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卷: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A卷过关)(原卷版).doc
9页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精品』『单元检测试卷AB双卷』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A卷 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6年,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说:“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成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乔治凯南的这一倡议A.旨在服务于美国的霸权战略 B.为欧洲的统一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C.标志马歇尔计划的正式实施 D.表明美国逐步放松了对欧洲的控制2.二战后,美国政府高层官员认识到,在全球争取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心灵和思想”的斗争中,种族问题对美国相当不利霍华德大学校长莫迪凯・约翰逊警告说:“每延迟一天改革种族隔离制度,都是在促进共产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传播据此可知A.美国的种族问题不利于对苏冷战的开展B.美国政府高层推动了种族问题的解决C.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D.共产主义势力在亚非增长引发美国恐惧3.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他们的互相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冷战和由它引发经常性战争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据此可知A.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威胁国际和平B.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是冷战C.不结盟运动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多极化趋势消除了霸权主义威胁4.1952年,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索维在《观察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第三世界”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第一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第二世界,其余的国家为第三世界该学者对世界的划分A.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B.带有比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C.与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相同 D.背离了当时世界的政治形势5.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口号”5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这一变化表明美国A.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 B.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C.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 D.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6.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 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终结7.20世纪50年代,美国相继与菲律宾、日本、韩国、台湾签订一系列共同防御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
这表明A.美国战略目标是遏制中国抗衡苏联 B.亚太地区是美国的战略重心C.美国亟需解决朝鲜、越南战争问题 D.区城集团化是历史发展趋势8.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人的欧洲”,反对“大西洋的欧洲”,并把实现法德和解作为西欧联合的核心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西欧联合有摆脱美国控制的意图 B.西欧联合服务于法德和平共处C.法德争夺欧洲领导权的斗争激烈 D.国家安全是西欧联合的起始点9.漫画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如图是1949年的“这是一回事”漫画马歇尔计划被描绘成由一个富裕农民驾驶的现代拖拉机漫画前方还有一个过度劳作的贫农,被套上一架老式“苏联”犁,被迫翻耕“马歇尔——斯大林计划”的土地,而斯大林自己则在努力说服其他人,“这是一回事,而且还没有机械问题”这幅漫画可以直接用于研究A.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C.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10.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25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处于世界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据此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A.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已丧失C.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超级大国 D.美苏两极格局正趋向终结11.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都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
但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努力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并促使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这体现了A.局部热战带来世界动荡 B.美苏关系实现全面和解C.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弱势 D.大国关系的理性和克制12.核武器的研制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军事和技术问题,而是与大国关系息息相关,它是美国塑造战后世界一个非常有价值,甚至是具有潜在决定性意义的工具材料旨在说明核武器A.是冷战的必然产物 B.引发了美苏军备竞争C.导致美苏同盟瓦解 D.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13.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14.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价格的暴涨,苏联加大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从1974年的不足4千万吨,到1979年的近7千万吨1979年,石油出口额在苏联商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到了34%据此推断,当时石油出口A.增加了苏联的人均收入B.推动苏联工业结构调整C.解决了西方的石油危机D.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15.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
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这些变化反映了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 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16.某学者总结了二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尤其是“七十七国集团”,以联合国讲坛为政治斗争的舞台,利用联合起来的集体力量,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等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以上三者的共同作用在于A.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B.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C.促进了多极格局的形成 D.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分化17.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军事方面确立假想敌人,主要针对俄、中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垄断国际军火市场,拒绝批准已有154个国家签署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体现了A.美国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B.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C.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D.中俄结成战略同盟关系18.《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A.两极格局形成 B.多极化趋势出现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新格局形成19.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12年12月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加强,霸权主义将失去生存空间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总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超越美国,但由于美国在军事、政治、科技和软实力上的优势,美国仍将是世界头号强国这表明A.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盛行B.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错误C.美国对称霸全球已信心不足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20.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该现象主要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舞台中心 B.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D.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中心21.有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国际媒体传人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引发了整个东欧的民主化运动”,“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国际媒体”主要充当了A.雅尔塔体制的捍卫者 B.世界动荡的助推器C.苏东剧变的始作俑者 D.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22.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数量变化表不结盟运动成员国1961年25个成员国2019年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10个观察员组织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数量变化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1963年75国1964年77国2017年133国据表中信息可推知,两大组织A.增强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B.均影响了美苏两大阵营力量对比C.粉碎了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D.致力于缓和地区性政治经济矛盾23.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仿效的榜样。
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中国发展模式决定了世界走向 B.各国发展道路应适应本国国情C.中国倡导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 D.中国综合国力尚未在世界前列24.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名称词汇提及次数1988年1993年《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西方46144《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西方3687《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西方710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 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20分)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美国从对苏遇制的全球战略出发,奉行大西洋联盟政策,试图联合西欧国家共同過制苏联二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列强,使它们在战后沦落为二流或三流的国家,其生存受到苏联的“威胁”……这样,西欧对美国的安全需求与美国联歐制苏的需要相结合,就使得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交汇点。
美国凭借其实力地位充当联盟的盟主,而弱小的西欧国家则在联盟内扮演从属性的“小伙伴”角色——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一战后美欧关系纵论》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欧联合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保护”西欧的具体表现2)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国家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