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资料.doc
8页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 教师简单导入,学生齐读课题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全文,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世纪 固执不了 的确 ”反馈倾听的情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畅3. 请1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提示中下生仔细倾听略lüè 辩biàn 奉fèng违wéi 磅bàng 拴shuān拖tuō 释shì 宣xuān萨sà 妄wàng 执zhí4. 运用反复手法,训练3位中下生识字5. 请两位同学朗读词语,教师注意记录发音不准或不对的地方,其他学生标画 伽利略 辩论 寻常解答 信奉 违背一磅 拖住 宣布比萨城 斜塔 胆大妄为固执6.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纠错,组织开火车读不容易读对的词语。
7. 教师过渡,引导学生运用“分段概括,连起来说”的方法,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1) 训练3位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齐读;引导学生,找关键句抓出主要内容: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小结方法: (2) 教师朗读4,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抓出关键句:伽利略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 学生默读 5-6,运用习得的方法,抓出关键句:大家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8. 学生教师指导和课件的帮助下,整体把握并反复表述课文的要内容: 课文先写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接着写伽利略反复试验后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最后写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让大家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9. 教师小结:(1)利用课件指导写字:辩 释 萨 妄 执 ;学生对照课后的格子注音 临写2)形近字组词练习,训练学生查字典:辩( ) 辨( ) 辫( )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 教师简单导入,训练学生表述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接着写伽利略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最后写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让大家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2. 学生集体表述3. 教师过渡:刚才这一段话中,提及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哪一个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呢?4. 训练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简缩语义:(1)伽利略是科学家;(2)伽利略是“辩论家”——相机理解引号的用法;(3)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理解“很不寻常”的含义5.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加深对语义的理解6. 教师过渡: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默读2、3自然段看一看,伽利略提出了什么很不寻常的问题?7. 训练学生个人表述,教师相机示范提示学生重读“但是”把这段话的两个语义层次读出来。
8. 学生齐读这一段文字,要重读“但是”9. 教师分两次播放课件,让学生用课文的语言描述课件显示的过程10. 学生再次齐读这一段话,加深对语义的理解11. 教师过渡:这这问题提得很不寻常,伽利略在怀疑一个权威,这个权威人物就是——亚里士多德!怀疑一个人们都信奉的权威,会引发什么样的反应呢?联系第二自然段来说一说12. 反复训练学生朗读人们责备他人的话,理解“信奉” ——深信不疑!13. 教师拓展布鲁诺的资料,引导学生再次解释伽利略的不寻常——勇敢!14.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1)感悟人们信奉一词的含义和伽利略的勇气;(2)改写反问句“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15. 教师小结:(1)伽利略的不寻常;(2)听写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 教师简单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
在继续学习之前,我们再读一读他所提出的这个不寻常的问题2. 学生齐读第三段中伽利略提出问题的问句3. 教师过渡:伽利略其人,不仅提出的问题不寻常,而且提出问题之后,着手进行的试验也很不寻常请几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4. 训练学生个人朗读,相机指导朗读:重读“反复”5.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反馈朗读训练的效果6. 教师伸展“反复试验”的语义,引导反复用结论承接:(1) 他在试验室里做,结果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2) 他在试验室外做,结果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3) 他在山上做,在平地做,结果都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4) 他让铁球从10m、20m、30m、100m落下,结果都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7. 教师承接:在不同的地方试验,从不同的高度试验,这就叫做——反复试验!反复的试验体现出这位科学家可贵的——严谨!反复试验的结果让伽利略得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8. 学生联系前文表述9. 教师过渡:谁的观点正确?听老师朗读第5、6自然段,找出根据来10. 教师朗读,学生检索信息,从实例和理论两个方面表述11. 教师过渡:我们假设,万一伽利略的试验失败了。
围观的人会怎样说他呢?学生联系文本内容转换语义,体会伽利略公开试验所需要的勇气12. 教师小结:(1)伽利略以他的勇气怀疑权威,以他的严谨反复试验,最终告诉了人们——亚里士多德……不是全都对的理解此句的语义,矫正亚里士多德的形象2)拓展伽利略的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塑造他的形象:伟大的科学家伟大,在于敢于怀疑权威;伟大,在于对待科学非常严谨;伟大,更在于对真理的不屈不挠的追求!(3)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权威——勇气伽利略 伟大的科学家很不寻常 反复试验——严谨教学后记:备课网摘: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使比萨斜塔更有名了。
比萨斜塔的斜度在缓慢增加,从1918年起,每年增加倾斜度为1毫米近百年来,人们对斜塔采取了加固挽救措施,但都无济于事前几年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办法,保护这一世界名塔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伽利略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在宫庭数学家里奇的悉心下,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伽利略给学生们讲宇宙,并告诉他们,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正好相反他还告诉学生,所有东西、所有原子、所有星球都在运动1609年,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别人的一点描述,凭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这架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伽利略探索了深邃神秘的天空,在一年之内他就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月球表面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平滑,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凹凸起伏银河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银白的云彩,而是由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的。
木星旁边有四颗运转着的卫星;地球并不是各个天体旋转的唯一中心太阳上面有黑子;土星周围有光环……所有这些结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日心说”):即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星际使者》,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上述发现人们惊讶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1611年,伽利略在《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中,肯定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然而,当时势力强大的教会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而地球是不动的因此教会在1616年给伽利略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为此烦恼不已1623年,伽利略冒险开始他最有名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的写作同时他6次请求教皇乌尔班接见他他小心翼翼地向教皇介绍哥白尼学说的书籍,教皇同意他把对“日心说”赞成和反对的论点一起写出来,但不允许他得出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结论随后的6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他的杰作在书中他巧妙地阐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证据,而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人的辩解却愚蠢而无力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学说当作“一种纯数学假说来叙述”1632年,这本书得到了教会监察吏的许可后出版发行。
但是,教会的权威人士很快就发现了伽利略仍在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于是便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押上宗教法庭当时的伽利略已年近七旬,身患重病,体质虚弱在宗教法庭上,他的精神和肉体受尽了折磨1633年6月22日,他被迫双膝跪地发誓,哥白尼的理论纯粹是一派胡言乱语他要“放弃、诅咒、痛恨”过去的种种错误,并保证以后永不宣传和谈到它,违犯了甘愿受死伽利略刚宣布完他的誓言,就大声喊道:“不管怎么说,地球毕竟是在运动着的”这说明伽利略并没有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学说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但他没有放弃科学,经过3年的顽强拼搏,他又完成了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在书中,他大胆叙述了物体的各种运动和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部书被偷运到荷兰出版时,伽利略已双目失明伽利略的晚年境遇极为凄凉,只有他的女儿在他身边照料他1634年他的女儿先他而死,他更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