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依法办学专项检查自查报告.doc
14页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依法办学专项检查自查报告目 录一、办学定位与治理结构 11.1 办学定位 11.2 决策机构与制度建设 21.3 办学许可证核定项目 31.4 党团建设与民主监督 3二、办学条件 42.1 办学基本条件 42.2 实习实训场所 42.3 和谐校内建设与平安稳定 4三、老师队伍建设与师生权益保障 53.1老师队伍建设 53.2 教职工权益 73.3 学生管理与权益保障 7四、招生工作管理 94.1 招生宣扬与管理 94.2 学籍管理与证书发放 9五、资产与财务管理 10六、自查结果: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11附件: 1.学校基本状况表 2.学校土地房产状况表 3.办学条件状况表 4.教职工基本状况表 5.学生基本状况表依据《山东省教化厅关于开展民办高校与民办非学历高等教化机构依法办学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要求,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迎检领导小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化促进法》《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化促进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仔细学习领悟专项检查工作的意义和内涵,细化落实各项工作方案,重点针对《通知》内容要求进行了全面自查工作。
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一、办学定位与治理结构1.1 办学定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化部批准的全日制民办一般本科高校,由青岛恒星集团有限公司与其法人代表陈昌金投资举办,属于社会公益事业非营利性教化机构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化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化公益性原则学院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下设汽车学院、信息学院、印刷学院、机电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现有印刷工程、网络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等12个本科专业以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印刷技术、包装技术与设计等43个一般高职专科专业建校16年,学院为山东省、青岛市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了技术技能型人才5万余人学院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正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1.2 决策机构与制度建设董事会是学院的决策机构,由恒星集团代表、学院院长、行业代表、教职工代表等7人组成其中5人具有五年以上高等教化管理阅历学院坚持“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党委核心、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依据《民办教化促进法》《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会章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章程》的规定议事和管理。
现任院长具有多年高校教化教学管理阅历, 任职条件符合民办高校校长聘任法定要求经学院董事会决议聘任,依法独立行使教化教学和行政管理职权,组织学院的教化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学院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健全,主要管理人员业务熟识,基本稳定,对工作尽职尽责,服务意识强,管理与服务效果好,师生员工满足度高学院建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制定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管理规程》,由纲要、程序、细则、记录四个层次组成,涵盖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与招生就业管理等全方面的制度建设,保障学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1.3 办学许可证核定项目2014年5月,学院升格为全日制一般本科院校后,重新修订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会章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章程》,并报青岛市教化局、青岛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审批通过,报山东省教化厅备案学院严格依据许可证核定的项目开展教化教学活动1.4 党团建设与民主监督学院党团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完善,工作中依据党团联建、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感恩教化”、校内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学院的实际,推动工作创新,取得了肯定的成效目前党团建设人员配备与经费支配基本能够保障工作正常运行学院党委定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涉与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问题时,党委参与董事会的探讨决策。
学院建有工会,各项制度基本完善,工会组织和教化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的权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敬重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参与学院管理和监督,落实教职工的有关提案和决议,为学院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教职工代表大会每三年一届,每学年召开1—2次会议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自觉接受省委高校工委党建工作联络员和省教化厅督导专员的督导、督学、督查工作,为其正常开展工作供应了必要的保障二、办学条件2.1 办学基本条件截至2015年12月31日,学院共有专任老师495人,兼职老师112人专任老师生师比为21.7:1,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老师为212人学院占地总面积1008亩,校舍建筑面积40.5万平方米,生均37.7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为22.66万平方米,生均21.07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7812.6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0.72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89.9万册,生均图书83册,电子图书30万册2015年图书借阅总量20.01万本次,生均借阅20本次,学生流通总量92.6万人次,达到《一般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能够满足教学要求2.2 实习实训场所学院建有104个试验室,119个实训基地,其中18家校企实训基地,101个校外实训基地。
