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识字8 人之初.docx
4页识字⑧《人之初》教学设计案例南充市嘉陵区大通小学 张素均联系:13659088535(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法、定位联想法等方法,结合语境识记“之、初”等13个生字,写好“之”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 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识记“之、初”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解学习及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继续学习《三字经》选段识字八《人之初》1、师板书课题《人之初》,生齐读课题2、教导书写“之”(教师范写,生边观察边书空,再在本子上写三遍设计意图: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得美观,让学生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二、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1、小组学生开火车领读生字。
2、去掉音节认读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师:小朋友们,生字都认识了,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生1:加一笔变了样,这就是“玉”字,“姓王”的“王”加上“丶”就念“玉”生2:“玉米”的 “玉”生3:换部首变了样,把“姓名”的“姓”的女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性格”的“性”生4:加部首也变样,“千”字加上“辶”变成“性乃迁”的“迁”生5:减部首变了样,“传说”的“传”去掉部首(亻)就变成“专心”的“专”师: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记住这么多汉字,看来你们识记汉字的方法还真多啊!你还有别的好方法吗?生6:我们的教室后面墙上贴有“学习园地”四个字,这里面有个生字是“习”生7:我用字歌能记住“习”:“羽”字少半边就是“习”生8:我来给你们出个谜语:中国地下有宝贝贵)生9:我也能出谜语:四口之家养只犬器)师:你们的猜字谜语说得太精彩了!我也说一个:小羊叉开脚,站在口字上生10:老师,我知道谜底是“善”上面是羊字,两点就是小脚丫,站在一横上,下面是个口师: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谜底小朋友们说出这么多有趣的识字方法,你们太棒了!除了上面这些方法识字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字理识字法识记,如“初”字(课件出示),还有定位联想法能记更多的生字。
同学们,只要动脑筋,我们就可以和各种各样的汉字宝宝交朋友,你们喜欢吗?生齐:喜欢!(设计意图: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鼓励学生一字多法识记生字,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有效提高识字效率三、巩固认读生字新词(一)认读词语(出示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二)游戏中巩固字词 (课件出示)1、小猴爬梯2、摘星星3、拿气球4、摘果子认读词语(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画面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开火车读、抢答等多种形式认字读词,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记住字词四、朗读课文1、齐读,读出节奏韵律2、师生对读,注意“不”的变调3、拍手读,加快节奏4、同桌拍手读,试背诵5、拍手打节奏,齐背诵设计意图:以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并从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师生互动,感知韵文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标准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③学习多音字“教”④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3)第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4)播放视频《孟母三迁》(5) 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故事,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拓展与延伸1、讲《孔融让梨》的故事2、播放《三字经》经典故事《黄香温席》 3、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七 、教师小结: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让我们从小就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吧!教学反思: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