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经济管理专业中英语教学课程的思考.doc
7页对经济管理专业中英语教学课程的思考【摘耍】本文比较了专业英语和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之间的异同,指出 专业英语与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受专业课程性质、学生英语整体 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影响,学校应根据上述因素合理安排专业英语课和 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关键词】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双语,课程近年来,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讲授专业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专业课 或专业基础课中的英语教学课程也H益增长出于对教学内容与方法 的思考,本文对专业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与 各位同仁探讨一、概念界定本文中所提的专业中的英语教学课程是指针对于某具体专业(如国际 贸易)所开设的课程,它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但教学内容与专业 紧密相关,与其他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同质性低,与基础英语、英语阅 读等公共课又有一定的区别目前经济管理专业中的英语教学课程多 由专业教师担任,按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高低可分为专业英语和专业 课两类,按照英语语言的利用程度可分为部分英语教学和纯英语教 学一)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专业英语以其自身作为课程名 称,在上世纪后期改革开放后就已经开设,已有了较为成型的教学模 式狭义专业英语在各专业都有自己的称呼,如旅游专业的旅游英语、 会审专业的财经英语等。
市场上教材也较多,教材名称有较强的专业 性,但又突出它的英语特色,如财金英语教程(finance).金融专业英 语教程等这些教材的内容一般由若干个阅读单元(unit)组成,每一 单元由围绕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组成一些专业英语教材中附有大量 的练习题,练习内容以专业词汇、文章段落的熟练和翻译为主广义 专业英语还包扌舌课程名称中带有“英语”字样或课程内容中突出英语 语言知识的一类课程,如英语原著选读、财经英语写作与翻译、经贸 英语时文阅读等这些课程的教材选用和专业英语类似,教学内容上 则突出语言知识的某一点,如英语原著选读的“读”、财经英语写作与 翻译的“写”本文中的专业英语指广义英语从教学目的看,专业英 语教学是以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传授并重,它借助于英语表达专业内 容,借助于专业知识丰富英语表达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源自于国外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的提法,《朗文应 用语言学词典》 将其定义为: 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 cts.即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双语教 育概论》中著名专家M. F.麦凯和M.西格恩提出,双语教学是以 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 学生的第一语言我国教学界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分歧虽多,但普遍强 调在学科教育中使用英语(但并不排斥汉语),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 的同时获得与学科发展相关的基本专业外语知识在讨论双语教学 时,往往是以学校而不是课程为讨论对象,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表示 该校有部分课程釆用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原版教材,并采用英 语授课,或该校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非语言学科的 教学当涉及某一具体学科时,则要求以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来 传授专业知识因此,双语教学并非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往往在专业课程中开设,课程名称只体现专业内容,并不显 示双语特色,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教学内容重在专业 知识,而不是语言知识我国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 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八条规定,在本科教育中, “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 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 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 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 位”。
这使部分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专业课程的教 学出现了中英两种语言同时使用的现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双语”课 程本文将这种“双语”课程与纯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真正意义上双 语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相区别二、课程关系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语言运用、教师与学生 的素质要求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从而对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产生影 响从教学语言的运用看,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课程同属一类,都以英 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但二者教学内容或教学目的截然不同,专业英 语突出语言特性,它重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双语教学课程依附于某一 具体专业,它重在专业内容的传授从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看,专业英 语涉及的专业知识浅、分散、不系统,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某一专题; 双语教学课程讲授的专业内容深、系统,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一专 业知识从学生的英语基础与英语受益度看,专业英语是在大学英语 基础上向某一专题的拓展,词汇与阅读量相对较小、知识面集中、词 汇反复率高因此,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求不高,专业英语学习的结 果是使学生接触了专业的英语表达,扩大了专业词汇双语教学课程 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向学生传递专业信息,在课堂中,英语不是作为 学习对象而是作为传递媒介被频繁使用,这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词汇量 和对英语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才能捕捉教师所传递的专业信息,不仅如 此,学生还需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思考与表达,才不会出现因语言转 换而出现信息传递的脱节。
