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讲地球周围的空气.doc
5页第一讲 地球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复习目标】 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能区分空气、氧气和氮气等气体,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知道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与用途的关系;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与常见物质的氧化反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复习思路】 学生提前自主完成知识梳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1课时完成备考精炼习题,教师课后及时全面仔细批阅,发现问题;【知识梳理】(一)空气1.空气的组成成分和用途化学式体积分数重要用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点拨】:①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的成分通常以体积分数表示,而不是质量分数表示;②氧气对人有害的一面:引发火灾、食物变质、金属锈蚀等;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温室效应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时,消耗了集气瓶内的_______,从而使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______,烧杯内的水会压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也就是减少的_______的体积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的步骤和现象:①点燃红磷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5)实验误差分析:I、实验中如果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偏小),可能的原因有:① 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实验中如果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偏大),可能的原因有:① 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②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从瓶口逸出点拨】:①该实验选择的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最好是固体;②一般不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硫或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都是气体;③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必须选择相应的试剂来除去气体如:若选择了木炭做上述实验,可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实验方可成功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烟尘(可吸入颗粒物、沙尘等)和有害气体(______、____和_____);(2)污染物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的废气、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等;(3)防治污染的措施:改变能源结构、工业废气要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植树造林等。
点拨】:①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效应气体,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引发“酸雨”二)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_____、______溶于水,加压降温时,氧气能变为________色液体或雪花状固体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________性,是常用的氧化剂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________,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检验氧气】2)氧气的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①如:2Mg + O2 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点拨】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与非金属发生反应】①C + O2 CO2(现象:在空气中___________;在纯氧中发出_______________,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S + O2 SO2(现象: 在空气中产生_________火焰,在氧气中产生_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点拨】: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物逸散到大气中污染大气。
③4P + 5O2 2P2O5 (现象: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④ 2H2 + O2 2H2O(现象:_________色火焰,在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点拨】 ①物质在氧气中可以燃烧,但氧气本身没有可燃性,它只是能支持燃烧,起助燃作用;②烟和雾的区别:“烟”是指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雾”是指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③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三)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氧气】1.原理:(1)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 BAC D E(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根据____________的状态及________如图A、B)①A发生装置适用范围:利用固体物质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②B发生装置适用范围:利用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来制取气体的反应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_______和__________。
如图C、D、E)①排水集气法(如图E):适合于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②向上排空气法(如图C):适合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③向下排空气法(如图D):适合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点拨】: ①排空气收集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②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时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结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E)或向上排空气法(C)收集3.检验与验满:(1)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2)验满方法: ①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往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己满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点拨】方法归纳:检验伸瓶内,验满放瓶口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如下: 【点拨】工业上制氧是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氧气,这一过程是_____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者用过氧化氢分解法制氧气,这一过程属于_____变化。
第一讲 地球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复习目标】 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能区分空气、氧气和氮气等气体,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知道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与用途的关系;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与常见物质的氧化反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复习思路】在教师批阅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利用第2课时,详细讲评练考题,并及时点拨学生学习方法或技巧;最后布置适当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复习效果备考精炼】1.(2012·预测)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C.带火星木条一定能在含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4.(2009·陕西改编)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C+O2CO2 4P+5O22P2O5 CH4+2O2CO2+2H2OA.反应物均是单质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C.生成物均是气体D.都属于化合反应5.(2010·陕西)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6.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7.(2011·陕西副题)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需将盛有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加热,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红磷着火点,引燃红磷B.红磷在集气瓶内继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均没有变化C.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D.要使实验成功,红磷必须足量,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8.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9.(陕西中考)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下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10.(2011·陕西副题改编)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三个实验示意图,根据图示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B镁带的燃烧C铁丝的燃烧A硫的燃烧(1)硫的燃烧实验在集气瓶底预先装上了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2)镁带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铁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 4)通过比较发现上述反应有许多共同特点,请写出其中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利用右图可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