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雕塑设计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docx
3页论雕塑设计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论雕塑设计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摘 要】校园雕塑是校园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局部,一些好的雕塑往往会成为校园的标志和象征本文从雕塑与校园景观建设的关系入手,从雕塑的立意与题材、规划与布局、体量与形态、材质与选材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雕塑设计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雕塑设计;校园景观;应用 一、雕塑与校园景观建设的关系 1.雕塑丰富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内的雕塑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其立体的、多彩的、直观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塑造美、展示美,并通过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共同衬托出一种和谐的情感气氛优秀的校园雕塑不仅能从感官出发,使广阔师生感受到美丽的景观,还可以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刻内涵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起到一定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鼓励性、装饰性等特点,我国的校园雕塑善于突出思想审美,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校园雕塑的形式多姿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内涵博大精深,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环境 2.校园环境制约雕塑创作 校园环境包括校园总体布局、单体及群体建筑的搭配, 以及由其它各种元素组构而成的室外空间,它是感官与意识的综合表达,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
因此,在设计创作中就要求设计者们充分注意整体布局和完美组合,雕塑的设计和创作必须与校园的环境相一致,否那么就会出现与校园环境互相不和谐的局面由此,也引出了校园景观雕塑的一些设计原那么,也是我们在校园雕塑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校园景观雕塑的设计原那么 1.雕塑的立意与题材 所谓立意就是指雕塑设计者们的总体设计意图,它是根据校园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的它既关系到创作的目的,又是设计制作的依据实践证明,立意和表现具佳的作品才属于上乘,技巧再好也很难弥补立意的先天缺乏因此,立意的高低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如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门前,立着一座名为“旋律〞的雕塑,该雕塑以DNA双螺旋结构为蓝本,为纪念DNA被发现50周年而建,艺术家通过艺术构图,巧妙地组合形体,突出其含义 校园雕塑的题材,那么应考虑校园的性质以及环境的特殊性,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条件性选材首先,校园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阵地,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校园雕塑题材的选择上应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而不应是消极颓废的。
其次,在考虑校园环境要求方面,要根据具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题材进行选择如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置放雕塑,应选择有利于表现宁静气氛的题材,而在比拟喧闹的地方那么尽量选择一些表现手法比拟灵动的雕塑 2.雕塑的规划与布局 校园雕塑从本质上讲和其它雕塑并无区别,但由于其放置环境和欣赏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有了异于其它雕塑的特质,因此校园雕塑的选址与布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切不可马虎大意从现实情况来看,将校园的规划布局与雕塑的规划布局进行同步考虑和设计的并不多,大多数雕塑是在已完成的校园规划中加进去的,所以校园雕塑的选址、规划应当附属于既定的校园布局风格如校园的主要雕塑应放在校园规划的主轴线上,次要雕塑放在副轴线上在主要道路上放置雕塑的重点部位应是校园门口或位于主轴线上的广场上,此地的雕塑往往由于其“份量重〞、视野开阔而成为学校的标志和象征 校园雕塑的布局,要尽量做到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突出雕塑本身,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如有些校园内将雕塑置于水景旁,利用水的倒影将水景与雕塑进行有机结合,既呈现出水天相映的视觉效果,又突出了雕塑的雄伟壮观有时假设将雕塑与校园内的建筑结合进行设计也会到达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衬托雕塑的同时丰富了建筑的外表,使其增加活力,不至于显得生硬和呆板。
总之,校园雕塑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会使得雕塑与校园环境相得益彰,在充分发挥雕塑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创造美丽和谐的景观 3.雕塑的体量与形态 雕塑的体量即雕塑所占空间的大小,雕塑的体量应根据校园整体风格和环境特点来决定,可以是大型主题性雕塑,也可以为中小型装饰性雕塑当然,体量的大小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关键是要根据雕塑的不同性质和性格选择适宜的大小,大体量的雕塑可以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小体量的雕塑那么会给人轻松亲切的感觉一般来说,如果校园面积较大,校园内可以以一个主体大型雕塑为中心主景,围绕它建造一些尺度适中的中小型雕塑,突出反映校园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如果校园面积不大,那么只以一两个大型雕塑作为校园景观的重点,起到醒目和点明主题的作用,比起众多零散的中小型雕塑更具意义 在形态方面,雕塑分为具象和抽象形态具象雕塑包括人物雕塑和物体雕塑,人物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为主,通常以具体的人物为主题,有历史人物、革命烈士、领袖人物、科学家等,大中院校设置名人或伟人雕像最为普遍物体雕塑那么是以具体的物件为主题进行创作,多为动物或我们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物品或物体,在设计和创作时可以用原型进行表现,也可以将其适当美化和变形,使形象更加突出。
现阶段,将人物和物体相结合的雕塑也逐渐出现在校园中,这类雕塑想象力丰富,创作手法新颖,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与具象雕塑相比,近年来抽象雕塑的创作和开展较为显著抽象雕塑主要是以形体符号或几何符号与意念相结合而创作的雕塑,如抽象人物雕像,它并不涉及哪位具体人物,而是以概念化的人物为主题衬托校园里的学习气氛,并装饰空间环境这类雕塑想象力丰富,创作手法新颖,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4.雕塑的材质与选材 校园雕塑在使用材料上可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两大类传统材料主要有石、水泥、木、铜、铁等,现代材料主要有塑料、玻璃、不锈钢、合金等雕塑运用不同的材料能获得不同的外表效果和艺术感受,如石材具备天生的质朴与沉厚,能够打凿出雄浑的肌理,表现出粗暴和厚重的气势而青铜具有细腻的质感、古朴深沉的色泽以及外表氧化后的历史沧桑感在形态方面既可以铸造出厚实的团块形体,又可浇注出支离通透的结构,保存原作的细小裂痕和流畅手感钢铁材料也同样具有青铜材质的这些特征,且较青铜更加容易成型,并可随意变化色彩,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校园雕塑中 不管是传统材料还是现代材料,校园雕塑的选材应该根据雕塑作品本身的性质、校园的整体风格和雕塑的周边环境来决定,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模仿,要充分突出材料的特点,这样设计出来的雕塑作品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品。
如浙江大学的校园雕塑“无穷大〞就是以不锈钢为材料制作的抽象形态,作品充分利用不锈钢材质外表光泽亮丽辉煌的特点,使其在阳光下灿烂夺目,视觉效果强烈 三、结论 校园雕塑是校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所表现出的特征是校园文化、历史、价值取向的沉淀在校园雕塑设计中,要与校园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进行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建筑特点、绿化配置等各种元素,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实现其美化环境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参考文献】 【1】陈辉.环境雕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太雷.校园雕塑设计问题浅探[J].南都学坛,2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