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下册-洗练新颖的语言艺术——阿城《溜索》语言特色赏读(共2页).doc
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洗练新颖的语言艺术——阿城《溜索》语言特色赏读阿城的小说《溜索》,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曾经被选作高考语文阅读试题(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可能是由于高考阅读篇幅的限制,高考试题在文本上作了很多删节在此全文刊出《溜索》文本,供大家参考)小说的语言艺术值得体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词凝练,以上胜多诗歌的语言讲究凝练含蓄,小说同样如此这有利于节省笔墨,以少胜多,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阿城的小说语言,近乎中国文学中的古典诗的手法明白一点说,阿城的小说语言的特色是: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郭枫《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略测钟阿城的小说世界》)这个评价是切中肯綮的首先,用词精妙传神小说开篇写马帮首领“用小腿磕一下马”,这里的一个“磕”字,准确表现了马帮与马的关系不用“打”“抽”等词,而用“磕”,写出了首领与马的默契关系唯有“磕”字能表现马帮首领对马的熟练驾驭和埋在心底的怜爱写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的急速迅猛的特点写峡谷的陡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绝壁”本是静止不动,但在马帮的汉子们眼里,却是“飞快地垂下去”的。
这里作者化静为动,赋予绝壁以动态感,有力地表现了峡谷的深邃陡峭的特点,让人触目惊心,为后文写牛马的胆怯做了有力的铺垫写怒江:“怒江自西北的天际亮亮而来”亮亮”有力传达出在高处眺望怒江的视觉感受写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细”(不说“眯”而言“细”,多么凝练新颖的语言艺术啊!)“绷”等词语的选用,将首领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写汉子抽烟时笑着看“我”胆战心惊过溜索的情景,“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一个“扯”字,活画出汉子笑看胆小者的神态文中诸如此类运用精妙的词语比比皆是,颇值得玩味其次,比喻新奇,巧妙传神比喻是一种常见的辞格,在文学类文本中广泛使用但比喻贵在新颖传神,不落俗套阿城是运用比喻辞格的高手。
看,他写马帮队伍在峡谷行走的缓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喻为“极稠的粥”,多么新颖别致的比喻啊!再如,“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细细流着”这里作者将马帮汉子对怒江撒尿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而且将“万丈下的怒江”喻为“像是一股尿,细细流着”,看似粗俗,实则很有表现力马帮汉子的豪放粗野,俯瞰万丈峡谷之下的怒江情景,不用这样的比喻,似乎难以表现出来,这就是阿城语言艺术的高明之处第三,平中见奇,回味无穷阿城的语言,在看似很平淡的用词中表现出巧妙与新奇如写鹰在峡谷移动:“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用“移来移去”写天空中的鹰,初读,甚觉普通、直白;细品,发现“移来移去”写鹰在空中滑翔的姿态,不就是“移来移去”吗?没有仔细的观察和思考,难以写出这样的词句,我们似也很难再找出其他字眼替换这个词语了再如,“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首领缓缓移下马”稳稳”、“缓缓”这些极普通的词语,写出了首领的从容、镇静和胸有成竹的动作神态。
没有无数次风雨的历练,难以走到今天,不愧是马帮“首领”啊!写瘸腿的马帮首领高超的过溜索技艺,也同样如此,“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声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尖”、“飞”、“跃”、“拐”、“弹”等词语的运用,将马帮首领溜索、下索的麻利动作和气定神闲的气度刻画得如在目前第四,人物语言简洁明快,干净洗练小说中很少的人物语言,却写得形象传神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道:‘不消’”多么简洁的对白!汉子们之间的默契,尽在不言中再如,“首领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每句对话,惜墨如金,又鲜明地突出了马帮汉子彪悍而朴讷的性格特点总之,小说中的精彩语言很多,颇值得我们细细品赏,仔细玩味!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