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技巧+实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343963699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一、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二)山水田园的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三)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四)鉴赏训练:1、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解析】(1)第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怜爱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

      2)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视听结合;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2、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1)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2)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解析】(1)这首诗,抓住能体现初夏景色的典型景物来描写,既有远景南山、近景葵花,又有虚景柳絮、实景葵花,前后相互衬托,烘托出一种恬静的情调2)作者把君主比喻成太阳,以葵花向日倾的特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情志五) 总结、归纳:山水田园诗歌的鉴赏有一定的规律,有的诗歌借景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有的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有的正在遭贬谪的诗人,寄托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有的抒发诗人独特的哲理感受在鉴赏时,常常可以用以下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二、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怀古诗、咏怀诗):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

      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一)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二)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乌衣巷》、《石头城》等;杜牧的咏史绝句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艺术造诣之深,其咏史诗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三)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2、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3、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四)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1、“蜀先主”是指三国时期的刘备,“天下”二字既表明了刘备志在天下的气魄,也指出他威摄天下的功业千秋尚凛然”渲染、突出了刘备的______,也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的_________之情2、“得相”句中指刘备得到______的辅助,开创了大业生儿”句是指由于儿子刘禅___________,葬送了基业3、联系注释思考,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4、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总结了什么历史教训?【解析】1、英雄气概;仰慕、崇敬2、诸葛亮;不能效法先人的贤德(或答“不象贤”亦可)3、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

      4、人才得失是大业成败的关键,善于择相使刘备开创大业,短于教子却葬送了基业三、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一)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以下几个角度:1、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2、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二)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子规(吴融)举国繁花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1、诗歌咏物托意,反复渲染子规鸣啼的哀声,写出作者怎么一种思想感情?2、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说明之解析】子规,杜鹃写的别称这也是古人写诗时常用的典故。

      蜀国国王杜宇,号望亭,失国身死,化为杜鹃,悲啼不已,故李高隐有名:“望常春心托杜鹃”本诗中的“行人”,可视为自指答案】1、反映作者漂泊异乡、仕途失意的愁绪2、以春草葱茏于宫苑,杜鹃啼血于异乡,反衬、映照鲜明,突出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四、思乡怀远(人)诗思乡怀远(人)诗(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思乡怀远(人)诗分类1、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愁思例孟浩然《宿建德江》、张继《枫桥夜泊》、王建《十五夜望月》2、思亲念友例杜甫《月夜忆舍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例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其一)》4、闺中怀人例沈如筠《闺怨》、李清照《一剪梅》、李白《子夜吴歌》(二)思乡诗情感表现及其寄托方式1、物象:月、雁、杜鹃(又叫子规、杜宇、布谷鸟)鹧鸪、柳、笛等2、时空:黄昏、春秋、年关、佳节、乡人乡音乡景、梦等三)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①(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解析】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附: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转换》实验探究课件(2023春).pptx 二月份月度工作计划书范文4篇.docx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解题思路汇总(共7大题型).doc 2023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总结.docx 小学美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2023年5篇.docx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2023春).pptx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食物链与食物网》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练习题5(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和分类总结(共5个).docx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实验探究课件(2023春).pptx 高中历史新高考开放型论述题的底层架构与应试分析.doc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复句的类型专项练习(共4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docx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附部分参考答案)(2022秋).doc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词组汇总(共100个).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练习题5(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练习题(1)(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建造塔台》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国学经典汇总(共100部一句话说清楚核心要点).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