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367492140
  • 上传时间:2023-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2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说明文单元,人文主题为“文明印记”,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选编的五篇课文均为事物说明文,既有科学性事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也有文艺性事物说明文《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蝉》和《梦回繁华》,类型较为丰富,特点各有不同,主要介绍中国建筑、古典园林、动物的生命历程、艺术画作这些事物说明文主要通过巧妙地组织结构、综合地运用说明顺序、合理地使用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使用字词等,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潜藏着情感的暗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传递的文明印记之美,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文体上,五篇文章都是说明文,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文学笔法不论师生,可能都很难一下就捕捉到其中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眼光先离开文本,转向作者,可能会发现一些端倪茅以异首先是一个桥梁专家,因此在写作中会有许多科学数据的出现;叶圣陶是一位教育家、作家,写作时自然会运用规范的词语与句式,文章充满了规范整饬的美感:周定舫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写这篇文章不是闭门造车写出来的,而是在采访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极高的新闻素养。

      为了表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他采用“瞻仰记”的形式一边瞻仰一边介绍,让整篇文章不仅有很强的感染力,还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法布尔虽然是一位昆虫学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位作家,他对动物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往往把昆虫当作人,把昆虫社会当作人类社会,因此他的笔下不仅倾注了极其细腻的观察,还倾注了抑制不住的喜爱之情;毛宁的身份是艺术家,但首先也是一位作家,因此在他的眼里,《清明上河图》首先不是其具有的美术价值,而是其具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正是五个作者身份的差异,形成了五篇作品同中有异的审美风格教你会读事物说明文”单元整体设计,基于学情,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创作一篇‘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为核心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通过“范文引路:开启学习之旅”、“同中有异:明察变化之道”、“学而时习:精进阅读之法”和“以写促思:阐释读之要义”四个课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事物说明文的策略,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事物说明文,培养自己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学习需要分析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引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说明性文章时,重在把握文本信息学生要准确把握说明文的信息,需关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学情研判1.诊断测试请从所掌握的事物说明文中选取一篇,为同学讲解其主要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语言特点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100位学生)(1)说明顺序:90%的学生能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讲解,但无法深入分析其材料组织和文章结构的顺序2)说明方法:81%的学生对所讲说明文的内容仅停留在概括大意层面,不理解说明文是如何突出事物特点的,缺乏对说明方法的具体解析3)说明语言:71%的学生所讲说明文缺少重点字词、文段的解读和品析,无法对说明文独特言语形式进行细致地分析。

      3.前测分析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有一定的说明文阅读积累,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解析说明文,但深入分析其内在的说明顺序,理解其说明方法和品味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具体情况如下:90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90%)能够找到文章表层的说明顺序,但无法发现内容组织上的内在顺序;81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81%)的讲解停留在说明内容和说明对象的层面上,缺乏对说明方法的具体解析;71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71%)缺少对重点字词、段式结构、言语形式的解读,无法细致分析其语言特点三、学习内容确定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有一定数量的说明文阅读积累,但大多停留在表层的内容和对象上,缺少对说明文是如何突出说明对象特点的细致分析因此,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梳理作者是怎样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安排文章结构、使用恰当的方法组织材料和说明语言的2.比读五篇课文,分析科学性事物说明文和文艺性事物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点,探究不同类型的事物说明文共性与个性特征及阅读策略3.用清晰、规范、有条理的语言,总结如何阅读一篇事物说明文,完成一篇说明性文章二、思维目标1.能够归纳、概括五篇课文使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特点,提升概括思维能力。

