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市循环经济发展.doc
59页1 -桂林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送审稿)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I -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3一、发展背景 ............................................3二、区域概况 ............................................3三、主要成效 ............................................4四、发展环境 ............................................7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发展目标 ...........................................13第三章 空间布局………………………………………………………16一、农业布局 ...........................................16二、工业布局 ...........................................19三、服务业布局 .........................................19第四章 重点任务………………………………………………………21一、建设循环型农业体系 .................................21二、建设循环型工业体系 .................................23三、建设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25四、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28五、构建循环社会 .......................................30六、重点领域 ...........................................32第五章 规划实施………………………………………………………35一、实施步骤 ...........................................35二、保障措施 ...........................................37附表 1 桂林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园区表…………40- II -附表 2:桂林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43- 3 -前 言循环经济是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实施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人类对传统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
当前,我国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2011 年—2015 年)是桂林市深入推进“两改一融合一示范”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建设世界旅游城和特大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攻坚期为指导全市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科学保护漓江战略,实现“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精神,编制本规划 4 -本规划范围为桂林市行政辖区,规划年限为 2011年—2015 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十 一 五 ”期 间 , 桂 林 市 委 、 市 政 府 高 度 重 视 循 环 经 济 工 作 , 逐步 建 立 健 全 了 组 织 领 导 机 构 , 完 善 工 作 机 制 , 把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工 作 纳入 到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为 桂 林 市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提 供 了 有 力 保障 。
一、 发展背景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科学保护漓江、实施科学发展,多次作出主要批示桂林历届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在产业经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就,为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因此,在桂林深入循环经济,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二、 区域概况桂林市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 27809平方公里辖 5区 12县,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从甑皮岩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到夏商周时期“百越”人的居住地、再到秦代开始置桂林郡,桂林历史上长期为广西政治、文化中心,生活着苗、瑶、侗、壮、回等 5个世- 5 -居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桂林 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 521.8 万人,城市化率 40.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5675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325元特色效益农业、工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为 18.3:46.7:35.0。
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开通了桂林至梧州、南宁和北海等高速公路和市区到两江国际机场及桂林绕城快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二级公路和乡乡通柏油路目标,两江国际机场成为国家重要的旅游机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多年来稳居全国内陆城市前列三、主要成效(一)循环农业成效显著2007年,桂林市被确定为广西唯一的全国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编制完成了《桂林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5) 》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研究及应用有序进行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有效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漓江、湘江、桂江、资江四大流域现代农业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有 10个县获得“自治区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全区率先通过“绿色食品(水稻、水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资源县入- 6 -选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工程2005-2010 年期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 17.5万座,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 23处,乡村服务网点 588个,6 年累计投入资金 6.2亿元。
截至 2010年底,全市历年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 57.38万座,沼气入户率达 55.26%,适宜建池入户率达78.91%,年可产沼气 2.29亿立方米,保护林地面积 5.09万公顷,相当于每年节约 16.35061万吨标准煤,加上对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年可为农民增收节支过亿元灌阳、恭城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二)循环工业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桂林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城经济开发区、苏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各县工业集中区共同推进的组团式园区经济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桂林作为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的3个试点城市之一,引进电动汽车生产线,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在桂林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电联产、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项目以及汽车加气站、充电站等设施建设,高新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十五”末的 11%提高到“十一五”末的 29.3%十一五”期间,桂林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深入1 折算系数:沼气 20908 千焦/(5000 千卡)/立方米=0.714 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7 -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自治区“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验收成为广西首家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09 年循环经济为该企业创造直接利润达 6445.5万,节水 300多万吨。
三)循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编制完成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 《桂林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总体规划》等,完善了漓江和沿桂阳、桂黄公路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筹划了“五大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重点选择生态旅游、商务会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三个方向进行创新试点;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大对餐饮业的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桂林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已由 2005年的 1.2086吨标准煤下降到 2010年 0.9998吨标准煤,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指标;累计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 3000余项,完成技改投资 529.6亿元;淘汰 172家产能落后企业 “十一五”期间,重点能耗企业累计实现节能 95.75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 242.59%2010年全市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 29522万元,全市工业固- 8 -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238.59万吨、处置量 12.14万吨。
新建 1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 95.8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 91.31%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1319.95吨,综合利用量为 1280.48吨,处置量为 39.47吨,处置利用率为100%市区生活垃圾清运率为 100%、无害化处理率 100%市本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90.4%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要求;城镇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投资 2000万元的桂林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正在建设中全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 15.29%节能与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五)绿色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营造全社会节约资源氛围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达 100万只;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推进绿色建筑工程,桂林市被列为国家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市国家税务局、荔浦县地方税务局、永福县气象局、阳朔县葡萄镇人民政府 5个单位被评为绿色机关28 所学校、3 所幼儿园通过自治区“绿色学校—幼儿园”办公室复核进一步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整治更换不达标车辆;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启动网点布局与建设规划,支持重点企业发展静脉产业。
9 -四、 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1、较好的政策保障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了《节约能源法》 、 《清洁生产促进法》 、《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标准和管理制度2009 年 1月 1日起正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系统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良好的发展契机2007年桂林市成为全国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