群;交换群和循环群;o陪集、拉格朗日定理;陪集、拉格朗日定理;o同态映射、同构映射;同态映射、同构映射;o环、同态象、域环、同态象、域学习要求o本本章章从从一一般般代代数数系系统统的的引引入入出出发发,,研研究究一一些些特特殊殊的的代代数数系系统统中中运运算算的的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代数系统的结构与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代数系统的结构与性质 2024/9/241代数结构 本章将从一般代数系统的引入出发,研究一些特殊的代数系统,而这些代数系统中的运算具有某些性质,从而确定了这些代数系统的数学结构2024/9/242代数结构5-1 代数系统的引入代数系统的引入一、集合上的运算及封闭性一、集合上的运算及封闭性一元运算:f1:a→ , aR,a≠0 f2:a→ [a] , aR f3:a→ -a , aR二元运算: f4:a,b→a+b , a,bR f5:a,b→a·b , a,bR f6:R2→R 三元运算:f7:三种颜色→三种颜色混合色 A→A A是各种颜色的集合。
事实事实这些例子的共同特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就是运算结果还在原征就是运算结果还在原来的集合中称具有这来的集合中称具有这种特征的运算是封闭的,种特征的运算是封闭的,简称闭运算简称闭运算2024/9/243代数结构 很容易举出不封闭运算的例子:一架自动售货机,能接受一角硬币和二角五分硬币,而所对应的商品是桔子水、可口可乐和冰淇淋当人们投入上述硬币的任何两枚时,自动售货机将按表5-1.1所示供应相应的商品 表格左上角的记号*可以理解为一个二元运算的运算符这个例子中的二元运算*就是集合{一角硬币,二角五分硬币}上的不封闭运算一角硬币一角硬币一角硬币一角硬币二角五分硬币二角五分硬币二角五分硬币二角五分硬币 一角硬币一角硬币一角硬币一角硬币 二角五分硬币二角五分硬币二角五分硬币二角五分硬币 桔子水桔子水桔子水桔子水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冰淇淋冰淇淋冰淇淋冰淇淋表表表表 5-1.15-1.12024/9/244代数结构设A={红色,黄色,蓝色}f7::三种颜色→三种颜色混合色f7是不封闭的。
f8是I上的除法运算, f8是不封闭的2024/9/245代数结构定义定义定义定义5-1.1 5-1.1 如果如果 为为An到到B的一个函数,则称的一个函数,则称 为集合为集合A上的上的n元运算元运算((operater)如果 B A,则称该,则称该n元运算元运算在在A上上封闭封闭在定义5.1.1中,当n=1时,f 称为集合A上的一元运算;当n=2时,f 称为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 在讨论抽象运算时,“运算”常记为“*”、“∘”等设*是二元运算,如果a与b运算得到c,记作a*b=c;若*是一元运算,a的运算结果记作*a或*(a)2024/9/246代数结构 设A=1 , a , ,其中,a是非零实数f:A→A,定义为:aA,f(a)= 容易看出f是A上的一元运算 又如,f:N×N→N,定义为:m,nN,f(m,n)=m+n,f是自然数集合N上的二元运算,它就是普通加法运算普通减法不是自然数集合N上的二元运算,因为两个自然数相减可能得到负数,而负数不是自然数所以普通的减法不是自然数集合N上的二元运算。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一个运算是否为集合A上的运算必须满足以下两点: ①A中任何元素都可以进行这种运算,且运算的结果是惟一的 ②A中任何元素的运算结果都属于A通常称为运算在A是封闭的2024/9/247代数结构【例5.1.1】设N为自然数集合,*和∘是N×N到N映射,规定为:m,nN, m∗n=minm,n m∘n=maxm,n则∗和∘是N上的二元运算例5.1.2】设Nk=0,1,…,k-1Nk上的二元运算+k定义为:对于Nk中的任意两个元素i和j,有 称二元运算+k为模k加法2024/9/248代数结构称二元运算×k为模k的乘法 模k加法+k和模k乘法×k是两种重要的二元运算 在N7=0,1,2,3,4,5,6中,有4+72=6,4+75=2如果把N7中的元素:0,1,2,3,4,5,6分别看作是: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那么4+72=6可解释为:星期四再过两天后是星期六;4+75=2可解释为:星期四再过五天后是星期二。
这是模7加法实际意义的一种解释 Nk上的二元运算×k定义为:对于Nk中的任意两个元素i和j,有 2024/9/249代数结构运算的表示 表示运算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解析公式和运算表解析公式是指用运算符号和运算对象组成的表达式如 f(a)= , 运算表是指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构成的二维表 经常使用运算表来定义有限集合上的二元运算,特别当有限集合上的二元运算不能用表达式简明地表示时,借助于运算表来定义二元运算会带来方便另外,运算表还便于对二元运算的某些性质进行讨论,更形象地了解二元运算的有关特征 设N4=0,1,2,3,N4上的模4加法+4可以用运算表表示,它的运算表如表5.1.1所示N4上的模4乘法×4也可以用运算表表示,它的运算表如表5.1.2所示2024/9/2410代数结构表5.1.1+4012300123112302230133012表5.1.2× 40123000001012320202303212024/9/2411代数结构二、代数系统二、代数系统定义定义定义定义5-1.2 5-1.2 一个非空集合一个非空集合A连同若干个定义在该集合上的运算连同若干个定义在该集合上的运算 f1,f2,…,fk 所组成的系统称为一个所组成的系统称为一个代数系统(代数结构)代数系统(代数结构),记,记为为 。
代数结构常用一个多元序组来表示, 其中 S是载体,,,…为各种运算有时为了强调S有某些元素地位特殊,也可将它们列入这种多元序组的末尾 根据定义5.1.2,一个代数系统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①有一个非空集合A ②有一些定义在集合A上的运算 集合和定义在集合A上的运算是一个代数系统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2024/9/2412代数结构【例5.1.3】设B是一个集合,A=P (B)是A幂集合集合的求补运算是A上的一元运算,集合的并和交运算是A上的是二元运算于是构成一个代数系统,该代数系统常称为集合代数例5.1.4】设R-0是全体非零实数集合,*是R-0上二元运算,定义为:a,b R-0,a*b=b则
下面,着重讨论一般二元运算的一些性质2024/9/2414代数结构定义定义定义定义5-2.15-2.1 设设*是定义在集合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的意的x,y A,都有,都有x*y A,则称二元运算,则称二元运算*在在A上是上是封闭的封闭的例5.2.1】设A={x|x=2n,nN},问乘法运算是否封闭?对加法运算呢?解:对于任意的2r,2sA,r,sN,因为2r·2s=2r+sA所以乘法运算是封闭的而对于加法运算是不封闭的,因为至少有2+22=6A2024/9/2415代数结构二、可交换性二、可交换性定义定义定义定义5-2.25-2.2 设设*是定义在集合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的任意的x,y A,都有,都有x*y=y*x,则称二元运算,则称二元运算*在在A上是可上是可交换的例5.2.2】设Q是有理数集合,Δ是Q上的二元运算,对任意的a,bR,aΔb=a+b-a·b,问运算Δ是否可交换解:因为 aΔb=a+b-a·b=b+a-b·a=bΔa 所以运算Δ 是可交换的。
