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口流动引起生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的扩散模式研究.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14599047
  • 上传时间:2019-11-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4.7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专题人口素质与城市综合竟 P o p u l a t i o nQ u a l i t ya n dC i t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人口流动引起生育观念和行为 转变的扩散模式研究 S t u d yo nD i f f u s i o nP a t t e r no f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F e r t i l i t yI d e aa n dB e h a v i o rC a u s e d b yP o p u l a t i o nM i g r a t i o n ·韦艳 (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西安 7 1 0 0 4 9 ) W e iY a n 力 内容提要:本文将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研究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和行为 转变的影响因素,探寻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的融合程度对这些转变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农村流 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对其生育观念和行为影响的过程和模式,以及她们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融合 度对其生育观念和行为( 如曾生子女数、期望子女数和避孕行为等) 的影响。

      3 1 9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p e rc o m b i n e st h et h e o r yo fi n n o v a t i o nd i f f u s i o na n ds o e i a ln e t w o r kt o a n a — l y z e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d e t e r m i n a n t s0 ff e r t i l i t yi d e aa n db e h a v i o ro fr u r a lm i g r a n t s .a n de x — p l o r et h ei m p a c to ft h e i rc o n f o r m i t yd e g r e ew i t hc i t yO nt h e s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O u ra n a l y s i sp u t s t h ee m p h a s i so nt h ei n f l u e n t i a lp r o c e s sa n dp a t t e r no fs o c i a ln e t w o r ko fr u r a lm i g r a n t s ,a sw e l l a so n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i rs o c i a ln e t w o r ka n de o n f o r m i t yo nf e r t i l i t yi d e aa n db e h a v i o r ( c h i l d r e ne v e r b o r n ,d e s i r e dn u m b e ro fc h i l d r e na n dc o n t r a c e p t i o n ) .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特别 是东南沿海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对廉价劳 动力的巨大需求,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工的观念与行为深受大城市的现代西方文化 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使农民工观念与行为的现 代性逐渐加强,新文化得以传播、固有的旧文化观 念则逐渐演变同时,外出务工使妇女从经济上 得以独立、价值观念和经历见识得以提高,颠覆了 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 S i l v e y ,2 0 0 3 ) , 改变了女性农民工对自身的期望,其婚育观念及 行为的改变更为显著她们在再社会化的过程中 逐渐地更新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逐步 地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社会中 中国农民工用他们朴素的角色转变和身份转 变的实际行动,在观念、行为和结构等诸方面不断 缩小着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推动 整个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李汉林,2 0 0 3 ) 其进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重新构建新的社 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网的过程,个人社会网络内的 互动,会影响个人的行为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农 村流动人口在城里的社会关系网的角度,分析她 人I :1 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P a p e r s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y m p o s i u mo i lP o p u l a t i o n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在其社会网络中的扩散 模式。

      二、研究背景 ( 一) 创新扩散的理论背景及在生育转变 方面的应用 创新扩散是指抽象的观念、技术信息和实践 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这种传播通过交流和影响 从创新源到采纳者( R o g e r s ,1 9 9 5 ) 在社会经济 变迁和不确定的环境中,社会认知的核心是个人 从其他人处获取信息:个人需要时间来考虑由参 照人群处获取的信息和证据;在个人吸收其他人 的经验并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时,他们又成 为考虑类似创新性改变的其他人的参考点 ( M o n t g o m e r ya n dC h u a n g ,1 9 9 8 ) 虽然创新扩散 的研究始于1 9 0 3 年T a r d e 的《模仿规律》一书,但 对这一理论更为细致的研究是在4 0 年后, R y a n & G r o s s ( 1 9 4 3 ) 对杂交玉米在美国I o w a 州 ”3 2 0 鬟 农民种的传播研究,自此以后,许多研究关注各种 创新的扩散,如农业技术( G r i l i c h e s ,1 9 5 7 ;F l i e g e l , 1 9 9 3 ) 、生育控制方法( R o s e r o - B i x b ya n dC a s t e r - l i n e ,1 9 9 4 ;M o n t g o m e r ya n dC a s t e r l i n e ,1 9 9 3 ) 和政 策创新( B e r r ya n dB e r r y ,1 9 9 2 ;V a l e n t e ,1 9 9 5 ) 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关注集中在用扩散理论来解 释生育率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许多欠发达国家 在很短的时间内生育率出现快速下降2 0 世纪 8 0 年代P r i n c e t o n 欧洲生育率调查项目和世界生 育率调查的结果发现,生育率的转变与社会经济 的变化联系较弱,而与语言、种族和宗教联系很强 ( C l e l a n da n dW i l s o n ,1 9 8 7 ;W a t k i n s ,1 9 8 6 ) 这一 发现动摇了传统的主流解释,推动了8 0 年代扩散 理论的繁荣人们有意识地控制生育是一种创新 扩散,通过大众媒介或个人交流,使新的观念( 孩 子成本效用) 和行为( 生育控制技术) 变的普遍 扩散影响是独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加剧了社 会经济对生育率的作用( C l e l a n da n dW i l s o n , 1 9 8 7 ;R o g e r s ,1 9 9 5 ) 扩散理论认为:当一些人 采取新的生育控制观念( 或行为) 时会影响到另外 ~些人( M o n t g o m e r ya n dC a s t e r l i n e ,1 9 9 3 ) 。