这些试验实训场所为完成教学支配和完成校内实习实训、毕业生顶岗实习供应了保障学院设有餐饮中心、体育场、篮球场、排球场、滑雪场、高校生活动中心、心理健康询问中心、医务室、超市、邮局和银行(ATM)等教学服务设施,可完全满足学院教化教学要求2.3 和谐校内建设与平安稳定学院教学区、办公区、住宿区、服务区、绿化区、消遣区等功能区设计规范、布局合理,秩序良好学院常常组织师生员工举办各类校内文化活动,丰富校内文化生活,通过报纸、网络、论坛等宣扬方式进行舆论宣扬学院保卫处配备专职安保队伍,人员经费保障到位校内内安装监控系统,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的人防、技防、物防和消防平安管理,严控校内内外治安环境,增加了师生平安感学院每年与各二级学院、各处室签订《平安稳定工作责任书》,强化领导责任制定了《突发事务应急预案》,建立了学生平安和损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消防等突发事务应急演练,提高了学生自护自救逃命实力和突发事务的应对实力2015年度,学院未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平安稳定责任事故三、老师队伍建设与师生权益保障3.1老师队伍建设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专任老师中获得硕士学位的老师为212人占专任老师总数的43%;副高以上老师为153人,占专任老师总数的30.9%;符合“双师型”老师条件的老师为155人,占专任老师总数的31.3%老师教学质量较高,师德师风状况良好,学生满足率较高,师资结构详细见下表:表3.1 师资队伍结构师资结构分类现有人数比例职称结构正高级5811.72%副高级9519.19%中级12124.44%学历结构探讨生20942.22%本科26353.13%其他234.65%学位结构博士探讨生30.61%硕士探讨生20942.22%年龄结构35岁以下28557.58%35-55岁(含)8316.77%56岁以上12725.66%合计495学院实行青年老师持证上岗制度青年老师入职当年必需参与山东省高等学校老师岗前培训,并考取高校老师资格证书每年对考取资格证有困难的老师进行校内特地培训,确保老师持证上岗学院重视老师培训工作,仔细落实国家和省师资培训的有关政策要求,供应必要的培育经费,通过支配老师到企业工作岗位挂职熬炼,延长老师培训时长和参与各类竞赛等措施,保障老师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学校依据山东省教化厅高校老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精神,重新修订了岗位聘任制度,将职称评定与岗位聘任结合起来,并于2015年年底进行了首次岗位聘任等级的认定。
3.2 教职工权益学院建有完整的薪酬体系,实行按劳取酬,依法保障老师合法权益,每年实行不同的形式为老师提高福利待遇学院依法设立工资专户,为符合条件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与公积金,并按劳动法规定为教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相关费用,保障教职工的待遇截止2015年12月份,我校共为297位老师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占应投保险人数的86.8%,目前投保人数为314人,占应投保人数的92.1%新入职(新聘)老师依据不同类型与其分别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专家聘任协议、特地人才引进协议等,确保老师的聘任与解聘符合国家相关要求3.3 学生管理与权益保障学院建立健全了学生管理工作体系,设立了学生处、团委、就业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过程限制、保障服务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指导与监控依据学院实际状况,各二级学院设有思政主任、班主任岗位,担当员的工作职能各二级学院设有院学生会、自律会、社团联合会等高校生自治组织,强化学生“三自”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建立了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整理编印了《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建立了思政主任例会制度和班主任培训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目前学院的办学层次有统招四年制本科、三年制高职专科、五年一贯制专科以与非统招学历教化四种不同类别学生,全部都是依据类别进行编班,按不同的培育方案和教学支配实施教学,不存在不同类别学生混合编班状况学院严格执行各层次学生教学支配和培育方案,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院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化的开展,设有心理询问中心,配备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老师队伍,采纳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高校生人格问卷(UPI)的方式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了“校-院-班-舍”心理健康四级体系,定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院就业处负责学生就业工作,各二级学院配备就业主任专岗,负责储备就业岗位,指导学生就业工作实行“市场导向、政策指导、学校举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和帮扶高校生创业政策,学院2013、2014、2015年初次就业率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工作会议制度、呈报制度、考评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确保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足度学院设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接受和妥当处理学生提出的申诉,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院设有投诉信箱、服务热线、校内110等学生问题投诉平台,由责任部门支配专人负责与时仔细的处理学生投诉问题,并负责将投诉问题向分管院长反馈以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四、招生工作管理4.1 招生宣扬与管理学院依据教化部36号令,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制定了的招生章程,招生简章的内容、招生宣扬资料等均经山东省教化厅等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未发生虚假招生、混淆不同类别学生招生政策、混合编教学班的状况;做到严格依据国家下达的招生支配、招生规定和程序;按正规程序发放通知书,明确告知学生学习形式、学习年限、取得学习证书的方法学院没有托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全部招生工作人员均为学院在岗在编正式员工,招生活动合法有序,符合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学校统一组织招生工作,没有以二级学院(机构)的名义单独组织招生4.2 学籍管理与证书发放学院制定了《学籍管理细则》,就学生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