2024/9/2416代数结构三、可结合性三、可结合性 例如R上的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都是可结合运算, R上的减法运算和除法运算都是不可结合运算定义定义定义定义5-2.35-2.3 设设* *是定义在集合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的意的x, ,y, ,z A,都有,都有( (x* *y)*)*z= =x*(*(y* *z) ),则称二元运算,则称二元运算* *在在A上是可结合的上是可结合的 实数集合上的普通加法和乘法是二元运算,满足结合律;矩阵的加法和乘法也是二元运算,也满足结合律;向量的内积、外积是二元运算,但不满足结合律2024/9/2417代数结构【例5.2.3】设*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a,bA,a∗b=b证明运算*是可结合的 证明:对于任意的a,b,cA, 有(a∗b)∗c=c,而a∗(b∗c)=a∗c=c,故有(a∗b)∗c=a∗(b∗c),即运算∗是可结合的 当二元运算*在A上适合结合律时,在只有该运算符的表达式中,表示运算顺序的括号常被省略。
所以将(x*y)*z=x*(y*z)常写成x*y*z这样,可以令 2024/9/2418代数结构 当运算*满足结合律时,an的也可以递归定义如下: ⑴a1=a ⑵an+1=an∗a 由此利用数学归纳法,不难证明下列的公式: ⑴am∗an= am+n ⑵(am)n= amn2024/9/2419代数结构四、可分配性四、可分配性定定定定义义义义5-2.45-2.4 设*和∘ ∘是非空集合A上的两个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a,b,c A,有a*(b∘ ∘c)=(a*b)∘ ∘(a*c) (左分配律)(b∘ ∘c)*a=(b*a)∘ ∘(c*a) (右分配律)则称运算*对∘ ∘运算是可分配的也称运算*对∘ ∘运算满足分配律例5.2.4】设A=0,1,*和∘都是A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 0∗0=1*1=0,0*1=1*0=1 0∘0=0∘1=1∘0=0,1∘1=1 则容易验证∘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但*对于运算∘是不可分配的。
如1*(0∘1)=1≠0=(1*0)∘(1*1)2024/9/2420代数结构定理 设*和∘是非空集合A上的两个二元运算,*是可交换的如果*对于运算∘满足左分配律或右分配律,则运算*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 证明:设*对于运算∘满足左分配律,且∗是可交换的,则对于任意a,b,cA,有 (b∘c)∗a=a∗(b∘c)=(a∗b)∘(a∗c)=(b∗a)∘(c∗a)即 (b∘c)∗a=(b∗a)∘(c∗a) 故∗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 同理可证另一半2024/9/2421代数结构五、吸收律五、吸收律定定定定义义5-2.55-2.5 设*和∘是非空集合A上的两个可交换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a,b A,有a*(a∘ ∘b)=aa∘ ∘(a*b)=a则称运算∗和运算∘满足吸收律2024/9/2422代数结构【例5.2.5】设N为自然数集合,*和∘是集合N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 aN,bN a*b=max(a,b), a∘b=min(a,b)验证运算*和∘适合吸收律。
解:aN,bN 若a>b,a*(a∘b)=a*min(a,b)=a*b=max(a,b)=a 若a<b,a*(a∘b)=a*min(a,b)=a*a=max(a,a)=a 若a=b,a*(a∘b)=a*min(a,b)=a*a=max(a,a)=a 即 a*(a∘b)=a 同理可证a∘(a*b)=a 因此运算*和∘适合吸收律2024/9/2423代数结构六、等幂律六、等幂律定定定定义义5-2.65-2.6 设*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的a A,有a∗ ∗a=a,则称运算*是幂等的或运算∗满足幂等律如果A的某个元素a满足a∗ ∗a=a,则称a为运算*的幂等元 易见,集合的并、交运算满足幂等律,每一个集合都是幂等元 定理 设∗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a为运算∗的等幂元,对任意的正整数n,则an=a 2024/9/2424代数结构 总结定义总结定义总结定义总结定义5-2.1~5-2.65-2.1~5-2.6 设设 和和 为集合为集合A上的上的二元运算二元运算: 若若 x y(x,y A→x y A) ,则称则称 在在A上上封闭封闭。
若若 x y(x,y A→x y= y x) ,则称则称 满足满足交换律交换律 若若 x y z(x,y,z A→x (y z) = (x y) z),则称则称 满足满足结合律结合律 若若 x y z(x,y,z A→x (y z)=(x y) (x z)) ,,则称则称 对对 满足满足左分配律左分配律 若若 x y(x,y A→x (x y)=x ,x (x y)=x) ,,则称则称 和和 满足满足吸收律吸收律 若若 x (x A→x x=x) ,,则称则称 满足满足等幂律等幂律2024/9/2425代数结构七、幺元七、幺元定定定定义义5-2.75-2.7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有一个el A,对于任意的a A,有el ∗ ∗ a=a,则称el为A中关于运算∗的左单位元或左幺元;如果有一个er A,对于任意的aA,有a ∗ ∗ er=a,则称er为A中关于运算∗的右单位元或右幺元;如果在A中有一个元素,它既是左单位元又是右单位元,则称为A中关于运算∗的单位元或幺元。
2024/9/2426代数结构【例5.2.6】设集合S={α,β,γ,δ},在S上定义的两个二元运算*和★ 如表5-2.1所示试指出左幺元或右幺元α β γ δ ααββγγδδ δ α β γδ α β γα β γ δα β γ δα β γ γα β γ γα β γ δα β γ δ★α β γ δ ααββγγδδ α β δ γα β δ γβ α γ δβ α γ δγ δ α βγ δ α βδ δ β γδ δ β γ解 由表5-2.1可知β,δ都是S中关于运算*的左幺元,而α是S中关于运算★的右幺元2024/9/2427代数结构定定定定理理理理5-2.15-2.1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el为A中关于运算∗的左幺元,er为A中关于运算∗的右幺元,则el=er=e,且A中的幺元是惟一的 证明:因为el和er分别是A中关于运算∗的左幺元和右幺元,所以el=el ∗ er=er=e设另一幺元e1A,则e1=e1 ∗ e=e2024/9/2428代数结构八、零元八、零元定定定定义义5-2.85-2.8 设∗是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有一个θlA,对于任意的aA都有θl ∗ a=θl,则称θl为A中关于运算∗的左零元;如果有一个θrA,对于任意的aA,都有a ∗ θr=θr,则称θr为A中关于运算∗的右零元;如果A中有一个元素θA,它既是左零元又是右零元,则称θ为A中关于运算∗的零元。
