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
8页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I)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功能2.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到和传递过程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判断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及分析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解过程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填出下图中所示结构名称(2)比较树突和轴突项目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短多接受兴奋轴突少长少传导兴奋2.反射与反射弧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185(三)拓展(教师精讲)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d受损四、课堂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 反射与反射弧的分析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D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精练二 与反射弧有关的实验分析3.(2017·湖南师大附中期末)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B.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考点二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②传导过程③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深化拓展 膜电位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兴奋的传递(1)突触结构及其兴奋传递过程提醒 准确区分突触与突触小体①结构上不同: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涉及两个神经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分别属于两个神经元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突触类型①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类型(连线):②神经元与效应器形成的突触类型: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3)传递特点①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②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兴奋或抑制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187(三)拓展(教师精讲)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据图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图1中共有3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填“延长”“缩短”或“不变”)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A→B(用字母、箭头表示)四、课堂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基本过程分析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下列哪项不是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 D )A.兴奋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但兴奋传递的方式是神经递质B.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只能单向传递C.兴奋的传导不需要突触,但兴奋的传递需要突触D.兴奋的传导需要ATP,但兴奋的传递不需要ATP精练二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的分析(2017·西宁一模)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D )A.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Na+通道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贴士 利用概念图理解神经系统分级调节2.人脑的高级功能(1)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觉。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①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言语区联想记忆受损特征运动性言语区(S区)Sport→S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讲话和看懂文字,但不会讲话听觉性言语区(H区)Hear→H病人能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视觉性言语区(V区)Visual→V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书写性言语区(W区)Write→W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②学习和记忆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b.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189(三)拓展(教师精讲)下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a→b→c→d→e(用字母表示)2)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其过程是g→h→c→d→e(用字母表示)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 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四、课堂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及大脑高级功能的实例分析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对应的结构是小脑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精练二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和人脑高级功能的综合分析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六、布置作业:1.讲义:P190 重温高考,演练模拟2.课时作业:P3473.选做:P348七、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