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doc
5页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 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1 《屈原》——负石而投河,行之难为者 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2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3 《柳如是》——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她一生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
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崇祯17初年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铁骑频频叩关,明军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当年梁红玉协助韩世忠擂鼓击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却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无声的反驳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4 颜真卿为国殉难 唐朝的时候,有个地方官叫李希烈,为实现个人野心,发动叛乱,四处烧杀抢掠,使百姓遭难,国家也受了损失怎么办呢?当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议,让太师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归顺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让年过70的颜真卿去见李希烈其实,这是那个宰相出的坏主意因为颜真卿为人正直,不肯巴结讨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会归顺,却让颜真卿去,想借刀杀人颜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毫不犹豫地去了 果然,李希烈见到颜真卿,立刻让部下拔出刀,围着他破口大骂,说要吃他的肉颜真卿挺身屹立,怒视着叛贼李希烈等人劝他投降,他说:“我来劝你们投降,你们反来劝我,我岂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我快八十岁了,还怕死吗?”李希烈命人挖了坑,要活埋他颜真卿冷笑说:“我既然敢来,就不怕死,要杀就杀!”他为自己写好了祭文和墓志,做好了死的准备 过了些日子,李希烈又叫人堆上柴草,点着火,对颜真卿说:“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视死如归,毫不犹豫地向火堆扑去,倒是那伙人吓得把他拉住了。
李希烈见颜真卿软硬不吃,决定杀了他,派人去把他勒死了颜真卿就义前,仍大骂不止,表示自己为国尽忠决不屈服的意志这位爱国老人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古人的爱国赤诚事迹5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