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7篇).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315594455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7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篇1 第一层:诗人望着一江春水向东流月亮从广阔的江面上升起,映着滟滟的江波,呈现一片明澈诗一出手就渲染出一片浩阔,朦胧又透亮的夜景,似真似幻,使人面对着无限的时空,犹如突然进入一种失重状态,进入一种寻求顿悟的深邃由随波一泻千里的月色,诗人又想到江流长在,月光长在,而人生却是那么瞬息,于是连续感慨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以江月起笔,可谓“横绝”江连海,海生月,月照春江,这样一幅连环的美景呈现于千万里的阔大时空,极见诗人胸襟之大,眼界之广,有一种仰视宇宙的气魄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之绕,花之林,汀之沙,用来衬托月之光其美似霰,似霜,微妙的心灵体验让人在静谧和清丽中获得瞬间的生命享受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皎月当空,江天无尘,一色净美这美出自诗人的内心,又以何人何年来叩问:有限的个体生命能够超越时间的规定而获得不朽无限的价值吗? 的笔触,先由江潮写到海中明月,既而由远景拉到近处的江流花甸,随后将镜头推向整个天空,最终定格于高悬的孤月,描绘出春江月夜气象恢弘,又静谧美丽,如梦似幻的动人意境。

      其次层:天上水上,浩白无尘,只有这一轮孤月,在无穷的宇宙中,永无终止的漂泊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命却一代传一代,没有穷尽,犹如江月不朽于宇宙天地莫非江月也属情种,它在等候自己的情人吗?假如江月有情的话,那么人就应当更有情;但是有情的个体生命有限,看看长江流水的不朽,那后浪推前浪不正像人类的代代相传吗?诗人好像从宇宙天地顿悟到有限与无限的平衡这是诗化了的时间,诗化了的哲学 第三层:移动的月光,必定是正照着那女人的妆镜台缅想之情,犹如这皎洁的月色一样也覆盖着游子 (1)“白云一片去悠悠,清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在不朽的时间里,情不朽,情纯净;爱也不朽,爱也纯净过去的爱,在一个永在的回溯所形成的永不消逝的真实中重新开花,而现在的生命也就挟有将来盼望和踵事增华的幼芽了由江天而游子,而思妇,由宇宙之大而人间相思,足见纯净爱情是超时空的 (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写游子之思游子内心对客观实在的熟悉直陈为诗意化的心境。

      由此及彼,自我内心所体验过的内在感受而及对方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写思妇之情高楼思妇难于排遣的相思之情,呈现出直观主体与直观对象的交融统一境界 (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写游子之思和思妇之词在缅想中,时间被取消了,凝化为不朽 第三层: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终以江月落笔,回扣起笔,同样妙绝 “月可落,春可尽,花可无,而情不行得而没也……”千端万绪,总在此情字内 全诗固然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但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音调响亮,意境清沏而透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篇2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张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其次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画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美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犹如和大海连在一齐,气概雄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丽一个“生”字,就给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月光闪烁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雪白的雪同时,又奇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看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光明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制造了一个神话般奇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分外幽美舒适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步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清澈的天地宇宙,犹如使人进入了一个纯洁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究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神秘 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像个人的生命是瞬息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像”的明月得以共存 诗人虽有对人生瞬息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无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喜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像”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候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久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淌,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缅想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只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 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轻柔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缅想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终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际,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圆满和向往。

      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他思忖:在这美妙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 由于这是初唐诗中最具有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当生命阅历被放大到宇宙意识,张若虚在文学技巧上又把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思想拉回来——“江流宛转绕芳甸” 他的面前有一条河流,“宛转”地流过“芳甸”;“甸”是被人整理出来的一洼一洼的'圃,就是田 为什么叫“芳甸”?由于不种稻子,不种麦,而是种花河流曲曲折折地流过种满了花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江流宛转绕芳甸”将主题变成了“江”与“花”的对话 自古以来,水被用来象征时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的就是时间在中华文化当中,水的象征性突出明显,始终代表着不断消逝的时间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用水做象征,来表达这个意思 “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张若虚,觉得宇宙间有自己不了解的更大的时间跟空间,刹那之间,他个人的生命与流水的生命、时间的生命有了瞬息的对话。

      假如说魏晋南北朝始终都在为文学的形式做筹备,但始终没有磅礴的宇宙意识展露,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大宇宙意识一下被提高到惊人的状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篇3 《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生只流传两首诗的张若虚,因此诗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称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固然用的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旧题,但张若虚脱出窠臼,突破了乐府旧题只写春情闺怨的局限,将人世间春、江、花、月、夜五种最美妙的景物集中融合到一齐,再现了江南春夜动人的美景,构成了奇异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令很多读者为之倾倒,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一、音韵美 张若虚生活在大唐盛世,是一个健康、繁华、向上的时代,时代给予了人们蓬勃、浪漫的性格,作为才子的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体制上表现出自由创新的特色全诗三十六句,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看成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各章节采纳了逐章转韵法,每章节换韵,共换了九次先是平声庚韵起首,依次是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平声开韵、平声文韵、平声麻韵、仄声遇韵整首诗平仄交叉、凹凸相间,达到了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的效果,形成节奏鲜亮的音乐美。

      如诗中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江潭落月复西斜,回旋运用平声韵,抒发了男女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达到了气韵悠长的效果同时全诗句子采纳民歌风调,加强了句子的节奏感与音乐美如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民歌中常用的问答体手法 《春江花月夜》采纳平仄交叉韵法,读起来美丽悦耳这种艺术构思使得全诗充满着音乐情味:节奏鲜亮、旋律悠扬、音韵回转,体现出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并且章节间的韵律变化,使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交叉变换,表现出诗人思绪万千又不断变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美丽、音韵和谐,好似一首月光小夜曲全诗随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变化而转韵,使韵律随着诗情而曲折回旋,带来剧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正由于这首诗的音乐美,让人觉得读这首诗是一种享受,也能激发读者渐渐品尝的爱好 二、自然美 这首诗首先再现了江南的自然美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给我们描绘了清丽、意趣盎然的春江花月夜美景:春天的江水一片平阔,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海水连着明月,明月照着江水,给予了明月和潮水鲜活的生命,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新五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2025新一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2025新三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2025新二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仿真试题.docx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庙湾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简单答案].docx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