2024/9/2429代数结构定定定定理理理理5-2.25-2.2 设∗是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θl为A中关于运算∗的左零元,θr为A中关于运算∗的右零元,则θl=θr=θ,且A中的零元是惟一的 证明:因为θl和θr分别是A中关于运算∗的左零元和右零元,所以θl=θl∗θr=θr=θ 设另一零元θ1A,则θ1=θ1 ∗ θ=θ定定定定理理理理5-2.35-2.3 设∗是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大于1如果A中存在幺元e和零元θ,则e≠θ 证明:用反证法设e=θ,那么对于任意的aA,必有 a=e∗a=θ∗a=θ,于是A中的所有元素都是零元,与A中至少有两个元素矛盾 2024/9/2430代数结构定定定定义义5-2.95-2.9 设∗是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e为A中关于运算∗的幺元如果对于A中的元素a存在着A中的某个元素b,使得b∗a=e,那么称b为a的左逆元;如果存在A中的某个元素b,使得a∗b=e,那么称b为a的右逆元;如果存在着A中的某个元素b,它既是a的左逆元又是a的右逆元,那么称b为a的逆元。
a的逆元记为a–1如果aA存在逆元a–1A,那么称a为可逆元 一般地说,一个元素的左逆元不一定等于该元素的右逆元一个元素可以有左逆元而没有右逆元,同样可以有右逆元而没有左逆元甚至一个元素的左逆元或者右逆元还可以不是惟一的2024/9/2431代数结构【例5.2.7】 设集合S={α,β,γ,δ,ζ },定义在S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如表5-2.2所示试指出代数系统中各个元素的左、右逆元情况解 α是幺元;β的左逆元和右逆元都是γ;即β和γ互为逆元;δ的左逆元是γ而右逆元是β;β有两个左逆元γ和δ;ζ的右逆元是γ,但ζ没有左逆元 *α β γ δ ζαβγδ ζα β γ δ ζβ δ α γ δγ α β α βδ α γ δ γζ δ α γ ζ2024/9/2432代数结构定定定定理理理理5-2.45-2.4 设∗为A中的一个二元运算,A中存在幺元e且每个元素都有左逆元。
如果∗是可结合的运算,则在A中任何元素的左逆元必定是该元素的右逆元,且每个元素的逆元是惟一的 证明:设a,b,cA,b是a的左逆元,c是b的左逆元于是 (b∗a)∗b=e∗b=b,所以 e=c∗b=c∗((b∗a)∗b)=(c∗(b∗a))∗b =((c∗b)∗a)∗b=(e∗a)∗b=a∗b因此,b也是a的右逆元 设元素a有两个逆元b和d,那么b=b∗e=b∗(a∗d)=(b∗a)∗d=e∗d=d故a的逆元是惟一的2024/9/2433代数结构【例5.2.8】试构造一个代数系统,使得其中只有一个元素具有逆元解 :设m,nI,T={x|xI,m≤x≤n},那么,代数系统
解 :可以验证,+k是一个可结合的二元运算,Nk中关于运算+k的幺元是0, Nk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唯一的逆元,即0的逆元是0,每个非零元素x的逆元是k-x2024/9/2435代数结构从运算表中看运算具有的性质从运算表中看运算具有的性质1)运算具有封闭性,当且仅当运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A2)运算具有可交换性,当且仅当运算表关于主对角线是对称的3)运算具有等幂性,当且仅当运算表的主对角线上的每一元素与它所在行(列)的表头元素相同4) A中关于运算具有零元,当且仅当该元素所对应的行和列中的元素都与该元素相同5) A中关于运算具有幺元,当且仅当该元素所对应的行和列依次与运算表的行和列相一致6) 设A中关于运算具有幺元,a和b互逆,当且仅当位于a所在行和b所在列的元素及b所在行和a 所在列的元素都是幺元2024/9/2436代数结构一、广群一、广群定定义义5-3.15-3.1 一个代数系统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其中S S是非空集是非空集合,合,* *是是S S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如果运算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如果运算 是封闭的,是封闭的,则称代数结构则称代数结构< >为广群。
为广群 半群是一种特殊的代数系统,它在形式语言、自动机等领域中,都有具体的应用5-3 半半 群群2024/9/2437代数结构定义5-3.2 一个代数系统,其中S是非空集合,*是S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如果:(1)运算是封闭的;(2)运算*是可结合的,即对任意的x,y,zS,满足 (x*y)*z=x*(y*z)则称代数系统为半群2024/9/2438代数结构【例5.3.1】设集合Sk={x|xI∧x≥k},k≥0,那么
对于任意的a,b,c∈Nk ,有 (a*kb) *kc=(a·b-n1k) ·c- n2k = r1 0≤r1≤k-1 = a·b·c-k(n1 c+n2) a*k ( b *kc)=a·(b·c -n3k) - n4k = r2 0≤r2≤k-1 = a·b·c-k(n3a+n4)可见r1和r2都是a·b·c用k除所得的余数,所以r1 = r2 所以(a*kb) *kc= a*k ( b *kc),即*k满足结合律因此,是一个半群Δ a b cabca b ca b ca b c解 从表5-3.1中可知运算Δ是封闭的,同时a,b和c都是左幺元。
所以,对于任意的x,y,zS,都有 xΔ(yΔz)=xΔz=z=yΔz=(xΔy)Δz因此,是半群明显地,代数系统和
可交换3)R中关于*的幺元是04)R中除-1/2外所有元素都有逆元,a的逆元素是-a/(1+2a)2024/9/2444代数结构二、子半群二、子半群定理定理5-3.15-3.1 设为一半群, BS且在B上封闭,那么也是一个半群,称为的子半群证明思路:结合律在B上仍成立证明:因为在S上是可结合的,而BS且在B上封闭,所以在B上也是可结合的,因此,也是一个半群例5.3.3】设· 表示普通的乘法运算,那么<[0,1], · >、<[0,1), · >和都是是半群,a∈S,M={an|n ∈ N},证明的子半群证明 只须证明运算*在M上是封闭的。
