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观课报告--克和千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花**
  • 文档编号:351371956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克和千克《克和千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所接触,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克和千克这一概念的建立,说说简单实际却不容易,有幸聆听了杰老师对这一内容的执教受益匪浅1、开门见山,引入课题课伊始,杰老师就拿出学生熟悉的两件物品(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跟杰老师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哪个重一些?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然杰老师出示收集的一些物品的质量,发现物品都有质量,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最杰老师揭题:物品有轻有重,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克用英文字母ɡ表示,千克用英文字母kɡ表示克和千克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中的这两个新朋友简单明了,直切主题2、重视学生个体体验的实践克和千克概念的建立只能借助于肌肉的感觉,所以只有让学生个体充分地体验,才能较好地感知以前也听过这一内容的课,任课教师大多重视1克和1千克的体验,而实际生活中,较小的物体质量一般也有几十、几百克,刚好是1千克的物体,生活中也不常有,基于上述种种分析,杰老师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体验1克和1千克外,还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几克和几千克质量的体验。

      在感受“几克”的质量时,杰老师设计了下面这些环节:(1)找出所带物品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2)用手掂一掂50克、100克、300克、500克的物品,并把这些质量记在脑中3)闭上眼睛,请同桌把其中的一样物品放在你的手上,你能猜对吗?(4)在建立50克、100克、300克、500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再动手掂掂数学书,估计一下它的质量,并与质量接近的所带物品对比,确定数学书的质量大约是多少,然后称出数学书的准确质量,再掂掂数学书,记一记5)估一估身边较小物体的质量,并称一称验证在感知几千克的质量时,杰老师安排了小组活动:按要求收集好物品,每个同学先拎拎2千克,再拎拎3千克,最后拎拎4千克,体会拎几千克感觉有点累这样的设计,提供估测再实测的体验,迎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并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对比、排除中体验实践,丰富了肌肉的感知,在充分享受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中类化了知识,较好地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3、让生活走进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后,杰老师设计了下列练习环节:1、你能帮他们(一个梨、一只足球、一包方便面)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吗?2、我来找出物品合适的质量。

      3、辨一辨“是真是假”,并进行知识延伸——质量单位“吨”在课末进行总结时,还教育学生“克和千克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质量单位,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更多有关质量的知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4、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克是一个非常小的质量单位,在生活中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非常少见,但在某些特定领域里,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杰老师就在学生感知1个2分硬币约重1克后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小看了这1克,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它是非常重要的单位,像我们知道的神舟七号飞船,为了仅仅增加1克的质量,科学家们往往要研究好几个月呢短短几句话,却道出了学习知识该拥有的良好品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