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书愤》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29页
  • 卖家[上传人]:xftxx****9158
  • 文档编号:375863803
  • 上传时间:2024-01-0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7.05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爱国主义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屈原离骚离骚-文天祥过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如山杜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宋是一个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南宋是一个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壮志饥餐胡虏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岳飞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辛弃疾使行人到此,忠愤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气填膺,有泪如倾张孝祥张孝祥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陆游陆游陆游履历:出生陆游履历:出生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在生前即有在生前即有“小李白小李白”之称,存之称,存诗诗9300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存诗最多的诗人出生于两宋之交1125年靖康之难的前一年。

      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及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的刺痛了汉人的内心,国家的不幸,家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陆游履历:阻力陆游履历:阻力陆游初试为第一,因秦桧之孙秦埙居陆游名下,次年复试,秦桧指示主考官将其除名范成大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主和派诋毁他“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自号陆游自号“放翁放翁”陆游为礼部郎中,何澹弹劾他“喜论恢复”“不合时宜”,朝廷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罢官陆游履历:军旅生活陆游履历:军旅生活46岁,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幕僚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在此期间,陆游常到战略要塞大散关(宝鸡)一带巡逻朝廷否决北伐计划,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只有八个月,是陆游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事实践陆游履历:晚年陆游履历:晚年66岁直至去世的二十年间,陆游隐居故乡,过着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

      但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壮志从未真正消失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他的大量诗歌既表达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临终之际陆游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陆游1.理解诗歌内容,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者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体会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悟南宋爱国词人的情怀学习目标书:书写愤:愤慨,愤懑标题的含义是:书写愤慨的意思书 愤解 题背景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赵眘)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诵读诗歌诵读诗歌 书愤 陆陆游游游游早早岁/那知那知/世事世事/艰,中原,中原/北望北望/气气/如山楼船楼船/夜雪夜雪/瓜洲瓜洲/渡,渡,铁马/秋秋风/大大/散关塞上塞上/长城城/空空/自自许,镜中中/衰衰鬓/已已/先斑。

      先斑出出师/一表一表/真真/名世,千名世,千载/谁堪堪/伯仲伯仲/间!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情感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书愤所“书”何事?如何抒“愤”?所抒何“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那知那知”年轻时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血气方刚、天真纯真书书”:早年恢复中原:早年恢复中原之之志志“早岁早岁”早年早年那同哪同哪“愤愤”报国无门报国无门思考三:联系时代背景,“世事艰暗示了什么?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同时代抗金英雄岳岳飞: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文天祥: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辛弃疾: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创制飞虎虎军,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道出了多少心酸与坎坷,自己的抗金大志深受打压,折居老山,国家山河破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马致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黄庭坚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两句是如何书写的?有什么特点?这两句是如何书写的?有什么特点?不用动词,不用虚词,不用动词,不用虚词,纯意象的组合。

      纯意象的组合白描)(白描)战战船船、战战马马、酷酷烈烈的的战战争争环环境境(夜夜雪雪、秋秋风风)、险险要要的的军军事事据据点点(瓜瓜州州渡渡、大大散散关关),组组成成了了两两幅幅气气势势宏宏大大的的战战争场面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宋孝孝宗宗起起用用主主战战派派张张俊俊收收复复灵灵璧璧,虹县,推进北伐虹县,推进北伐陆陆游游3737岁岁任任镇镇江江通通判判,积积极极参参战战献献策策,风风雪雪交交加加南南宋宋水水军军在在瓜瓜洲洲渡渡,开开着着高高大大战战船船,冒冒着着风风雪雪前前进进楼船:有楼的的高大的船楼船:有楼的的高大的船雄壮:雄壮:时间上时间上:跨度跨度1010年年 空间:东南空间:东南-西北西北 作战方式:水战作战方式:水战陆战陆战 大散关:陕西宝鸡市南边大散关:陕西宝鸡市南边宋宋孝孝宗宗任任命命王王炎炎,让让其其从从四四川川绕绕秦秦岭岭北北上上中中原原,陆陆游游4848岁岁,在在王王炎炎幕幕府府中中办办事事,曾曾亲亲临临大大散散关关强强渡渭水,和金兵交战,渡渭水,和金兵交战,“书书”:两次抗金:两次抗金胜利胜利战战役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南朝时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南朝时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自毁汝万里长城书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愤愤”壮志难酬壮志难酬“空自空自许”的“空”字,如万钧霹雳,足使铁石心肠下泪,千古英雄寒心!在两次短暂的前线生活中,他积极协助爱国将领张浚和王炎,出谋划策,而且亲临战场,以“塞上长城”自许,积极从事抗金活动然而南宋统治者不但不许他做“塞上长城”,而且一次又一次地以种种罪名把诗人从中央降到地方,从前线调到后方,最后赶回家乡山阴,不许他于预朝政愤愤”年华空老年华空老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书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用典明志用典明志诗人对诸葛亮的。

      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仰慕之情,之情,并以此并以此自勉自勉诸葛坚持北伐,虽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作者对诸葛亮的崇,但终归名满天下,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对国事的操劳虽屡遭挫折,但敬之情,对国事的操劳虽屡遭挫折,但意意志并未消沉志并未消沉谁堪伯仲间”,含蓄地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以致收复大业无人领军,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愤愤”无人领军无人领军“书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早岁那知世事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谁堪伯仲间书书 愤愤“书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年事已高、壮志未酬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一:作者因书了哪些事?作者因书了哪些事?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二: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1忧愤国家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2忧愤朝政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3忧愤自己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早岁那知世事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谁堪伯仲间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艰,道出辛酸与坎坷,暗指投降派对敌人妥协退让,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白白描描:纯纯意意象象的的组组合合战战船船、战战马马、酷酷烈烈的的战战争争环环境境(夜夜雪雪、秋秋风风)、险险要要的的军军事事据据点点(瓜瓜州州渡渡、大大散散关关),组组成成了了两两幅幅气气势宏大势宏大的战争场面的战争场面用典:用典: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万里长城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用典明志用典明志诗人对诸葛亮的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仰慕之情,并以,并以此自勉。

      此自勉合作探究三:诗人如何抒合作探究三:诗人如何抒“愤愤”?.总结归纳:时代的悲剧总结归纳:时代的悲剧 共同的情结共同的情结,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相同的际遇相同的际遇,陆游是“已先斑”“鬢先秋”、辛弃疾是“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志士们共同的情结小 结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1.陆游的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强烈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的诗句是“”。

      2.陆游的书愤中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的两句是“”3.书愤中描写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的两句诗句是“4.书愤中作者追慕先贤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