任取an , am ∈ M, an * am =( an * a)* am -1 = an +1 * am -1 =( an+1 * a)* am -2 = an +2 * am -2 =…… = an +m ∈ M所以的子半群2024/9/2446代数结构定定理理5-3.25-3.2 设S,*是半群,S是有限集,则必有aS,使得a*a=a 证明:bS,由*在S上的封闭性知: b2=b*bS b3=b2*bS …2024/9/2447代数结构 因为S是有限集,所以必有i<j使 bi=bj 令p=j–i,则p=j–i≥1,而j=p+ i bi=bj=bp+i=bp*bi 于是下式成立: bq=bp*bq q≥i 因为p=j–i≥1,总可以找到k≥1,使得kp≥i 对于S中的元素bkp,就有 bkp=bp*bkp =bp*(bp*bkp) =b2p*bkp =b2p*(bp*bkp) =… =bkp*bkp 令a=bkp,a*a=a2024/9/2448代数结构【习题5-3.1】对于正整数k,Nk={0,1,2,…,k-1},设*k是Nk上的一个二元运算,使得a*kb=用k除a·b所得的余数,这里a,b∈Nk。
我们已经证明了是一个半群这里a,b,c都是等幂元例5-3.2】 设S={a,b,c},在S上的一个二元运算Δ 定义如表5-3.1所示验证是一个半群Δ a b cabca b ca b ca b c2024/9/2450代数结构三、独异点三、独异点三、独异点三、独异点定义定义5-3.3 5-3.3 设代数系统为半群,若含有关于 运算的幺元,则称它为独异点(monoid),或含幺半群例如,代数系统
另外,代数系统,,,其中S ={a,0,1},运算*由下表定义,证明是独异点a 01aa 0100 0111 01证明 1)运算*是封闭的 2)对于任意x,y∈S,(x*y)*a=x*y x*(y*a)=x*y(x*y)*0=0 x*(y*0)=x*0=0(x*y)*1=1 x*(y*1)=x*1=1所以运算*是可结合的3)a是S中关于运算*的幺元因此是独异点2024/9/2452代数结构定理定理5-3.3 5-3.3 设是一个独异点,则在关于运算 的运算表中任何两行或两列都是不相同的证明: 因S 中关于运算的幺元是e,因为对于任意的元素a,bS,且a≠b时,总有 e a = a ≠ b= e b 和 a e = a ≠ b= b e 所以,在的运算表中不可能有两行或两列是相同的。
2024/9/2453代数结构【例5.3.4】设I是整数集合,m是任意正整数,Zm是由模m的同余类组成的同余类集,在Zm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m和×m分别如下:对于任意的[i],[j]Zm [i] +m[j]=[(i+j)(mod m)] [i]×m[j]=[(i×j)(mod m)] 试证明在这两个二元运算的运算表中任何两行或两列都是不相同的 证明:考察代数结构< Zm , +m >和< Zm , ×m > ,只须证明
3)因为[0]+m[i]=[i]+m[0]=[i],所以,[0]是
2024/9/2456代数结构定理定理5-3.4 5-3.4 设
3 3)) 等都是群5-4 群与子群群与子群2024/9/2458代数结构【例5.4.1】 设R={0°,60°,120°,180°,240°,300°}表示在平面上几何图形绕形心顺时针旋转角度的六种可能情况,设★是R上的二元运算,对于R中任意两个元素a和b,a★b表示平面图形连续旋转a和b得到的总旋转角度并规定旋转360°等于原来的状态,就看作没有经过旋转验证 0º是幺元 60º,180º,120º的逆元分别是300º,180º ,240º 因此 即群中不可能有零元证明: 因当群的阶为1时,它的唯一元素是视作幺元e 设|G|>1 且群有零元那么群中任何元素x G,都有 x = x = ≠ e,所以,零元就不存在逆元,与 证明: 设ab=ac,且a的逆元a-1,则有 a-1( a b )= a-1( a c ) e b = e c b = c 同理可证第二式2024/9/2466代数结构定义定义5-4.35-4.3 设S是一个非空集合,从集合S到S的一个双射称为S的一个置换譬如,对于集合S={a,b,c,d},将a映射到b,b映射到d,c映射到a,d 映射到c是一个从S到S上的一个一对一映射,这个置换可以表示为即上一行中按任何次序写出集合中的全部元素,而在下一行中写每个对应元素的象2024/9/2467代数结构 定理定理5-4.45-4.4 设 再证G中每一个元素必出现一次 对于元素aG的那一行,设b是G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由于b=a(a-1b),所以b必定出现在对应于a的那一行 再由运算表中任何两行或两列都是不相同的得出要证的结论对列的证明过程类似 2024/9/2468代数结构定理定理5-4.5 5-4.5 在群 证明: 设 2024/9/2471代数结构定定理理5-4.7 5-4.7 设G,*>是群,A是G的非空子集,如果A是一个有限集,只要运算*在A上封闭,则是G,*>的子群 证明:G,*是群,则G,*是半群,因为运算*在A上封闭,所以A,*是半群以下证明A中有幺元e且A中每一个元素都有逆元 ⑴ 证明A中有幺元e bA ,因为运算*在A上封闭,所以 b2=b*bA b3=b2*bA … 由于A是有限集,所以必存在正整i和j,不妨设i<j,使得bi=bj 从而有 bi=bi*bj–i和bi=bj–i*bi 根据群中的消去律得bj–i=e,即bj–i是群G,*的幺元且这个幺元也在G的非空子集A中2024/9/2472代数结构 ⑵ 证明S中每一个元素都有逆元 如果j–i>1,那么bj–i=b*bj–i–1和bj–i=bj–i–1*b,即bj–i–1是b的逆元,b–1= bj–i–1且bj–i–1A。 如果j–i=1,b=bj–i,那么b是幺元所以b–1= b2024/9/2473代数结构 【例5.4.4】设G4={p= 因为 xi yi {0,1}所以 X Y G4因为 (xi yi) zi=xi (yi zi)所以 (X Y) Z=X (Y Z)<0,0,0,0>是幺元X X = <0,0,0,0>,即任一X,以他自身为逆元所以, 3)最后证明△在S中是封闭的对任意元素 a,bS, b-1S, 而b=(b-1)-1 所以 a△b=a△(b-1)-1S 4) 结合律是保持的 2024/9/2476代数结构【例5.4.5】 设 5-5 阿贝尔群和循环群阿贝尔群和循环群2024/9/2478代数结构例题1 设S={a,b,c,d},在S上定义一个双射函数 f : f (a)=b, f (b)=c,f (c)=d,f (d)=a,对于任一xS,构造复合函数 f 2 (x)=f o f (x)=f ( f (x)) f 3 (x)=f o f 2(x)=f ( f 2(x)) f 4 (x)=f o f 3(x)=f ( f 3(x))如果用 f 0表示S上的恒等映射,即 f 0(x)=x xS很明显地有 f 4(x)= f 0(x),记 f 1=f,构造集合F={ f 0 , f 1 , f 2, f 3 } ,那么 f 0的逆元就是它本身, f 1和f 3互为逆元, f 2的逆元也是它本身由表5-5.1的对称性,可知复合运算o是可交换的因此 任取x,y∈G,则x*y∈G因为x*y=(x*y)-1=y-1*x-1=y*x所以 例如,60º就是群 <{0º ,60º ,120º ,180º ,240º ,300º}, ★>的生成元,因此,该群是循环群2024/9/2486代数结构定理定理 5-5.25-5.2 设任何一个循环群必定是阿贝尔群 证明思路:循环群是阿贝尔群 设 n是使an=e的最小正整数2024/9/2488代数结构证明思路:先证a的阶为n 设对于某个正整数m,m β, γ 和 δ的逆元分别是 β, δ 和γ 可以验证运算*是可结合的所以 < G,* >是一个群在这个群中,由于 γ * γ= γ2=β, γ3=δ, γ4=α以及 δ * δ = δ2=β , δ3=γ, δ4=α故群 < G,* >是有 γ或 δ 生成的,因此< G,* >是一个循环群从例题3中可以看到:一个循环群的生成元可以不是唯一的2024/9/2491代数结构又如整数加群,任取i∈I,若i>0,则i=1+1+…+1=1i( i个1相加)若i=0,因为0是单位元,由定义,有0=10 ;若i<0,设i=-ji=-j=(-1)+(-1)+…+(-1) =(-1)j=(1-1)j=1-j=1i ( j个-1相加)所以,群的,任何元素都可以写成1的幂,即是循环群,1是循环群的生成元1也是循环群的生成元2024/9/2492代数结构本节里,将讨论群论中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群:置换群特别在研究群的同构群时,置换群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在正式讨论置换群以前,需要先作些必要的准备5-6 置换群与伯恩赛德定理置换群与伯恩赛德定理2024/9/2493代数结构复习复习一、非空集合S上的一个双射称为S的一个置换。 