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暮江吟)》课件.pptx
13页9 古诗三首暮江吟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ms时间地点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曾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我会写注意:“暮”下面部分是“日”,不能写成“目”;“吟”右边部分是“今”,不能写成“令”注释暮:傍晚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真珠:即珍珠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上,使得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诗意l 究竟是怎样的景色能如此吸引大诗人白居易?让我们一起走近江边,去看一看,并思考下列问题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 太阳?你觉得诗人笔下的太阳是怎样的?l 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因为太阳将要落山,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赏析:诗人通过对“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真珠”作比喻,新颖巧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而“九月初三夜”的“夜”上与前句的“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句赏析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傍晚江上夕阳倒映、半红半绿的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迷人景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秋天学完了暮江吟这首诗,我们深深地被诗中所描绘的渐落的残阳、红绿相间的江水、珍珠般的露珠、弯弓似的明月所吸引,这样的景物你见过吗?又到秋天了,大家可以走到野外,去看一看我们身边的秋景,和诗人白居易一样,把身边的景色吟诵出来吧!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