因此,双语教学课程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要 求较高•双语课程学习的结果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进彳亍专业思维和专 业交流以上所述为专业英语与普通意义上双语教学课程(即纯英语的专业 课程)的差异,当前我国山现的“双语”课程是学生素质(也部分包括 教师素质)未达到双语教学标准的产物双语"课程以部分本土语言 替代英语来讲解专业知识,能有效弥补学生因英语基础差而不能全面 接受专业信息的不足,但由于存在着语言转换而减少了专业信息传递 量,缩短了专业教学的实际课时双语"课程是单语教学向双语教学 的过渡,随着学生和专业教师英语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 局面,即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里,部分专业课程以纯英语教学,而 另一部分专业课以纯中文教学,究竟采取哪一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要 取决于专业课程的性质专业英语课、“双语”课、双语专业课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三、教学安排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学生的英语水 平,二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由于专业英语是衔接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的中间课程,语言知 识传授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较大,因此,任课教师应能准确把握英语 语言并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合理的师资配备应是进修或拥有该专 业第二学位的英语教师。
而当学生英语水平普遍高、能自我阅读简单 的专业文章,且后期专业课为双语教学时,专业英语课可略去不开或 作为选修课程如果将专业英语作为开设双语课程的缓冲,则应该在 第五学期开设专业英语,在第六、第七学期开设双语课程;如果在专 业课中未采用双语教学,则应相应加大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借助于 专业英语的学习,使学生能逐步充分学习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在双语教学中,英语作为课程教学语言,被任课教师借助来传递专 业信息,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双重要求,即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功 底,而且要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讲授因此,世界各国都要求 双语师资必须由掌握双语的学科教师担任如加拿大明确规定:当法 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法语或法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 教师施教;当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英语或英语水平 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双语教学除要求拥有专业和语言双重合格 的师资外,还要求学生普遍达.到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词汇量也应 达到大学英语六级以上水平),才能做到教学互动,收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在暂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时候,高校也可以“双语"课程来替代专 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课程一方面降低了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 求,另一方面也放低了任课教师的从业资格。
对于本土专业教师而言, “双语”课程提供了一种新教学方法的尝试机会;对于学生而言,则有 一个适应过程在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几个 专业的调查中发现,“双语"课程不曾在这几所垂点大学中开设,而双 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多由外教或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任教(见 表1),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对课程开设的 影响四、几点建议开设专业英语课或双语教学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使学生能更 好地检索、利用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文献,从而更为自信地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交流,这是我国高校开设专业英语课尤其是双语教学专业课 的目的但在开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儿个方面:(一)专业及课程性质并非所有专业或某一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进行双语教学,只有当 该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西方国家协同性大,在西方已有成型理论并为我 国所借鉴,才适合采用双语教学,这样才能保持知识传递的原汁原味 当知识体系的特色较浓(如经济法),则只需开设专业英语课来 掌握该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二) 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授对象,整体英语水平决定了专业英语或双语教 学课程的适用性当整体英语水平较高,基本能接受英语传递的信息 吋,可跨越专业英语阶段的学习,直接在专业课中开设双语教学。
学 生整体英语水平差时,则需循序渐进,通过专业英语到“双语"课程再 到双语教学,来逐步提高专业的英语接收与表达能力三)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课程开设的关键专业英语对教师资格的要求稍低,一 般大学都具有合格的师资力量,但双语教学的双重要求,使许多大学 教师难以达到标准以外籍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能符合教学语言 的要求,但对外籍教师的专业任教资格和教学内容也需认真检查,以 防滥竽充数、以次充好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专业教师是理想的双语 教师,但并非所有大学或所有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专业都能吸引到海 归人才因此,国内已有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培养是必要的目前我国 已培养出许多本科专业为英语、硕士专业为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这些人才进入教育行业将是理想的双语师资而对于已有的英语水平 较高的专业教师进行语言再培训也是一条成本低、见效快的双语师资 补充方法但不具备合格师资的高校不要盲目跟风、急于开展双语教 学,而应依照上述原则引进或培训人才,紧抓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 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创造理想环境参考文献】[1]李红兵.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2(3)⑵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N[・文汇报,2003-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