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背诵(节选).doc
14页第 1 页 共 14 页今日歌今日歌 (明)文嘉(明)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歌,努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歌,努力请从今日始力请从今日始《今日歌》是明代著名才子文徵明的儿子文嘉所作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 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文嘉,公元 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兄文彭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文家后来还出了位名气极大的人:文震孟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文嘉精于鉴古,临古之功也深,画风传乃父衣钵,惟所闻古人名迹至多,故下笔能脱去 习俗,颇不易得 文嘉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 刻,为明一代之冠继承家学,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迳寸行书亦然,皆 不逮父兄,画得征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 亦颇秀润,兼作花卉。
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徵明)一体 ” ,詹景凤亦云: “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然 ” ,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 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 传世作品有嘉靖十九年(1540)作《山水花卉图册》十开,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二十年(1541)作《垂 虹亭图》卷藏苏州市博物馆;万历元年(1573)作《寒林钟馗图》轴藏南京博物院;《江南春色图》卷 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水亭觅句图》轴、 《设色山水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秋塘红藕图》藏天津市 艺术博物馆;《石湖小景图》轴、 《夏山高隐图》轴、 《琵琶行图》轴、二年(1574)作《溪山行旅图》 轴藏故宫博物院;《沧江渔笛图》 、 《曲水园图》卷藏上海博物馆著有《钤山堂书画记》 、 《和州诗》 修辞手法:顶真修辞手法:顶真 例: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宋) 陆游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忆江南忆江南 (唐)白居易(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李白、杜甫以外事名最大的唐代诗人,他写诗敢 为百姓诉苦,敢批评皇帝官僚,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在当时,妇女和獐都能欣赏他的作 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而且很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 《忆江南》就 是一首词第 2 页 共 14 页①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③ 江花――江边的花④ 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 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 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 水” ,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 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 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 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更漏子更漏子 (唐)温庭筠(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是一首非常温婉抒情词,是温庭筠众多诗词中一首非常具有分量的了整首词情中有景,景中 有情,甚至还能从中听到当时叹息声和雨声纵观全词,看似是一个个物象的连接,实际上是作者内 心思绪的起承转合将内心的悲伤思念用文字的触觉、视觉乃至听觉表达出来全词看似写景,实则 写情 整首词的特殊在于意象的选择,每一个意象实际上都蕴含着一个作者或者是与作者相关的人的情思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放着红色蜡烛和珍贵的玉炉烟熏的房间,自然能够想象到这不是 个普通的房间,而是某女子的闺房,文中的“泪”不仅仅是蜡泪,更是伤心女子的泪,烛光照在那华 丽的墙上,映衬的画的颜色,看到的却不是自己的夫君,唯有望烛落泪空相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 长衾枕寒”说的是画好的眉毛颜色淡了,两鬓的发丝也乱了,等候的时间太久太久,衣服和枕头都寒 了,却还不见夫君的归来前一句写的是室内的情形,以新婚闺房为例,通过这一典型的场景表现思 妇对爱人的思念,读之情感更加深沉浑厚,给人以仿佛就在那房间旁边的真实感后一句则把重点放 到了女子的身上,既写物又写人,且都是从当时的环境中选取代表性的意象加以表现女子内心的焦虑 和迫切不安以静态的物写女子内心的变化,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夫君才会回来呢? 下阕则是建立在上阕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女子无从知晓自己的夫君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思念之情 自然会在时间的催促下显得更加深刻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出现了古代文人常用的代表 思念的意象,及梧桐雨,雨下正值三更,说明女子确实已经等到已经很晚了,此词伤感的意境就这么 显现出来了, “滴答”作响的雨声毫无顾忌的在窗外飞溅,天在哭,人也在哭,且没人管,没人照顾, 更是使女子伤透了心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中作者采用了叠词的手法,出了能够协调整首 词的韵味之外,它也应该有某种隐含的意义, “叶”或许代表着“夜” ,一声为雨声,一声为哭声,梧 桐叶在这雨哭人泣的伤感情景之中哗啦啦的被摇曳了整晚,女子整晚都在等待,也掉了整晚的泪。
雨 水滴滴声落,直到天明春光好春光好 (宋)(宋) 欧阳炯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天初暖,日初长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钱裁剪却,挂斜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钱裁剪却,挂斜阳?赏析:赏析: 词写于后蜀广政三年(940),是专写春日冶游的作品,展示成都春日的美妙风光和赏心第 3 页 共 14 页乐事锦江春光的确很美,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岑参、温庭筠、薛涛等等在居留成都时 都写过不少颂扬它的优美诗章欧阳炯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并大半生仕宦于斯的本土词人,更是 凭自己对本土风物的细腻而深切的感受,用自己挚爱乡土的满腔热情,来歌咏锦江之春因而这首咏 调名本意的小词,并不满足于就题敷衍,泛写一般人随处可见的“春光” ,而是对锦城初春的风光作特 写词的上片写对春光的总的印象,下片则写特定环境的春景成都四季分明,天初暖、日初长时, 大好春光即已遍布锦江,各种竹木花草竞斗芬芳上片的描写看似平常,实则表现出本土词人对本土 气候和风物特征的细腻而准确的感受因此一句“春光好”的赞颂,就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成都春光 了下片更转入对近景、小景的特写,用园林春色来突显成都春光之“好”——一场春雨之后,苔钱 嫩绿,新笋初绽,雪坞花盛,浓香四溢……处处皆显出热闹的春意。
结尾处,词人忽发奇想,要剪下 金丝般的柳条,去挂住快要落山的夕阳,以便更久地欣赏这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写到这里,词人对 本土风物的热爱之情已全部呈现出来望海潮望海潮 (宋)柳永(宋)柳永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 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 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 奢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 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 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 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 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 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 ,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 、 “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 ,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 ,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 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 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 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 ,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 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 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第 4 页 共 14 页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 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 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 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对 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泛夜” “弄情” ,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 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 “嬉嬉钓叟莲娃” ,是说吹羌笛的渔翁, 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 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