二、若集合S的阶为n,则S上的双射有n!个,即S上有n!个不同置换三、等价关系,集合S上的二元关系R满足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则称R是S上的一个等价关系自反性:设R是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一个xX,有 定义定义5-6.15-6.1 设π1, π2Sn,Sn上的二元运算ο和◇ ,使得π1οπ2和π2 ◇ π1都表示对S的元素先应用置换π2接着再应用置换π1所得到的置换二元运算ο和◇分别称为左复合和右复合2024/9/2496代数结构例1 设 S={a,b,c,d},S4中的两个元素则 π1οπ2=π2◇◇π12024/9/2497代数结构为确定起见,下面只对左复合进行讨论定理定理5-6.15-6.1 最后,对于任意的πSn ,必定存在着对应的π-1 Sn ,使得如果π将xS映照到y,那么π-1将y映照到x,因此 ποπ-1= π-1οπ=πe2024/9/2499代数结构置换即是双射,故Sn中的元素满足下列四个性质:(1) (π1)(π2)(π1, π2 Sn π1 ◇π2 Sn π2 ◇π1 Sn)(2) (π1)(π2)(π3)(π1 , π2 , π3 Sn(π1 ◇π2 )◇ π3 =π1 ◇(π2 ◇π3 ))(3) (πe)(πeSn ∧ (π)(πSn πe◇π=π◇πe=π))(4) (π)(πSn (π-1)(π-1 Sn ∧π◇π-1=π-1◇π=πe))(1)表明Sn对于◇是封闭的;(2)表明Sn对于◇是可结合的;(3)表明Sn中有幺置换;(4)表明Sn中每个置换都有反置换 因此,可知 特别地,置换群 < {πe },ο>是 此外,把集合S的基数称为对称群 因此R是S上的一个等价关系2024/9/24109代数结构 一个集合上的等价关系可以确定该集合的一个划分,这个划分中的每一个分块都是一个等价类 给定一个集合S以及S上的一个置换群 设 Xa={πx|πx (a)=a且πxG}显然,| Xa |= η(a)因为a,b在同一等价类中,所以比存在一个置换πtG,使得πt (a)=b构造集合Xt ={πt○πx|πxXa},那么, Xt中每一个元素都是将元素a映照到元素b的位置对于任意的πi,πj Xa ,如果πt○πi= πt○πj ,必有πt-1○ (πt○πi)= πt-1 ○ (πt○πj),即 πi= πj ,所以,Xt中的置换都不相同;故有| Xt |= | Xa |= η(a)2024/9/24113代数结构还可以证明,除了Xt中的置换外,在G中不可能有别的置换能将a映照到b了,这是因为:假设另一个置换πyG且 πy Xt 且πy (a)=b,那么由πt-1 (πy(a))= πt-1 (b)=a可知,πt-1 ○πy Xa,就有 πt ( πt-1 ○πy) Xt 即 πy Xt 因此,在G中恰有η(a)个置换将a映照到b 最后,设a,b,c,……..,h是S中属于同一等价类的元素,于是在G的每一个置换中,a只能映照到其所属等价类中的某一个元素,因此,我们只能将G中的所有置换分为以下各类:将a映照到a的类;将a映照到b的类;…….;将a映照到h的类。 每一类中恰有η(a)个置换,我们有2024/9/24114代数结构同理可得因此,对于S中的任何一个等价类,我们有由此可得因此,划分S所得的等价类数目为2024/9/24115代数结构例题例题2 在一张卡片上打印一个十进制的5位数,对于小于10000的数,前面用零补足5位如果一个数可以倒转过来读,例如89166,倒转过来读就是99168,就合用一张卡片问共需要多少张卡片才能打印所有的十进制5位数?解 设S是所有十进制5位数的集合根据题意,构造S的一个置换群<{π1 ,π2 },○>,其中π1是幺置换;π2是这样的一个置换:当一个数倒转过来不可读时,这个置换将该数映照到它自身;例如,将数16764映照成16764;当一个数倒转过来可读时,π 2就将该数映照成倒转过来的数,例如将数89198映照成861682024/9/24116代数结构 因为,仅含有0,1,6,8,9的5位数是倒转可读的共有55个,而其中还有那些以0,1,8居中,第一位数与第五位数互为倒转,第二位数与第四位数互为倒转的5位数,它们倒转过来还是自身(如69869倒转还是69869 ),共有352个所以Ψ(π2)=105- 55 + 352另外Ψ(π1)= 105 。 因此,共需卡片的张数为: ( 105 +105- 55 + 352 )/2 2024/9/24117代数结构例题例题3 考察从蓝、黄、白三种颜色的珠子中选取5粒串成的手镯,如果将一只手镯经过顺时针旋转而得到另一只手镯看作是没有区别的手镯,并称这两只手镯是旋转等价的,那么,在考虑旋转等价的条件下,不同手镯的数目是多少?解 设S是不考虑旋转等价时所有用5粒珠子串成的手镯的集合,显然 |S|=35=243手镯的旋转方式可以有:不旋转,顺时针旋转1粒珠子、 2粒珠子、 3粒珠子、 4粒珠子旋转5粒珠子看作是没有旋转2024/9/24118代数结构设S1={πe,π1,π2,π3 ,π4},构造一个代数系统 2024/9/24120代数结构 我们知道,对于任何的手镯,当珠子颜色相同时,任意旋转都是保持不变的当手镯中珠子粒数是质数时,那么,不可能有不同色的手镯保持旋转不变本例中5是质数,所以只有全白、全蓝、全黄这三种手镯是旋转不变的,因此Ψ(π4)=Ψ(π3)=Ψ(π2)=Ψ(π1)=3,另外,Ψ(πe)=243 所以,在考虑旋转等价的条件下,不同手镯的数目应该是 (243+3+3+3+3)/5=512024/9/24121代数结构 利用不同手镯数据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地获得数论中有名的费尔马(Fermat)小定理的一个很有趣的证明对于质数p,考察从a种不同颜色的珠子中选取p粒串成的手镯,在考虑旋转等价的条件下,不同手镯的数目应是由于手镯的数据总是整数,所以p必须整除ap-a,即p必定能或者整除a或者整除ap-1-1,这正是费尔马小定理的结论2024/9/24122代数结构习题5-6.4 用4种不同颜色中的一种或几种来涂一根六节的棍棒,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解:设棍棒上第i节涂上ci色,则每一节上可以有4种涂色法,因此,棍棒的所有涂色法共有46种。 