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笔记.docx
6页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学问回声测距离: 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体, 液体, 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逝”;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先所发出的声音仍会存在并连续向外传播;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由于物体的振动, 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仍跟介质的温度有关;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其次是液体, 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 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 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重点: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拓展:1 辨论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s 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 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 2s=vt其次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 任何部分发生障碍, 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假如只是传导障碍, 而又能够想方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 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畴; 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有传播的介质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重点定义:1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2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准备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3 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为次声波疑点: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 不是声音的大小, 也不是声音的音色;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拓展: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二 : 响 度 重点定义:1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2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要点:1 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2 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重点:1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2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三 : 音 色 重点定义:1 频率的高低准备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准备声音的响度;2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点: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拓展: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 以及饮食, 健康的因素而变化; 锤炼可以保持漂亮的音色;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把握一:噪声的来源重点定义:1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阻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难点: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分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章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章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章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重点定义:1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 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的听觉是 20Hz-----20000Hz ;0dB:人刚能听到最脆弱的声音;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为了爱惜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2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拓展:噪声的危害可分为哪几类?造声的危害可分为生理危害, 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 不太强的噪声, 使人感到厌烦;比较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刺耳伤心,时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仍会引起心律不齐, 血压上升,消化不良等症状; 更强的噪声, 几分钟时间就会使人头晕,恶心,呕吐,像晕船似的;极强的噪声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阻碍儿童的智力发 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三:把握噪声重点定义:把握噪声的三个方面: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要点:消声(从声源出);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第五节: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要点:1 回声定位2 声纳测距,探测鱼群疑点: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次声等;声音就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重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难点:用超声波可以精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 B 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形不同, 利用运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 依据图像, 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损害;这一点不同于“ X 光”二:声与能量要点: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重点: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其次章 光现象 基础学问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全部的恒星不是光源;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说明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3.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 c 表示: 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3/4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 2/3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周八方;6.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确定也发生发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 透亮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准备,不透亮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准备;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转变传播方向;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 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不转变传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 折射后过焦点, 对凹透镜来说, 它的焦点是虚焦点, 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 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把握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把握暴光时间;6.u>2f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u=2f 倒立 等大 实f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