      扩散 理论在研究生育方面的定性调查方面有较长的历 史,可以追溯到5 0 年代,8 0 年代以后有一些定量 的实证研究,微观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网络在生 育控制中的作用( M o n t g o m e r ya n dC h u a n g ,1 9 9 8 ; V a l e n t ee ta 1 .,1 9 9 7 ) ,宏观研究主要是构建一些 动态扩散模型( R o s e r —B i x b ya n dC a s t e r l i n e ,1 9 9 3 ; M o n t g o m e r ya n dC a s t e r l i n e ,19 9 3 ) 许多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出现快速下降,除了 社会经济因素外,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项目加快 了个体家庭生育行为的转变仅社会发展不足以 说明生育率下降,还应考虑社会互动因素避孕 行为一旦被一个社区中的一个群体或是一个社会 中的某个社区所采用,社会互动因素将成为加速 社区转变的推动力( B o n g a a r t sa n dW a t k i n s , 1 9 9 6 ) 社会互动对生育行为转变的研究表明妇 女更多的依赖非正式网络提供的生育控制方法 ( M o n t g o m e r ya n dC h u n g ,1 9 9 8 ;B o u l a y ,2 0 0 0 ) , 日常的社会互动发生在个人网络和社区。

      此外, 计划生育项目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宣传来提高生 育控制需求的了解,使用可获得的服务或市场 产品 扩散渠道主要分为两大类——社会网络和大 众媒介但是人际间的交流还是社会扩散的最有 效的渠道,社会网络发挥着更大的影响虽然许 多最初的信息是通过人际间渠道,但随后的细节 来自大众媒介,它也是新信息的重要来源扩散 的其他渠道是各种组织,包括从计划生育项目、政 府、国际组织到全球社区( 互联网) 任何单一渠 道的影响不能孤立,而是各种渠道一起作用,有助 于与生育率下降联系的观念、价值和行为的采纳 ( :) 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国流动人口 中的应用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互动而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它既是一种关于社会 结构的观点,又是一套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 曹子 玮,2 0 0 1 ) 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 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C a r — r i n g t o n ,1 9 8 8 ) 从社会网络和社会交往的角度观 察人们的社会互动,不仅应该分析由这种互动所 产生的纽带关系,而且还应描述这种互动和纽带 鹈黪戮彰“m戮 关系对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W e l l m a n , 1 9 9 7 ) 。

      从个体角度界定社会网络的代表作是格 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 s t r e n g t ho fw e a k t i e s ) ,格氏认为弱关系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使人们 跳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子,从更广泛的范围中获 得更多的异质性信息( G r a n o v e t t e r ,1 9 7 3 ) 林南 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源理 论在一个分层体系中,相同阶层的人们在权 力、财富、声望等资源方面相似性高,他们之间往 往是强关系;而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资源相似性 低,他们之间往往是弱关系当人们追求工具性 目标时,弱关系就为阶层地位低的人提供了连接 高地位人的通道,从而获得社会资源( L i n , 1 9 8 2 ) 国外利用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多集中 于职业流动方面,这些研究表明强关系和弱关系 在求职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求职者在 利用社会网络时的性别差异( G r a n o v e t t e r ,1 9 7 3 ; E n s e l ,1 9 7 9 ;W e g e n e r ,1 9 9 1 ) 国内的相关研究同 样集中在求职和就业方面,农民工“离土离乡”的 社会流动中,其信息来源、找到工作的方式以及在 城中的交往方式,都更多地依赖以亲缘、地缘为纽 带的社会关系网络( 李培林,1 9 9 6 ) 。

      职业流动者 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