然而,只要是c1色与c6色相同,c2色与c5色相同,c3色与c4色相同,那么棍棒倒向后的涂色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为此,构造置换群<{π0,π1},ο>,其中π0是幺置换,它将每一种涂色棍棒的情况c1c2c3c4c5c6仍然映照成c1c2c3c4c5c6的情况,所以在π0作用下的不变元个数为46;而π1是这样一个置换,它将每一种涂色棍棒的情况c1c2c3c4c5c6仍然映照成c6c5c4c3c2c1的情况,所以,在π1作用下的不变元必定是c1=c6,c2=c5,c3=c4,的情况,故在π1作用下的不变元个数为43 因此,由伯恩赛德定理可知,该棍棒不同涂色法的总数应是 ( 46 + 43 )/2=2080种2024/9/24123代数结构习题5-6.5(a)2×2的棋盘,用白色和黑色涂在每一个方格内,在考虑旋转等价的条件下,试确定每个方格涂上颜色的不同棋盘的数目解 设2×2的棋盘如右图,在第i格中涂Ci色构造置换群<{π0,π1 ,π2 ,π3},○>,其中πi (0≤i≤3)是将棋盘映照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i×90o所得到的棋盘π0:不转Ψ(π0 )=24π1:顺时针转90o,只有当C1 = C2 = C3 = C4时为不变元,Ψ(π0 )=2。 π2:顺时针转180o,只有当C1 = C3 , C2 = C4时为不变元,Ψ(π2 )=22π3:顺时针转270o,只有当C1 = C4 = C3 = C2时为不变元,Ψ(π3 )=2由伯恩赛德定理,不同棋盘的数目为:2024/9/24124代数结构讨论群理论中的又一重要内容:群 2024/9/24126代数结构例1 设G=RR,R为实数集,G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定义为 对于aG ,若记 [a]R={x|xG且R},则 [a]R=aH (b) 设 因此 所以H阶的整除G的阶 m|n 2024/9/24131代数结构 根据拉格朗日定理,可直接得到以下几个推论根据拉格朗日定理,可直接得到以下几个推论 推论推论1 1 任何质数阶的群不可能有非平凡子群 这是因为,如果有非平凡子群,那么该子群的阶必定是原来群的阶的一个因子,这就与原来群的阶是质数相矛盾2024/9/24132代数结构 推论推论2 2 设 证明 同样地有b*a=c以及a*c=c*a=b,b*c=c*b=a因此,这个群就是Klein四元群2024/9/24136代数结构这一节,我们将讨论两个代数系统之间的联系着重研究两个代数系统之间的同态关系和同构关系一、同态1.同态映射、同态象 定义定义5-8.1 5-8.1 设和是两个代数系统,★和分别是A和B上的二元运算,f是从A到B的一个映射,使得对任意a1,a2A,有 f(a1★a2)=f(a1) f(a2) (先算后映=先映后算) 则称f为由代数结构到的同态映射(homomorphism),称代数结构同态于,记为A~B 如果我们对运算结果只感兴趣于正、负、零之间的特征区别,那么,代数系统中运算结果的特征就可以用另一个代数系统的运算结果来描述,其中B={正,负,零},☉ 是定义在B上的二元运算,如下表5-8.1所示2024/9/24139代数结构很显然,对于任意的a,b I,有 f(a·b)=f(a) ☉ f(b)因此,映射f是由到的一个同态作映射f:I→B如下:正 若n>0负 若n<0零 若n=0f(n)=2024/9/24140代数结构例1告诉我们,在中研究运算结果的正、负、零的特征就等于在中的运算特征,可以说,代数系统描述了中运算结果的这些基本特征而这正是研究两个代数系统之间是否存在同态的重要意义 应该指出,由一个代数系统到另一个代数系统可能存在着多于一个的同态2024/9/24141代数结构证明 已知gοf是由到 习题5-8.1 证明:如果f是由到的同态映射,g是由到 2024/9/24144代数结构例题1 设A={a,b,c,d},在A上定义一个二元运算如表5-8.2所示又设B={α, β, γ, δ},在B上定义一个二元运算如表5-8.3所示证明和是同构的αβγδααβγδββααγγβδδγδαβγδ★abcdaabcdbbaaccbddcdabcd表5-8.2表5-8.32024/9/24145代数结构证明 考察映射f,使得f(a)= α f(b)= βf(c)= γ f(d)= δ显然,f是一个从A到B的双射,由表5-8.2和表5-8.3容易验证f是由到的一个同态因此,和是同构的如果考察映射g,使得g(a)= α g(b)= γg(c)= β g(d)= δ那么,g也是由到的一个同构例题1 告诉我们,当两个代表系统是同构的话,他们之间的同构映射可以是不唯一的2024/9/24146代数结构例5 表5-8.4中的代数系统,和 从上例中可以看到,形式上不同的代数系统,如果它们是同构的话,那么,就可抽象地把它们看作是本质上相同的代数系统,所不同的只是所用的符号不同并且,容易看出同构的逆仍是一个同构定义定义5-8.35-8.3 设是一个代数系统,如果f是由到的同态,则称f为自同态如果g是由到的同构,则称g为自同构2024/9/24148代数结构练习5-8.2 设 2024/9/24149代数结构定理定理5-8.15-8.1 设G是代数系统的集合,则G中代数系统之间的同构关系是等价关系证明 自反性 因为任何一个代数系统可以通过恒等映射与他自身同构,即自反性成立对称性 设 且有对应的同构映射f,因为f的逆是由到 的同构映射,即 传递性 如果f是由 到 的同构映射,g是由到 a)如果是半群,那么在f作用下,同态象< f(A), >也是半群b)如果是独异点,那么在f作用下,同态象< f(A), >也是独异点c)如果是群,那么在f作用下,同态象< f (A), >也是群2024/9/24151代数结构在A中必有z=x★y,所以 ab=f(x)f(y)=f(x★y)=f(z)f(A) .证在f(A)上满足结合律 对于任意的a,b,cf(A),必有x,y,zA,使得 f(x)=a , f(y)=b , f(z)=c 因★为在A上是可结合的,所以 a(bc)=f(x)(f(y)f(z))= f(x) f(y★z) = f(x★(y★z)) = f((x★y)★z) = f(x★y) f(z) =(f(x)f(y))f(z) = (ab)c 证明了< f(A), > 是半群 2024/9/24152代数结构 再证(b): < f(A), >是独异点 设是独异点,e是A中的幺元,那么f(e)是f(A)中的幺元。 因对于任意的af(A),必有xA,使得 f(x)=a 所以 af(e)=f(x)f(e)=f(x★e)=f(x)=a = f(e★x)=f(e)f(x)=f(e)a 因此f(e)是< f(A), >中的幺元, < f(A), >是独异点2024/9/24153代数结构 最后证(c): < f(A), >是群 设是群,对于任意的af(A),必有xA,使得 f(x)=a 因为 是群, 所以对于任意的xA,都有逆元x-1A,且f(x-1)f(A),而 f(x)f(x-1)=f(x★x-1)=f(e)=f(x-1★x) = f(x-1)f(x) 所以, f(x-1)是f(x)的逆元即 f(x-1) =[ f(x)] -1 因此< f(A), >中的任意元素都有逆元, < f(A), >是群。 