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
34页本章将重点分析经济、政治、文本章将重点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等与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解化等与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解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以及对教育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发展与教以及对教育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等问题作出解释育等问题作出解释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独立论(一)教育独立论• 19221922年年3 3月,月,蔡元培蔡元培提出提出“教育独立教育独立”的主张,认为的主张,认为教育独立应包括:教育独立应包括: 1.1.经费独立经费独立 2.2.行政独立行政独立 3.3.思想独立思想独立 4.4.内容独立内容独立 5.5.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二)教育万能论(二)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教育万能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教育万能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教育万能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洛克洛克洛克洛克。
他说:他说:他说:他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是由于教育之故是由于教育之故是由于教育之故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二)教育万能论(二)教育万能论 完整的、系统的完整的、系统的完整的、系统的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万能论教育万能论教育万能论教育万能论””””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爱爱爱爱尔维修尔维修尔维修尔维修((((C.A.HelvC.A.HelvC.A.HelvC.A.Helvé é é étiustiustiustius,,,,1715171517151715~~~~1771177117711771)提出的。
在爱尔维修看来,)提出的在爱尔维修看来,)提出的在爱尔维修看来,)提出的在爱尔维修看来,人们的种种好的和坏的品质,都不人们的种种好的和坏的品质,都不人们的种种好的和坏的品质,都不人们的种种好的和坏的品质,都不是世袭继承得来的它们是人在其是世袭继承得来的它们是人在其是世袭继承得来的它们是人在其是世袭继承得来的它们是人在其中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他们施中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他们施中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他们施中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他们施加影响的结果加影响的结果加影响的结果加影响的结果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三)人力资本论(三)人力资本论• 西奥多西奥多·W W·舒尔茨舒尔茨((ThoedoreThoedore·W W·SchultzSchultz)是人力)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们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资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们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即人力资本,这是投资的结果此外,贝本的一种形式,即人力资本,这是投资的结果此外,贝克尔、丹尼森、闵塞、布劳格等都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克尔、丹尼森、闵塞、布劳格等都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做出了贡献• 人力资本的倡导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人力资本的倡导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能够提高劳动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各种人力投资形式中,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各种人力投资形式中,教育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投资是最有价值的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四)筛选假设理论(四)筛选假设理论• 19721972年,年,迈克尔迈克尔··史潘斯史潘斯先生在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出先生在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人力资本市场理论的一个全新的人力资本市场理论——“——“筛选理论筛选理论((Screening TheoryScreening Theory))”” •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功绩,它筛选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功绩,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
据,起到筛选作用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四)筛选假设理论(四)筛选假设理论• 教育作为一种筛选工具,对个人和雇主都是有价值的,教育作为一种筛选工具,对个人和雇主都是有价值的,教育作为一种筛选工具,对个人和雇主都是有价值的,教育作为一种筛选工具,对个人和雇主都是有价值的,因为,任何社会要将成千上万的人用其他方法按能力分类因为,任何社会要将成千上万的人用其他方法按能力分类因为,任何社会要将成千上万的人用其他方法按能力分类因为,任何社会要将成千上万的人用其他方法按能力分类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巨大工作,而教育就成为实施这种分类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巨大工作,而教育就成为实施这种分类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巨大工作,而教育就成为实施这种分类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巨大工作,而教育就成为实施这种分类的有效工具的有效工具的有效工具的有效工具 • • 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亦被称为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亦被称为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亦被称为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亦被称为““““文凭理论文凭理论文凭理论文凭理论””””。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五)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五)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初期出现的,其主年代初期出现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里、戈登、多林格、卡诺伊等他们认为,要代表人物有皮奥里、戈登、多林格、卡诺伊等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作用及教育与工资关系的分析不精确,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作用及教育与工资关系的分析不精确,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划分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在不同的部分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为不同部分的,在不同的部分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够全面的。
但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够全面的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4.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方法、教学设备及教学组织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方法、教学设备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形式的改革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年份年份GDPGDP的产业构成(的产业构成(% %))普通高校本专科专普通高校本专科专业点数构成(业点数构成(%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基础专基础专业业应用专业应用专业1998199818.618.649.349.332.132.128.7728.7771.2371.231999199917.617.649.449.433.033.028.3728.3771.6471.642000200016.416.450.250.233.433.428.3928.3971.6171.612001200115.815.850.150.134.134.128.3928.3971.6171.612002200215.315.350.450.434.334.327.8627.8672.1472.142003200314.414.452.252.233.433.427.9627.9672.0472.042004200415.215.252.952.931.931.927.6927.6972.3172.3119981998~~20042004年我国产业构成与普通本专科高校专业构成比较年我国产业构成与普通本专科高校专业构成比较(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3.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2.2.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3.3.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 4.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一)教育具有经济功能(一)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1.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途径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途径•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教育规划纲要权威解读: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战教育规划纲要权威解读: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略目标确定 2.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观看视频观看视频——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迎接知识经济时代3.3.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二)教育具有政治功能(二)教育具有政治功能•1.1.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来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来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2.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政治舆论和思潮来为社会政治服务政治舆论和思潮来为社会政治服务•3.3.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具有文化功能(三)教育具有文化功能 1.1.传递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保存文化的功能 人类文化是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习得人类文化是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习得的,因此,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的,因此,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