      2.比较阅读五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分别总结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和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并进行方法迁移,自主阅读同类型的其他事物说明文,提升比较思维和演绎思维能力3.能够通过查找阅读相关资料,丰富自己总结的阅读策略,并形成一篇说明性文章,指导读懂不同类型的事物说明文,提升创造思维的能力三、价值目标在学习中感受前人创造的智慧、革命精神的宝贵以及大自然的奥秘,感知学者、新闻工作者、科学家具备的广博知识、专业素质、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体会作者传递的文明印记之美,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核心任务:创作一篇“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要求:1.运用本单元习得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一般的事物说明文2.结合具体课文进行分析,适当拓展其他相似文本3.注意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使用4.不少于600字教学实施第一课段  范文引路:开启学习之旅 核心任务:通过精读,自主归纳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一、学习任务1.精读茅以昇《中国石拱桥》,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写作顺序,体会作者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严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巧妙,了解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特点和写法,自主归纳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3.结合拓展材料,进一步明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感受前人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茅以昇《中国石拱桥》2.推荐阅读: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节选)、罗英《中国桥梁史料》3.助读材料: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解释四、完成任务1.快速阅读课文,明确《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说明对象;勾画出文中能够表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关键句进行信息整合,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梳理其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与写作顺序,完成学习任务单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它的特点有               ,我是从                        (原文)中发现的2)参考小贴士“说明顺序”,用思维结构图将本文的结构层次和写作顺序梳理至下框中2.研读《中国石拱桥》所写“赵州桥”和“卢沟桥”部分,简要概括二者结构设计的特点,感受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完成下表后小组内讨论:作者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事物特征的用意,得出结论并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3.科学性说明文的语言特色鲜明,请你仿照示例,从《中国石拱桥》中至少选择三处你认为能够体现科学性说明文语言特色的句子,结合句子进行具体分析;并自主归纳科学性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示例:“《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该句中“大约”和“可能”两词均意在推测,表明“旅人桥”建成的具体时间以及是否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不确定,体现出说明文语言严谨和周密的特点自主归纳:                                                      4.思考整理: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自主归纳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将其整理成表格,与同学交流、讨论、完善5.搜索网络,参考阅读罗英《中国桥梁史料》及陈寿儒《夜宿卢沟晓月》(节选),从内容、写法及语言等角度进行分析点评,进一步明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小贴士1.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特色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平实的科学性说明文和生动的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对象即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个现象或阐释的某种道理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可以从标题、开头或结尾找到,如《中国石拱桥》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梦回繁华》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就在第1段的末句。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一般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3.说明顺序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其中,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整体到局部;③从主要到次要;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特殊到一般;⑥从原因到结果;⑦从具体到抽象4.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②打比方;③列数字;④作比较;⑤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摹写事物情状);⑥引资料;⑦分类别;⑧列图表;⑩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们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五、学习评价用课上思考整理的阅读策略,对科学性事物说明文《故宫博物院》进行解读,小组讨论交流,补充完善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阅读策略第二课段 同中有异:明察变化之道核心任务:精读叶圣陶《苏州园林》,自主归纳阅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一、学习任务1.精读叶圣陶《苏州园林》,学习叶圣陶是如何使用平实而精致的语言来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2.对比阅读《中国石拱桥》,分析二者在突出事物特征时结构层次、写作顺序、说明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异同点,感受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了解文艺性事物说明文与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区别,自主归纳阅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叶圣陶《苏州园林》2.助读材料:文艺性说明文解释;平实而精致的说明语言解释四、完成任务1.借助第一课段所学阅读方法,明确《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自主概括文中苏州园林的特征,感受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及如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用自己的方式梳理和归纳,小组展示2.文艺性事物说明文在准确说明的基础上,还不失形象化的表达请从词语、句式、修辞、描写等角度,用知识卡片整理课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文艺性事物说明文语言平实精确与精致典雅兼具的特点示例:知识卡片一:从用词看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原文: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语言特点:对园林的草木的描摹使用的动词平实而不呆板似乎“栽”和“补”可以相互替换,但是琢磨一下会觉得“补”显得更为随意,而“蔓延”则展示了爬山虎和蔷薇木香生长的姿态文艺性事物说明文通过选用颇为灵动的动词来展示园林草木的特征3.思考整理:比读《中国石拱桥》,梳理两者在结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表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how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分层作业.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寻找身边的美》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分层作业.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水果分享会》精品教案.doc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Healthy habits单元解读讲义.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3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体验单元 画蚂蚁》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2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时教参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