综合上述(a)、(b)、(c)三步,定理证毕 2024/9/24154代数结构练习5-8.3 试证由表5-8.9所给出的两个群 所以群 结论得证 2024/9/24159代数结构练习5-8.5 由这个同余关系将集合划分成的等价类就称为同余类2024/9/24161代数结构练习5-8.8证明:一个集合上任意两个同余关系的交也是同余关系证明证明 设R1和R2是 的任意两个同余关系,即对于任意的 同余关系R将A划分为同余类{a,b}和{c,d}2024/9/24164代数结构例7 设A={a,b,c,d},对于由表5-8.7所确定的代数系统以及由表5-8.6所定义的在A上的等价关系R★abcdaaadcbbadaccbabdcdba表5-8.7表5-8.6 abcda√√b√√c√√d√√由于对 , b) 由于R是A上的同余关系,所以,以上定义的AiAj =Ak是唯一的练习5-8.9)2024/9/24168代数结构 作映射 f(a)= Ai a Ai显然,f是从A到B的满映射 对于任意的x,yA,x,y必属于B中的某两个同余类,不妨设x Ai,y Aj ,1≤i,j≤r,同时,x★y必属于B中某个同余类,不防设x★y Ak ,于是就有 f(x★y) = Ak = AiAj = f(x) f(y) 因此f是由到的满同态,即是的同态象2024/9/24169代数结构B={ {a,b},{c,d} }是A的一个划分B上的二元运算*如下表: *{a,b}{c,d}{a,b}{a,b}{c,d}{c,d}{c,d}{a,b}A到B的映射f为:f(a)={a,b} f(c)={c,d}f(b)={a,b} f(a)={c,d}是的同态象例6 设A= {a,b,c,d} ,由表5-8.5确定的代数系统定义在A上的等价关系R为{,,,, ★abcdaaadcbbacdccdabdddba2024/9/24170代数结构 定理定理5-8.5 5-8.5 设f是由到的一个同态映射,如果在A上定义二元关系R为 R ,当且仅当 f(a)= f(b)----(即象相同的元素属于一个同余类那么, R是A上的一个同余关系证明思路:因为f(a)=f(a) ,所以 R 若R ,则f(a)=f(b) 即f(b)=f(a) ,所以R 若R , R则f(a)=f(b) =f(c) ,所以R 最后,又因为若R , 现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2024/9/24172代数结构例8 如表5-8.8所确定的两个代数系统和★αβγδεζααβααγδββαγβγεγαγαβγεδαββδεζεγγγεεζζδεεζζζ*10-11110010-1-10-1-12024/9/24173代数结构映射 f(α)=1 f(β)=1 f(γ)=1 f(δ)=0 f(ε)=0 f(ζ)=-1明显地是由代数系统到的一个同态映射假如把代数系统看作是对六个带点粒子α,β,γ,δ,ε,ζ相互作用的详尽描述如果α,β,γ是带正电荷的粒子; δ,ε是中性粒子; ζ是带负电荷的粒子,那么,我们就可以用1,0,-1分别表示这三类粒子,这就是映射f所具有的特性若记 B={1,0,-1}那么,代数系统描述了这三类粒子的相互作用,他正好是代数系统的粗糙描述2024/9/24174代数结构 我们研究了具有一个二元运算的代数系统——半群、独异点、群。 下面讨论具有两个二元运算的代数系统 对于给定的两个代数系统和,容易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具有两个二元运算的代数系统 我们感兴趣于两个二元运算★和之间有联系的代数系统,通常,我们把第一个二元运算★称为“加法”,把第二个运算称为“乘法” 例如,具有加法和乘法这两个二元运算的实数系统 一般将★称为加运算,记为“+”,将称为乘运算,记为“”2024/9/24176代数结构 根据定义可以知,整数集合、有理数集合、偶数集合、复数集合以及定义在这些集合上的普通加法和乘法运算都是可构成环的例子例1 系数属于实数的所有x的多项式所组成的集合记作R[x],那么R[x]关于多项式的加法和乘法构成一个环例2 元素属于实数的所有n阶矩阵所组成的集合记作(R)n,那么(R)n关于矩阵的加法和乘法构成一个环2024/9/24177代数结构例题1 设 由表5-9.1可知,对于任意的xK都有x·e=e·x=e;a和c都是关于运算·的右幺元;对于任意的xK都有x·b=e 对于任意的x,y,zK,可以证明必有(x·y)·z=x·(y·z),这是因为: 如果z=e或z=b,那么,(x·y)·z=e=x·(y·z) 如果z=a或z=c,那么,(x·y)·z=x·y=x·(y·z) 其次证明·关于*是可分配的先证等式(y*z)·x=(y·x)*(z·x) 如果x=e或x=b,那么,(y*z)·x=e=e*e=(y·x)*(z·x) 如果x=a或x=c,那么,(y*z)·x= y*z =(y·x)*(z·x)2024/9/24179代数结构再证等式x·(y*z)=(x·y)*(x·z)如果y=z则y*z=e,所以 x·(y*z)=x·e=e (x·y)*(x·z)=(x·y)*(x·y)=e如果y与z中有一个等于e,则等式 x·(y*z)=(x·y)*(x·z)成立如果y,z均不等于e,且yz,那么有以下三种情况:(1)x·(a*b)=x·c=x 且(x·a)*(x·b)=x*e=x(2)x·(a*c)=x·b=e且(x·a)*(x·c)=x*x=e(3)x·(b*c)=x·a=x且(x·b)*(x·c)=e*x=x 所以,在代数系统 因此,是 2024/9/24183代数结构证明思路:证明思路:(1)先证= a 因为 a=(+)a =a+a 根据消去律 = a 再证 = a (略)(2)先证a(-b)=-(ab) 因为 ab+ a(-b)=a[b+(-b)]=a= 所以 a(-b)是ab的加法逆元, 即 a(-b)=-(ab) 再证 (-a)b=-(ab) (略)2024/9/24184代数结构(3)因为 a(-b)+(-a)(-b) = [a+(-a)](-b)=(-b)= 和 a(-b)+(ab) = a[(-b)+b]=a= 所以 (-a)(-b) = (ab) (4)a(b-c)=a[b+(-c)] = ab + a (- c) = ab+(-ac) = ab-ac(5) (b-c)a=[b+(-c)]a= ba+ (-c ) a =ba+ (-ca) =ba-ca2024/9/24185代数结构3. 3. 一些特殊环一些特殊环一些特殊环一些特殊环 可以根据的结构来定义一些常见的特殊环。 定义定义5-9.25-9.2 设A,+,·是环 ⑴ 如果A,·是可交换的,则称A,+,·为交换环 ⑵ 如果A,·含有幺元的半群,则称A,+,·为含幺环 ⑶ 如果a,bA,a·b=0,必有a=0或b=0,则称A,+,·为无零因子环2024/9/24186代数结构 例3 设S是一个集合, P (S)是它的幂集,如果在P (S)上定义二元运算+和·如下:对于任意的A,BP (S)A+B={x|(xS)∧(xA∨xB)∧(xA∩B)}A·B=A∩B 容易证明 是一个环,称它为S的子集环 由于集合运算∩是可交换的, 含有幺元S,因此子集环是含幺交换环2024/9/24187代数结构练习5-9.1解 已知<{a,b,c,d},+, ο >是环,由于ο运算表关于主对角线对称知<{a,b,c,d}, ο >是可交换的,因此<{a,b,c,d},+, ο >是交换环<{a,b,c,d}, ο >无乘法幺元环<{a,b,c,d},+, ο >的零元是a。 a,b,c,d加法逆元分别是a,d,c,ba b c dabcda b c db c d ac d a bd a b cοa b c dabcda a a aa c a ca a a aa c a c2024/9/24188代数结构 定义定义5-9.3 5-9.3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如果满足: 1. < A,+>是阿贝尔群 2. < A,> 是可交换独异点,且无零因子,即对任意的a,b∈A ,a≠ ,b≠必有a b≠ 3. 运算 对于运算 + 是可分配的则称 < A,+, >为整环(Integral omain)例4 因为是一个具有加法幺元0,且对任意n有逆元-n的阿贝尔群;是可交换独异点,且满足无零因子条件;运算· 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故是整环。 