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 2.2.传播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丰富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具有文化功能(三)教育具有文化功能 3.3.选择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教育对教育对教育对““““文化文化文化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进行筛选,把经过进行筛选,把经过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过滤过滤过滤””””了的文化传了的文化传了的文化传了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4.4.创造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更新文化的功能 5.5.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 教育的文化分层是教育一个重要的恒常的社会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分层是教育一个重要的恒常的社会文化功能这一功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社会文化这这一功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社会文化这一双向互动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一双向互动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二、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一)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一)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教育优先发展,又称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发展,内涵有教育优先发展,又称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发展,内涵有二二::• 1.1.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 2.2.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 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构成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
全局性、先导性构成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 1.1.教育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先导性作用决定了教育的教育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先导性作用决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优先发展地位;• 2.2.教育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全局性作用决定了教育的教育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全局性作用决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优先发展;• 3.3.教育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教育优教育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先发展的地位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 1.1.1.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落实优先发展的启动点落实优先发展的启动点落实优先发展的启动点落实优先发展的启动点 2.2.2.2.投入优厚,预算优先投入优厚,预算优先投入优厚,预算优先投入优厚,预算优先————————落实优先发展的物质保障落实优先发展的物质保障落实优先发展的物质保障落实优先发展的物质保障 3.3.3.3.实现实现实现实现““““两基两基两基两基””””、保证、保证、保证、保证““““两全两全两全两全””””————————落实优先发展的核落实优先发展的核落实优先发展的核落实优先发展的核心内容心内容心内容心内容 4.4.4.4.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落实优先发展的制约机制落实优先发展的制约机制落实优先发展的制约机制落实优先发展的制约机制 5.5.5.5.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实践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实践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实践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实践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二、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二、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界定(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推进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推进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
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并借此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并借此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1.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化和扩展,教育民主化是指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化和扩展,一般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教育的普及化,即使个体具有一般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教育的普及化,即使个体具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公民的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满足所有公民受教育的希望第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满足所有公民受教育的希望第二,教育的主体性,即微观上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即微观上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2.教育终身化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终身教育是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由法国年代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朗格朗正式提出,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3.3.教育开放化教育开放化 教育的开放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教育的开放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①教育的社会教育的社会化化②②教育的一体化教育的一体化③③教育的功能整合教育的功能整合④④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 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4.4.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向任何人在任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彻底改变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彻底改变 5.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1.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 教育观念即人们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
教育观念即人们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教育心态、价值、思想由传统形态向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教育心态、价值、思想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变化,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发现代形态的变化,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展的过程• 2.2.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 主要包括学科建设、课程知识体系及教材内容等方主要包括学科建设、课程知识体系及教材内容等方面的现代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要积极推进面的现代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要编写先进的教材;三是要吸收科学技课程改革;二是要编写先进的教材;三是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术的最新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3.3.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 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指教学中的技术发展、设备引入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指教学中的技术发展、设备引入以及手段更新的过程以及手段更新的过程• 4.4.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 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指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指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体制现代化、管理思段的现代化,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体制现代化、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手段方法现代化想现代化、管理手段方法现代化• 5.5.教育素质现代化教育素质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三、教育现代化内容内容项目项目教育教育现代现代化结化结果果教育规模教育规模教育的参与率教育的参与率全民受教育水平全民受教育水平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教师学历水平教师学历水平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教育教育现代现代化过化过程保程保障障教育制度和管理教育制度和管理教育法制化程度教育法制化程度管理的人本化程度管理的人本化程度教育体系和结构教育体系和结构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教育观念教育观念落实教育优先和推进教育公平的程度落实教育优先和推进教育公平的程度物质层面物质层面办学条件和信息化水平办学条件和信息化水平教育现代化指标内容教育现代化指标内容(一)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挑战(一)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挑战 1.211.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2.212.21世纪将是人、环境、社会愈益走向协调的时代世纪将是人、环境、社会愈益走向协调的时代 3.213.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教育培养大量的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教育培养大量的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同时,怎样在全球化条件下保存和展和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同时,怎样在全球化条件下保存和发扬属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东西,怎样使思想政治经验获发扬属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东西,怎样使思想政治经验获得明显的改善,以使教育在维护本国利益、本阶级利益上发得明显的改善,以使教育在维护本国利益、本阶级利益上发挥作用,都是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挥作用,都是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二)教育的改革与应对措施(二)教育的改革与应对措施• 1.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 2.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 4.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5.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分组讨论•我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思考题思考题1.1.1.1.阐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教育发展的关系。
阐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教育发展的关系2.2.2.2.阐述经济和政治制度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经济和政治制度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经济和政治制度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经济和政治制度与教育发展的关系3.3.3.3.阐述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阐述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4.4.4.4.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展的理论基础?展的理论基础?展的理论基础?5.5.5.5.联系实际说明并分析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联系实际说明并分析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联系实际说明并分析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联系实际说明并分析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6.6.6.6.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