2024/9/24189代数结构练习5-9.5要证明:1.<{0,1},>是阿贝尔群2. <{0,1}, ⊙>是可交换独异点,且无零因子3.运算⊙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 0 10 10 10 11 01 00 0 1 1⊙⊙⊙⊙0 10 10 00 00 10 10 0 1 12024/9/24190代数结构证明1. 运算在{0,1}上封闭考察 a(bc)和(ab)c 当a,b,c都为0时,两者都为0;当a,b,c有一个为1时,两者都为1;当a,b,c有两个为1时,两者都为0;当a,b,c都为1时,两者都为1所以有a(bc)=(ab)c即运算是可结合的<{0,1},>的幺元是00和1都以自身为逆元运算是可交换的所以<{0,1},>是阿贝尔群2024/9/24191代数结构证明2. 运算⊙在{0,1}上封闭考察 a⊙(b⊙c)和(a⊙b)⊙c当a,b,c有一为0时,两者都为0;当a,b,c都为1时,两者都为1。 所以有a⊙(b⊙c)=(a⊙b)⊙c即运算⊙是可结合的<{0,1}, ⊙>的幺元是1<{0,1}, ⊙>的零元是0,当a,b都为1时,a ⊙ b=1即 <{0,1}, ⊙> 无零因子运算⊙是可交换的所以<{0,1}, ⊙>是可交换独异点,且无零因子2024/9/24192代数结构3.再证运算⊙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由运算⊙和运算的运算表可以验证对于任意的x,y,z{0,1},均有 z ⊙ (x y) = (z ⊙ x) (z ⊙ y)同理可证 (x y) ⊙ z = (x ⊙ z) (y ⊙ z) 所以运算⊙对于运算是可分配的2024/9/24193代数结构 定理定理5-9.25-9.2 在整环中的无零因子条件等价于消去律(即对于c≠和c a=cb,必有a=b)证明思路: 整环中无零因子消去律 先证整环中无零因子消去律 若中无零因子并设c≠和c a=cb, 则有: c a - cb= c( a - b)= , 所以,必有 a=b 。 2024/9/24196代数结构证明思路:设< A,+, >是一个有限整环所以,对于a,b,c∈A ,且c≠,若a≠b ,则ac≠bc再由运算的封闭性,就有Ac=A 对于乘法幺元 1,由Ac=A ,必有d∈A ,使得d c=1,故d是c 的乘法逆元因此,有限整环< A,+, >是一个域定理定理5-9.4 5-9.4 有限整环一定是域有限整环一定是域2024/9/24197代数结构三、同态映射三、同态映射 定义定义5-9.5 5-9.5 设< A,+, >和< B,⊕,⊙>是两个代数系统,如果一个从A到B的映射f,满足如下条件: 对于任意的a,b∈A ,有 1. f(a+b)=f(a)⊕f(b) 2. f(ab)=f(a) ⊙f(b) 则称f为由 < A,+, >到< B,⊕,⊙>的一个同态映射,并称< f(A),⊕,⊙>是 < A,+, >的同态象2024/9/24198代数结构类似于5-8节中所讨论,设是一个代数系统,并设R是在A上同时关于运算+和的同余关系,即R是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并且若 设B={A1, A2,..., Ar}是由同余关系R诱导的A的划分,其中, Ai(i=1,2,…,r)都是同余类在B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和⊙如下: Ai⊕Aj = Ak a1+ a2∈Ak (其中a1∈Ai , a2∈Aj) Ai⊙Aj = Al a1 a2∈Al (其中a1∈Ai , a2∈Aj)2024/9/24199代数结构 定义一个从A到B的映射f,满足如下条件: 对于任意的a∈A ,有f(a) = Ai a∈Ai 那么,对于任意的x,y∈A ,必有x∈Ai, y∈Aj以及 f(x+y)= Ak x+y∈Ak 而 Ak = Ai⊕Aj =f(x)⊕f(y) 所以 f(x+y) =f(x)⊕f(y) 类似地 f(xy) =f(x)⊙f(y) 所以,f是由 < A,+, >到< B,⊕,⊙>的一个同态映射,故< B,⊕,⊙>是 < A,+, >的同态象。 2024/9/24200代数结构+ +偶偶偶偶 奇奇奇奇偶偶偶偶 奇奇奇奇奇奇奇奇 偶偶偶偶偶偶偶偶 奇奇奇奇●偶偶偶偶 奇奇奇奇偶偶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偶偶 奇奇奇奇偶偶偶偶 奇奇奇奇 例5 设 由 是阿贝尔群,易证也是阿贝尔群 由 是半群,易证也是半群 对于任意的b1,b2,b3∈B,必有相应的a1, a2,a3∈A,使得 f(ai)= bi ( i=1,2,3) 于是 b1⊙(b2⊕b3)=f(a1)⊙(f(a2)⊕f(a3)) =f(a1)⊙(f(a2+a3)) =f(a1(a2+a3)) =f((a1a2)+(a1a3)) =f(a1a2)⊕f(a1a3 ) = (f(a1)⊙f(a2))⊕(f(a1)⊙f(a3)) = (b1⊙b2)⊕(b1⊙b3) 同理可证 (b2⊕b3)⊙b1= (b2⊙b1)⊕(b3⊙b1) 因此< B,⊕,⊙>也是一个环。 2024/9/24202代数结构。为一群,则称是为中的幺元 。中的幺元为e1 ,对于任意一个元素 xSG, 必有 e1 x = x = e x e1 (x x-1 ) =e ( x x-1 ) 则有 e1 = e 定义定义5-4.65-4.6 设为为 必定是 为置换群2024/9/24100代数结构定义定义5-6.25-6.2
是同构的★p1p2p3 p4p1p2p1p4 p3p2p3p4p1 p2p3P1p2p3 p4p4p4p3p2 p1*q1q2q3 q4q1q3q4q1 q2q2q4q3q2 q1q3q1q2q3 q4q4q2q1q4 q32024/9/24155代数结构证明的幺元为q3,作映射f: p1 → q3 p2 → q2 p3 → q1 p4 → q4则是双射而f( p1 ★ p1 )= f( p1 )= q3 = q3 * q3 = f( p1 )* f( p1 ) f( p1 ★ p2 )= f( p2 )= q2 = q3 * q2 = f( p1 )* f( p2 ) f( p1 ★ p3 )= f( p3 )= q1 = q3 * q1 = f( p1 )* f( p3 ) f( p1 ★ p4 )= f( p4 )= q4 = q3 * q4 = f( p1 )* f( p4 )2024/9/24156代数结构 f( p2 ★ p2 )= f( p1 )= q3 = q2 * q2 = f( p2 )* f( p2 ) f( p2 ★ p3 )= f( p4 )= q4 = q2 * q1 = f( p2 )* f( p3 ) f( p2 ★ p4 )= f( p3 )= q1 = q2 * q4 = f( p2 )* f( p4 )f( p3 ★ p3 )= f( p1 )= q3 = q1 * q1 = f( p3 )* f( p3 )f( p3 ★ p4 )= f( p2 )= q2= q1 * q4 = f( p3 )* f( p4 )f( p4 ★ p4 )= f( p1 )= q3 = q4 * q4 = f( p4 )* f( p4 )因为两个群都是可交换群,所以再验证下面几个等式即可。是同构的2024/9/24157代数结构4.同态核同态核 定义定义5-8.45-8.4 如果f为代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